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美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抢救
  • 2篇股静脉
  • 1篇定喘
  • 1篇毒性
  • 1篇医理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直刺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插管
  • 1篇输液
  • 1篇套管针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匹多莫德

机构

  • 5篇保定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刘红美
  • 1篇高天霁
  • 1篇李爱珍
  • 1篇李陈
  • 1篇任颖
  • 1篇戴莉
  • 1篇秦维娜
  • 1篇杨红新
  • 1篇杨斌
  • 1篇陈松松
  • 1篇张丽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T-PCR和ELISA在检测小儿病毒性腹泻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RT-PCR和ELISA在检测小儿病毒性腹泻中的效能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门诊及住院的1个月~5岁400例儿童的腹泻粪便标本。利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标本中的RV、NV、AstV和AdV病毒性病原。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采用RT-PCR检出至少有132份标本含有至少1种病毒核酸:116份单一病毒核酸呈现阳性,14份双重病毒核酸呈现阳性,2份三重以上病毒核酸阳性。核酸阳性的检出率为36.7%。采用ELISA的方法检出98份标本含有至少1种病毒核酸:86份单一病毒核酸阳性,12份双重病毒核酸阳性。核酸阳性的检出率为27.2%。2种检测方法检测RV、NV、AstV和AdV病毒性病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PCR和ELISA 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T-PCR和ELISA此2种检测方法均以RV、NV的阳性检出率较高,RT-PCR法除对EAdV阳性检出率低于ELISA外,对其他3种病毒的检出率均高于ELISA。
陈松松何海秋李陈刘红美常春鹏张丽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小儿病毒性腹泻
股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抢救中的应用
2012年
静脉留置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幼儿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刘红美
关键词: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婴幼儿抢救
固表定喘法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杨红新高天霁戴莉刘红美任颖李爱珍杨斌秦维娜
儿童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控制其发作,但如何减少其复发,如何调整患儿本身存在的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功能紊乱仍是广大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课题组立足于临床,参考近年国...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理论匹多莫德
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直刺与斜刺方法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在儿科,股静脉采血技术是一项常见操作,大多婴幼儿的静脉血是由直刺股静脉采取。我科自2008年以来运用股静脉斜刺法临床采血,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刘红美
关键词:股静脉采血直刺斜刺
骨髓腔输液致骨髓穿刺针出现弯曲、断痕1例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小儿急诊急救过程中,建立有效液体输入路径是抢救的关键,也是难点,由于循环衰竭、静脉痉挛或塌陷,静脉穿刺失败后极易丧失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致残率和死亡率攀升,而施行深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并发症多、创伤大、技术难度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场地,因此骨髓腔内输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儿最有效的静脉替代途径。
刘红美
关键词:骨髓腔输液骨髓腔内输液抢救时间深静脉插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