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立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市近50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及效果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荆门市近50年碘缺乏病(IDD)防治措施及效果,为今后巩固消除IDD防治成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IDD历年防治资料,按照抽样调查、普查普治、防治监测及效果评估等4个不同防治阶段统计数据,分析效果,找出问题。结果近50年来,采取以落实加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已从1975年25.29%降至1985年1.6%,7~14岁儿童甲状腺肿率已从1990年32.5%降至1994年的15.47%,8~10儿童甲状腺肿率已从1996年26.17%降至2007年6.88%,有效的控制了IDD的危害,20年无新发克汀病患者;居民户盐碘值(M)已从1994年前14.8mg/kg升至2001年的35.88mg/kg,连续9年≥30mg/kg;居民户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连续9年达到90%以上;儿童尿碘中位数,连续10年≥300μg/L。结论 5县(市、区)于2009年达到消除IDD的考评标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8~10岁儿童尿碘值过高是由于居民户碘盐过高所致,建议尽快进一步下调盐碘浓度;5年级学生IDD知晓率不高,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 李少华康志军刘秀立王红
- 关键词:碘缺乏病
- 荆门市2010-2012年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疾病死亡研究是医学和人口统计学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死亡的原因。从死亡构成分析疾病构成,为预防疾病对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人口死亡研究可以作为卫生资源流向的依据。通过对荆门市市县区级及以上医院死亡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荆门市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及急诊死亡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以及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刘秀立
- 关键词: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分析人口统计学疾病死亡卫生资源疾病构成
- 2805例14岁以下儿童伤害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伤害流行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3个伤害监测点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2 805例,男童1 908例。前3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56.97%)、动物伤(13.12%)和道路交通伤(9.6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4.69%)、学校与公共场所(19.82%)和公路/街道(16.47%);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36.9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33.44%)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36.72%)。结论跌倒/坠落是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 李茜张庆军张岚罗芬刘秀立王永红喻红玲魏尧昱曾科
- 关键词:儿童
- 2006-2009年荆门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荆门市2006-2009年碘盐批发企业和居民用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湖北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查和结果判定,盐碘测定采用GB/T 13025-1999中的直接滴定法。结果 4年来,3县、市批发企业批质量合格率为98.88%(88/89),盐碘中位数为29.2~32.6 mg/kg,变异系数为10.77%~18.20%;监测5个县(市、区),104个乡镇(街办),414个村的居民户食用盐3 780份,碘盐合格率为97.26%;非碘盐率为0.21%;居民户盐碘中位数为30.6~32.6 mg/kg;以县(市、区)为单位,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每年均在93%以上,碘盐覆盖率均在99%以上。结论荆门市批发企业和居民户碘盐均合格、全市已经到达消除碘缺乏病碘盐的相应指标要求。
- 李少华刘秀立康志军王红
- 关键词:碘盐
- 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探讨
- 2013年
- 加强技术员的素质,定期检查机器设备,提高投照技术,加强暗室管理,加强患者与技术员的配合,为临床提供优质的影像,又使患者接受最小的放射线照射,达到最优化的合理使用放射线。
- 刘秀立
- 关键词:质量管理
- 荆门市城区2007年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1
- 2008年
- 刘秀立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
- 我国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
- 2014年
-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总结并介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测方式、我国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况以及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 刘胜鲲龚世平刘秀立
-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荆门市凯龙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 2010年
- 为有效预防控制社区居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2004-2007年,荆门市疾控中心对凯龙社区居民开展了慢性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访管理,
- 李少华刘秀立康志军
-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教育疾控中心行为干预
- 湖北省气温和相对湿度与跌倒发生的关联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气温、相对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06-2022年每年5-9月湖北省跌倒病例,结合气象与空气污染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相对湿度与跌倒发生的暴露-反应关系。进一步划分低温组和高温组、低相对湿度组和高相对湿度组,分析干热、湿热复合条件导致跌倒发生的超额风险(ER)。最后,采用相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气温与相对湿度的交互作用。结果共收集跌倒病例55401例。随着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总人群跌倒发生的暴露-反应曲线呈非线性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暴露-反应曲线存在差异。与湿常温(正常气温和高相对湿度)条件相比,干热(高温和低相对湿度)条件中总人群跌倒发生的ER值为14.80%(95%CI:9.69%~20.15%),湿热(高温和高相对湿度)条件中总人群跌倒发生的ER值为9.59%(95%CI:2.52%~17.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伤害发生地点的亚组人群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温与相对湿度对跌倒发生的影响无相加交互作用(RERI=-0.08,95%CI:-0.19~0.02)。结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与跌倒发生风险上升相关。干热和湿热条件使得跌倒发生风险均明显上升,但高温和低湿对跌倒发生不具有协同作用。
- 沈妙言梁可晴张岚祝淑珍马文军罗芬王永红刘秀立付义李茜
- 关键词:气温相对湿度跌倒
- 2009年湖北省荆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评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荆门市属于湖北省碘缺乏病病区,按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8]214号)要求,荆门市血地办抽调荆门市疾控中心、荆门市盐务局等单位领导及专业人员组成荆门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小组,于2009年9月14-28日,分别对荆门市钟祥、京山、沙洋、东宝、掇刀等5个县(市、区)进行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县级考核评估工作.现将考核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 李少华刘秀立张弦蔡云峰邬加平
- 关键词:碘缺乏症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