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兴

作品数:92 被引量:43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专利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9篇污染
  • 16篇污染物
  • 13篇面源
  • 12篇水体
  • 11篇面源污染
  • 11篇浮床
  • 10篇植物
  • 10篇生态浮床
  • 10篇农田
  • 10篇排水
  • 9篇脱氮
  • 9篇人工湿地
  • 8篇农业
  • 8篇群落
  • 7篇生态
  • 7篇土壤
  • 7篇微生物
  • 6篇硬质
  • 6篇生态风险
  • 6篇湿地

机构

  • 90篇上海市农业科...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5篇无锡恒诚水利...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上海十方生态...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时科环境技术...

作者

  • 91篇刘福兴
  • 73篇付子轼
  • 46篇王俊力
  • 44篇邹国燕
  • 43篇宋祥甫
  • 38篇乔红霞
  • 19篇潘琦
  • 18篇刘娅琴
  • 13篇刘长娥
  • 13篇陈桂发
  • 12篇范洁群
  • 8篇周胜
  • 6篇王金庆
  • 5篇杨林章
  • 3篇叶春
  • 2篇郑烨
  • 2篇薛利红
  • 2篇魏伟伟
  • 2篇李春华
  • 2篇孙作登

传媒

  • 7篇上海农业学报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4篇环境工程技术...
  • 3篇2008年中...
  • 2篇四川环境
  • 2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土壤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4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农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净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净化装置,其由外围过滤系统、内部促沉净化系统和底部组成,其中外围过滤系统由外围固定布水板及外围促沉填料组成,内部促沉净化系统由内部固定挡水板、集水管、布水管、内部促沉填料及排水管...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周胜付子轼陈桂发
文献传递
生物炭或铁矿石添加对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及微生物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25年
农业径流普遍存在碳氮比(C/N)较低的问题,人工湿地对这类污水的脱氮效率不高。利用生物炭、三氯化铁(FeCl_(3))改性生物炭和铁矿石作为基质在提高人工湿地总氮(TN)去除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内在微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构建了5组不同基质人工湿地,包括石英砂人工湿地、生物炭人工湿地、FeCl_(3)改性生物炭人工湿地、铁矿石人工湿地和铁矿石+生物炭人工湿地,研究其对农业径流的脱氮效率,并分析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但铁矿石组的脱氮效率最高,其中,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吸附氨氮(NH_(4)^(+)-N)来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FeCl_(3)改性生物炭组主要通过提高人工湿地中放线菌门、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等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人工湿地的TN去除率;铁矿石组主要通过提升人工湿地中的地杆菌属(铁氨氧化细菌)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脱氯单胞菌属等硝酸盐依赖型铁氧化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人工湿地的TN去除率;铁矿石+生物炭组主要通过增加厚壁菌门和鞘氨醇菌属等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人工湿地的TN去除率。铁氨氧化细菌和硝酸盐依赖型铁氧化细菌协同作用使铁矿石人工湿地对低C/N农业径流的TN去除率最高。研究表明,铁矿石人工湿地在拦截净化低C/N农业径流方面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毕玉翠刘福兴付子轼付子轼王俊力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物炭铁矿石脱氮效率微生物群落
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识别——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为例
2025年
种植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域有助于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是有效防控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识别,在土地利用的源分级基础上,选取种植业氮/磷排放量、化肥施用量、土壤有效氮/磷含量为源因子,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土壤结构、降水量、距与水体和道路距离为迁移因子,应用GIS技术进行源地识别和阻力基面构建,评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氮源地和磷源地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1.2%和2.2%,氮源地主要分布于新公中镇、巴彦套海镇、胜丰镇、隆兴昌镇、塔尔湖镇;磷源地主要集中在新公中镇。研究区域阻力基面的阻力值表现为西高东低,影响污染物流失的关键迁移因子是降水量和土壤类型,其权重分别为0.389和0.298。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的高、较高、中等、低、较低风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9.7%、16.9%、7.8%、3.5%、2.1%,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巴彦套海镇、胜丰镇、隆兴昌镇和新公中镇。研究显示,河套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风险偏高,亟须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拦截等系统性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王俊力付子轼付子轼毕玉翠乔红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
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对新型生态浮床的响应被引量:26
2011年
通过围隔水泥池模拟试验,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对新型组合型生态浮床系统净化水质的响应.每隔2周对水体中各水质指标、浮游植物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①3种不同覆盖率(以浮床面积计)处理下,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氮、磷的去除率表现为39%覆盖率>26%覆盖率>13%覆盖率.②3种覆盖率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26%和13%覆盖率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抑制效果比39%覆盖率好;同时,26%覆盖率比39%覆盖率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要高,群落结构更复杂,随后是13%覆盖率处理.③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与浮游甲壳动物表现出明显的相反时间趋势.尽管26%覆盖率对氮、磷的去除量不是最大,但却更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发展;浮游植物生物量与营养盐的显著相关性及与浮游甲壳动物的相反时间趋势显示,生态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营养盐的上行效应与浮游甲壳动物的下行效应等因素得以实现.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付子轼刘福兴潘琦范洁群
关键词:生态浮床浮游植物浮游甲壳动物
一种基于土壤缓冲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缓冲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土壤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编码,作为遗传算法的基因型;随机生成初始种群,每个个体代表一种环境因子组合;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并进行选择...
乔红霞王俊力刘福兴付子轼毕玉翠
一种应用于直立驳岸的支架式植物种植床
本发明涉及专用于直立式固化驳岸的支架式植物种植床。它由植物种植支架和固定支架两个基本单元组成,上述单元是由三角铁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框架式结构。本发明针对的是由于河道功能、场地等原因无法进行边坡改造的直立式固化驳岸。其优点是...
付子轼宋祥甫邹国燕刘福兴潘琦范洁群刘娅琴
文献传递
农田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的生态沟渠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的生态沟渠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工程区域地图,并对所述工程区域地图进行分区划分,得到工程区域内的各个分区;计算所述各个分区内排水沟渠的平面密度指...
刘福兴王俊力乔红霞付子轼毕玉翠
一种生物滤解带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滤解带装置,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滤解带模块,滤解带模块包括滤解带框架系统、内部填料系统、传输管路系统和植物系统,滤解带框架系统用于支撑内部填料系统、传输管路系统和植物系统,内部填料系...
刘福兴王俊力付子轼乔红霞张镭
文献传递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被引量:44
2013年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薛利红杨林章
关键词:面源污染生态浮床生态护坡
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工程区域地图进行分区划分,并识别各个分区内的可利用有限空间,包括支浜水体空间和其它有限空间;根据各个分区内可利用有限...
刘福兴王俊力乔红霞付子轼毕玉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