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圃
-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末次盛冰期时西太平洋边缘海区古海洋学特征被引量:3
- 1995年
- 刘敬圃
- 关键词:古海洋学更新世
- 末次冰期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变化及其对陆架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 1995年
- 刘敬圃林晶
- 关键词:台风更新世
- 渤海海底埋藏黄土及沿岸出露黄土的成因被引量:17
- 1995年
- 根据自60年代以来渤海海底的15个地质钻孔及最近的大量海上调查资料,在其他学者对渤海沿岸出露黄土各种特征详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渤海的陆架区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末期强劲的西北冬季风使出露的渤海海底部分发生沙漠化,在下风头形成黄土堆积。部分黄土被全新世海相层覆盖形成埋藏黄土,在辽东半岛、庙岛群岛及山东半岛沿岸则形成出露黄土。
- 刘敬圃赵松龄
- 关键词:沙漠化黄土海底
- 末次盛冰期时干冷环境在陆架区的扩张被引量:1
- 1996年
- 刘敬圃
- 关键词:晚更新世陆架区温度变化
- 渤海海底埋藏黄土及沿海出露黄土的成因
- 刘敬圃
- 中国陆架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6
- 1995年
-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陆架地质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90年代以来对于晚第四纪的陆架环境的研究,出现以“陆架沙漠化”为首的一系列最新理论和重大发现。综述和总结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就:①末次冰期盛时中国陆架区的环境演变特点;②末次冰期盛时出露的陆架平原上的沙漠化现象、成因及证据;③陆架区海底埋藏黄土的发现与沿岸出露黄土的对比分析及意义。
- 于洪军刘敬圃
- 关键词:陆架第四纪地质学季风
- 晚更新世末中国陆架沙漠化环境成因机制初探被引量:2
- 1994年
- 刘敬圃于洪军
- 关键词:陆架
- 晚更新世末期陆架沙漠化环境演化模式的探讨被引量:45
- 1996年
- 在对中国陆架古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晚更新世末期陆架沙漠化的定义、形成的环境背景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对海底浅地层剖面仪的测量记录以及钻孔分析资料的研究表明,低海面时出露的陆架平原以干冷的风砂沉积为主,在强劲的古冬季风的作用下,部分出露的海相地层发生解体,发育成沙丘,出现沙漠化环境;细颗粒被吹扬,并在下风头形成衍生沉积。
- 赵松龄于洪军刘敬圃
- 关键词:陆架沙漠化晚更新世沙丘
-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的分布与来源被引量:6
- 2010年
-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组合主要包括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这些矿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水深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物源区的不同是导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结合在南海西部和北部的工作以及近年来其他学者发表的南海表层黏土矿物资料将其大致分为东南西北4个部分,并确定各自的物源区。台湾和吕宋岛是南海东部表层黏土矿物的主要来源;湄公河、婆罗洲、巽他陆架和印度尼西亚岛弧是南海南部的主要物源区;南海西部表层黏土矿物主要来自红河、湄公河、珠江、台湾、巽他陆架、印度尼西亚岛弧以及婆罗洲;珠江、台湾、长江和吕宋岛则是南海北部的主要来源。
- 葛倩初凤友刘敬圃杜远生薛佐方银霞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
- 晚更新世末期低海面与中国东部“出露陆架大平原”的形成
- 1995年
- 刘敬圃
- 关键词:陆架晚更新世海平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