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4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5G电力网络切片技术在燃煤智慧电厂生产管控应用分析被引量:24
- 2020年
- 本研究分析了5G电力网络切片技术的结构、特点、底层技术原理、设计原理、部署原理、切片类型、在火电厂的应用场景、能解决的火电智慧电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5G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进步。通过5G网络切片选择、定制化设计与安全通讯加密,以提升发电厂的物联网通讯和泛在感知能力,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火电厂生产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结果表明,5G网络端到端切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通信服务管理CSMF、切片管理NSMF、子切片管理NSSMF、现场部署管理和编排MANO步骤。5G电力网络切片技术在燃煤电厂的应用场景包括uRLLC精准控制类信号采集与控制、mMTC物联网设备信息采集、eMBB移动智能设备数据双向通讯、视频语音数据采集与通讯等。
- 赵俊杰冯树臣刘志宏胡勇刘强向勇
- 关键词:虚拟专网
- 储层渗流对单地热井同轴换热器取热特性的影响
- 2025年
- 单地热井同轴换热器只取热不耗水,解决了抽灌采热方式面临的回灌困难、地表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等问题,在废弃油气井改造地热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下水渗流影响储层温度场,进而影响单井换热器的取热特性,本文构建了中深层单地热井同轴换热器的热渗耦合模型,以大庆油田一废弃油井改造的地热井为例,探讨了不同渗流参数下储层的温度分布,揭示了渗流作用下工质回注参数对同轴换热器取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井下换热过程受岩体导热和渗流热质传递的协同影响,当渗流速度低于10^(-6)m/s时,井下传热以岩体导热为主,换热器出口温度较无渗流时仅升高1.1℃,取热功率增加4.3%;渗流速度达10^(-5)m/s时,储层内热流密度提高,换热器出口温度可升高9.7℃,取热功率提高65.2%。井筒取热的热影响半径在渗流速度为10^(-5)m/s、孔隙度为28%时最大,约为无渗流时的4.5倍。在回注温度低、循环水流量大时,系统对回注参数变化的响应幅度大,换热器取热功率提高,但出口温度降低。
- 杨心柳刘强曹倩崔岳铭方朝合
- 关键词:传热多孔介质数值模拟地热能渗流
- 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及担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包括经有机碱溶液处理后的CeO<Sub>2</Sub>‑Al<Sub>2</Sub>O<Sub>3</Su...
- 柯明于沛宋昭峥蒋庆哲李建鹏刘强胡海强
-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催化裂化汽油进入硫醚化反应器,脱除硫醇和二烯烃后,分馏为轻组分、中组分和重组分;中组分与惰性烃混合后,进入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器,进行缓和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重...
- 柯明于沛鲍晓军胡海强刘强李长春
- 文献传递
- 过冷度对地热发电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是利用中低温地热能(<150℃)发电的主要途径,在实际运行中,非共沸工质往往会冷凝至过冷状态。分析了冷凝过冷度对非共沸工质ORC热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ORC、内回热(internal heat exchanger,IHE) ORC的热力学模型,以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函数优化了工质的蒸发压力,并开展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过冷度影响了工质与冷源换热流体间的温度匹配特性,受夹点温差的限制,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工质的冷凝压力上升;过冷度亦改变了预热器和蒸发器的热量分摊,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最佳蒸发压力亦上升。混合工质异丁烷/异戊烷的质量配比为0.4:0.6时,净输出功受过冷度的影响最大,当过冷度为2℃时,净输出功下降了4.36%。IHE回收膨胀机排汽的余热,提高了预热器入口温度,可提高过冷ORC系统净输出功0.55%。过冷度增大了冷凝器的?损失;采用内回热冷凝器的?损失降低了24.7%。
- 陈然刘强蒙冬玉
- 关键词:地热发电非共沸工质过冷度
-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催化裂化汽油进入硫醚化反应器,脱除硫醇和二烯烃;反应产物进入分馏塔,分馏为轻组分和重组分;所得重组分与惰性烃混合后,进入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器,进行加氢脱硫反应;...
- 柯明于沛鲍晓军刘强胡海强李长春
- 文献传递
- 一种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羰基硫的低温水解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羰基硫的低温水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胺洗后的液化石油气与醇胺溶液混合,在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反应,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羰基硫、硫化氢和水解生成的硫化氢除去;液化石油气与...
- 柯明刘强鲍晓军陈冬宋昭峥石冈刘前保刘晓兵刘志红于建宁何盛宝
- 文献传递
- 基于厌氧消化的“电转蛋白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获得单细胞蛋白质,即“电转蛋白质(Power-to-Protein,PtP)”,是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绿色可持续途径.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可提供“电转蛋白质”过程中所需要的碳源以及部分氮源、微量元素等,通过厌氧消化与“电转蛋白质”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蛋白质生产工艺,“厌氧消化-电转蛋白质(anaerobic digestion-Power-to-Protein,ADPtP)”.本文介绍现有利用AD出料培养微生物获得单细胞蛋白质的工艺,分析引入PtP技术后的工艺效率与能耗,重点介绍ADPtP工艺的基础模式、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利用.在电化学法还原模式中将沼气升级后培养甲烷氧化细菌操作简便易行且环境效益高,而以Wood-Ljungdahl碳转化途径设计的ADPtP工艺在安全性方面占优势.ADPtP工艺中,降低爆炸风险和提高转化效率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工艺中资源整合方式为电化学沼气升级、电化学消化液提氨、电解水产氢.未来,我国沼气产量与潜在储备量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为ADPtP提供发展基础,同时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巨大的潜在蛋白质市场需求,因此该工艺在我国作为新型绿色蛋白质生产工艺而施行具有良好基础与应用前景.
- 刘强李叶青冯璐周红军
- 关键词:厌氧消化可再生能源
- 溶剂油分子筛吸附精制过程的研究
- 本文制备了一种可用于脱除6#和120#溶剂油中芳烃和烯烃的M-13X分子筛吸附剂,利用差热(DTA)、热重(TGA)、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在动态吸附条件下考察了该吸附剂脱除6#...
- 刘强
- 关键词:溶剂油分子筛吸附剂热力学动力学
- Φ254mm涡轮钻具定转子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涡轮钻具主要适用于深井、超深井以及高温高压井,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涡轮定转子的水力性能。本文针对Φ254mm涡轮钻具定转子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旨在进一步提高其水力效率,降低水力损失。本文系统阐述了涡轮定转子叶片的平面叶型设...
- 刘强
- 关键词:涡轮钻具叶片型线流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