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瑶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试论高等教育的超前意识被引量:2
- 2006年
-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国高等教育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我们要高屋建瓴,用长远的目光去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前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努力构建开放的大教育模式。
- 刘守瑶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特种行业的毕业生转行析
- 1996年
- 刘守瑶
- 关键词:高等教育毕业生
- 高等教育改革要适应现代化建设
- 1997年
- 刘守瑶赵定国
-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体系
- 认真考核教师工作量 提高工作积极性
- 1997年
- 刘守瑶
- 关键词:教师工作量教师管理教师考核工作教学工作教书育人教学质量
-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2005年
- 刘守瑶
-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领域
- 章法自然·气韵生动——简析《兰亭序》的艺术性
- 1995年
- 魏晋时代,是文学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这时期文学艺术上的代表作之一.一、《兰亭序》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兰亭序》是王羲之撰拟并书写的一篇文稿,内容是记叙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他和友人司徒谢安、右司马孙绰及其子凝、微、操等四十二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之兰亭,举行祓禊活动的事迹.置身“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享受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大好春光,王羲之陶醉了.“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游目聘怀”.于是,死生大事这一魏晋时期的热门话题,便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到人“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得意忘形,又想到了“情随事迁”时“感慨系之”的惆怅,以及对“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的困惑,尤其是古人对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的痛惜,提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一观点,指出应发奋有为.这是他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一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忘作”这一社会属性的辩证关系,也是经历了对汉末以来长期离乱之苦的社会出现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消极无为的思潮的批判.
- 刘守瑶
- 关键词:《兰亭序》气韵生动法自然《文心雕龙·风骨》艺术性
- 工程专业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应忽视金工实习的质量
- 1996年
- 金工实习是理工科大学第一次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机械制造全过程的实践性知识,通过亲自操作,熟悉和学会使用有关机械设备和各工种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金工实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后继课程创造必要的条件,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实际,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性的比例占得较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实际锻炼的机会较少,尤其近年来,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伊然小皇帝,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越生活,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差,自行车的链条掉了也得求助于修车铺,这与国外学生能够修理汽车和机器相比,相差甚远.再则,在教学安排上,理工科学生的实习时间远不如发达国家充分,如原苏联高等工科教育中,学生的实习工作量不少于整个工作量的15%,日本认为没有机械工程的实践,就达不到工学教育的目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在马来西亚大学,工业课程安排大学生必须在第一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必修连续8周和18周的工业实习.由此可见.我国在这力面普遍不如国外.
- 刘守瑶
- 关键词:金工实习大学生教学实习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跨世纪人才
- 1998年
- 刘守瑶陈玉兰
-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拓宽改革思路 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
- 1998年
- 刘守瑶
- 关键词: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师资培训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师
- 部委高校在江苏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思考
- 1999年
- 本文根据江苏省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新一轮经济腾飞和落实科教兴省的战略计划,驻江苏部委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作贡献而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文中数据详实,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 刘守瑶
- 关键词: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