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研究膜孔灌玉米农田尿素转化和分布特性,在测坑中进行了膜孔灌和畦灌施尿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施尿素后不同时间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研究表明:膜孔灌尿素转化完全后,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为硝态氮,可作为膜孔灌农田氮素水平评价的指标;基施尿素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大,分布范围以施肥点为中心呈大致成半圆形;灌水方式对尿素转化影响很大,膜孔灌促进了尿素的转化,减少了转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增大了转化完全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分布范围和分布深度。以上研究可以为膜孔灌农田合理施肥和硝态氮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 胡浩云程东娟高然刘亮费良军
- 关键词:膜孔灌玉米尿素转化
- CO_(2)浓度和NaCl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025年
- 利用大型环境生长室探讨不同CO_(2)浓度和NaCl胁迫对玉米植株生物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玉米的根系生物量(P<0.001)、茎秆生物量(P=0.001)、叶片生物量(P<0.001)和总生物量(P<0.001),但CO_(2)浓度对玉米植株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另外,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中度、重度NaCl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显著提高20.8%(P<0.001)、16.1%(P=0.027),而对照、轻度NaCl胁迫下的玉米叶片蒸腾速率却分别显著降低42.0%(P<0.001)、23.4%(P=0.031),最终导致对照、轻度、中度、重度NaCl胁迫处理下玉米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分别显著提高81.2%(P<0.001)、44.2%(P=0.009)、93.5%(P<0.001)、33.0%(P=0.007)。此外,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重度NaCl胁迫下玉米叶片的POD活性(P=0.005)、SOD活性(P=0.001)及PRO含量(P<0.001),但却降低了MDA含量(P<0.001),表明CO_(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重度NaCl胁迫下玉米植物体内活性氧对植物的伤害程度。
- 莫晓燕张佳睿宋炜马超李菲刘亮郑云普郝立华
- 关键词:NACL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
- 2025年
- 为深入探讨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利用6台可以精准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的大型环境生长箱,设置不同CO_(2)浓度(400、800μmol/mol)和温度(20℃/15℃、25℃/20℃、30℃/25℃),从气孔特征变化的角度揭示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光合及呼吸作用增温适应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增温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叶片近轴面的气孔密度(P<0.05),但远轴面气孔密度呈先降后增趋势。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20℃/15℃和25℃/20℃下的气孔密度,却对30℃/25℃下的气孔密度无显著影响。(2)增温使气孔长度和气孔周长显著降低(P<0.05),但使气孔宽度显著增加(P<0.05),且气孔面积与气孔面积指数均随温度升高呈先降后增趋势。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气孔长度和气孔周长(P<0.05),但对气孔宽度、气孔面积、气孔面积指数和气孔形状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3)增温使CO_(2)浓度升高下的气孔空间分布格局规则程度降低,且远轴面比近轴面的气孔分布空间格局更规则。(4)增温导致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降低(P<0.001),但CO_(2)浓度升高缓解了因增温导致的负效应,并且净光合速率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5)增温没有使冬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适应性,但CO_(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同时,增温还导致冬小麦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增温适应性,且在大气CO_(2)浓度下的适应能力强于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可以通过调控冬小麦气孔形态和分布特征改变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温度适应性。
- 王彦睿卢云泽石维田银帅刘亮马超郑云普李菲
- 关键词:冬小麦增温温度敏感性
- 膜孔灌自由入渗下水分和氮素运移特性研究
- 高然程东娟任振江王海峰刘亮刘婧然
- 课题针对膜孔灌自由入渗下水分和氮素运移特性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湿润锋随灌施时间延长不断迁移,含水率分布曲线由比较陡直逐渐变为相对平缓;灌施铵态氮对土壤中原有硝态氮具有明显的淋洗作用,灌施时间越长,淋洗深度越...
- 关键词:
- 关键词:膜孔灌
- 邯郸市街道雨水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邯郸市城区街道雨水径流水质的分析测定,发现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尤其是初期径流水质污染严重。影响雨水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有道路污染状况、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强度等。提出了改善雨水径流水质的建议。
- 刘亮
- 关键词:水质污染影响因素
- 免疫遗传算法在洋河二灌区渠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7年
- 在工程设计系统优化问题求解过程中,传统经验试算法计算量大、重复工作多。该文将免疫遗传算法(IGA)应用于河北省怀来县洋河二灌区渠道改造工程中,选取灌区二干渠作为典型渠道,对其梯形横断面的底宽及设计水深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免疫搜索结果表明,IGA计算量小,精度高,结果丰富,能有效地解决渠道断面设计中的优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 郭凤台侯毅凯杨丽刘亮
- 关键词:免疫遗传算法
-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研究
-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温度升高已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正在通过调控气孔、叶片解剖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逐渐改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而影响...
- 刘亮
- 关键词:农作物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升高水分利用效率
- 高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在一些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这些物质通常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质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并阐述了高级氧化法的技术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刘亮
- 关键词:高级氧化技术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羟基自由基
- 外源钙离子对红掌叶片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以红掌叶片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Ca(NO_3)_2(0、2、4、6、8mmol·L^(-1))溶液对红掌进行2周的培养,对气孔密度、气孔解剖结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和面积指数),气孔空间分布格局和叶片气体交换进行了测定,以探究外源Ca^(2+)对红掌叶片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为4mmol·L^(-1)时,气孔的周长达到最大值,且此时气孔变得最为扁长。另外,Ca^(2+)浓度的升高使得气孔的宽度增加约10%。当Ca^(2+)浓度为6mmol·L^(-1)时气孔密度最高,但气孔空间格局却最不规则。然而,该研究中设置的5个Ca^(2+)浓度均没有对气孔开口面积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另外,随着外源钙离子浓度的增加红掌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各处理间Pn差异不显著,且均低于对照组。此外,红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不同外源钙离子处理下也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说明外源钙处理对于红掌气孔特征和生理过程的影响非常有限,这可能是由于外源钙提高气孔密度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正效应同减弱气孔分布格局规则性不利于气体交换的负相应相抵消,从而导致红掌的生理参数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 李菲张浩刘亮郭丽丽王利书郑云普
- 关键词:CA2+蒸腾速率气孔导度
- 碱处理污泥为底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剩余污泥作为接种体,在不添加任何营养元素的情况下,成功启动了两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剩余污泥进行碱解预处理,考察将其作为MFC底物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剩余污泥经不同时间的碱处理,MFC产电性能的变化及其对污泥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碱预处理污泥作为底物时,MFC的稳定输出电压、最大产电功率密度和对TCOD的去除率均提高,同时周期运行时间延长。并且,随着碱处理时间的延长,MFC的稳定输出电压、产电功率密度和对TCOD的去除率均增大。当碱处理时间为24 h时,稳定输出电压达到630 mV(外阻R=500Ω),最大产电功率密度为11.73 W/m3,对TCOD的去除率为25.3%。这与碱处理使得固体有机物被水解有关。
- 王慧勇刘亮呼唤
- 关键词:剩余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碱预处理产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