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毅东 作品数:22 被引量:135 H指数:8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对马铃薯4x-2x,2x-4x及2x-2x杂种四倍体进行花药培养获得转育2n配子基因的双单倍体新个体 1993年 利用3个2n配子材料(2x)在马铃薯(S.tuberosum L.)中进行4x—2x,2x—4x和2x—2x的杂交,获得了4个四倍体杂种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花药培养,共得到32个双单倍体植株。检查其中23个植株,有2株是具5%以上2n花粉粒的双单倍体,1株是重组了2n卵基因的双单倍体。由此证明花药培养的倍性操作技术是转育马铃薯2n配子性状给双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冉毅东关键词:马铃薯 杂种 四倍体 花药培养 用组培法培养马铃薯—倍体和双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被引量:4 1992年 分别取来自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的两个一倍体品系和两个双单倍体品系的茎段和叶片,用两步法进行组织培养来加倍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以MS+2.25mg/1 BAP+5mg/1 NAA 为第一步的培养基上,从一倍体和双单倍体的茎段和叶片中获得了许多再生植株,其中约60%的加倍成植株(2n=2x=24或2n=4x=48),此结果表明此法是把单单倍体(以下简称一倍体)和双单倍体转化为纯合同源四倍体的有效方法。 冉毅东 王蒂 戴朝曦关键词:马铃薯 单倍体育种 紫斑牡丹优良品种快繁与现代化栽培技术研究 唐红 冉毅东 刘文兰 陈德忠 张亮 朱晓霞 焦健 马彦军 宋捷 杨晓霞 陈富惠 陈富飞 "紫斑牡丹优良品种快繁与现代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于2008年由甘肃省科技厅批准立项(0804WCGA129),项目经费8.0万元。项目进行了甘肃紫斑牡丹优良传统品种资源调查,收集了79个优良品种,建立了"甘肃紫斑牡丹传统...关键词:关键词:紫斑牡丹 组培快繁 无土栽培 甘肃省环县优质白绒山羊新品群选育及20万只绒山羊产业化示范研究 唐红 冉毅东 刘文兰 陈德忠 张亮 朱晓霞 焦健 马彦军 宋捷 杨晓霞 陈富惠 陈富飞 科技成果"甘肃省环县优质白绒山羊新品群选育及20万只绒山羊产业化示范研究"来自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No:2009GJG10030),于2009年-2011年实施。成果的创新结论为:选育出了高绒量、细绒和肉绒兼...关键词:关键词:白绒山羊 选育 产业化养殖 综合应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马铃薯品种和防止品种退化的研究 戴朝曦 冉毅东 孙顺娣 于品华 曲秀兰 王清 司怀军 1.用生物工程技术,首次在中国培育出一个具有早熟、高产、抗病、加工品质优良、耐贮藏等多种优点的马铃薯生物工程新品种“甘农薯1号”(原名“甘农7号”),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还培育出了5个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系,示范面积在千...关键词:关键词:生物工程 马铃薯 光温及培养基类型对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影响 本试验将9个马铃薯四倍体和二倍体品种(系)材料的壮苗接种于3种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置于2种温度(常温20~28℃和15℃)和4种不同光照(全光照、8h 光照、16h 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对诱导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的效应进行... 冉毅东 王蒂 王清 戴朝曦关键词:马铃薯 试管微型薯 温度 体细胞融合杂交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戴朝曦 孙顺娣 曲秀兰 王清 李继红 冉毅东 于品华 司怀军 1.首次在我国用体细胞电融合方法获得了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olanumtubersum)双单倍体品系“81-15”与两个二倍体种(S.phureja和S.chacoense)的420个具有二亲本特征的四倍体种间杂种株系。...关键词:关键词:马铃薯 育种 马铃薯胚挽救杂种一代大田及试管微型薯生产力研究 1993年 对马铃薯胚挽救种间杂种一代大田营养生长及薯块产量与其试管苗营养生长及微型薯生产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杂种一代无论在大田还是在试管中均比其亲本表现出更广泛的变异,在结薯时间、结薯数及薯块直径大小上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各亲本及杂交一代在大田中和在试管培养条件下的表现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呈直线相关,由此认为试管选择有可能部分地代替大田选择。 冉毅东关键词:马铃薯 杂种 微型薯 马铃薯花药培养中高温前处理的作用及不同基因型的反应 被引量:16 1990年 对包括马铃薯四倍体、普通栽培种及其双单倍体和野生二倍体马铃薯在内的15个品种及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试验,其中20个材料分别在3种不同培养基上产生了胚状体。诱导马铃薯产生胚状体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培养前期35℃高温预培养可明显地提高胚状体数量。“组培能力”基因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强烈的互作。本试验进一步证明此能力是可遗传的,可以通过杂交传给后代。这一特性对马铃薯花药培养及马铃薯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蒂 冉毅东 戴朝曦关键词:马铃薯 花药培养 高温处理 基因型 用组培法诱导试管微型薯的研究 被引量:44 1991年 用各种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四倍体、双单倍体栽培种及有结薯习性的野生种进行了试管微型薯诱导。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用食用白糖替代蔗糖可以获得同样的诱导效果,能大大降低成本。液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效果好。BAP 的诱导效果随基因型不同而异,但并不一定是必需的。香兰素补加到液体培养基中对提高诱导效果有一定作用。试验表明用 MS 加10%食用白糖或 MS 加10%白糖再补加一定浓度香兰素的液体培养基,在黑暗条件下室温于20~28℃培养是高效率生产试管微型薯较好的方法。 冉毅东 王蒂 戴朝曦关键词:马铃薯 微型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