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琦博

作品数:30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疗效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膀胱
  • 5篇修补术
  • 5篇阴道
  • 5篇尿道
  • 5篇骶神经
  • 4篇阴道瘘
  • 4篇生物反馈
  • 4篇术后
  • 4篇病例
  • 4篇病例报告
  • 3篇电刺激
  • 3篇失禁
  • 3篇输尿管
  • 3篇尿道下裂
  • 3篇尿管
  • 3篇尿失禁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30篇傅琦博
  • 25篇吕坚伟
  • 24篇蒋晨
  • 11篇方伟林
  • 10篇黄翼然
  • 10篇薛蔚
  • 9篇刘东明
  • 9篇吕婷婷
  • 9篇顾寅珺
  • 8篇冷静
  • 6篇李震东
  • 5篇邱丰
  • 3篇叶惟靖
  • 2篇刘毅东
  • 2篇伊庆同
  • 2篇平萍
  • 1篇卢慕峻
  • 1篇张启发
  • 1篇田长海
  • 1篇庄利恺

传媒

  • 3篇上海医药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膀胱子宫瘘修补术附11例病例报告
蒋晨傅琦博吕坚伟刘东明
改良腹腔镜技术在膀胱阴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腹腔镜技术修补全子宫切除术后高位复杂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泌尿科58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普通经腹腹腔镜修补法(普通组),26例采用改良...
蒋晨傅琦博方伟林吕坚伟刘东明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腹腔镜改良手术疗效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早期预防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预防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集符合标准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将所有入组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
傅琦博吕婷婷吕坚伟蒋晨刘东明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
镶嵌式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镶嵌式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343例尿道下裂患者行镶嵌式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年龄6个月~6l岁,平均7岁。初次手术147例,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124例,近端型23例;再手术196例,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137例,近端型59例。手术方法:将取下唇口腔黏膜补片填补于尿道板中间切开间隙,再将尿道板卷管成形尿道;切取口腔黏膜宽0.5~2.5cm,长1.0~8.5cm。对于再次手术病例,术中需切除瘢痕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147例初次手术病例中,手术成功132例(89.8%),发生尿瘘14例(9.5%),尿道狭窄2例(1.4%),其中1例近端型病例为尿瘘合并尿道狭窄。196例再手术病例中手术成功157例(80.1%),发生尿瘘32例(16.3%)、尿道狭窄13例(6.6%),其中1例远端型和5例近端型病例为尿瘘合并尿道狭窄。结论尿道板切开后镶嵌口腔黏膜治疗尿道下裂具有成功率高,整形效果好,对口腔外观、功能无影响等优点。
刘毅东庄利恺平萍茅原申傅琦博叶惟靖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外科手术口腔黏膜
输尿管阴道瘘的外科处理时机与策略探讨,附34例报告
蒋晨傅琦博吕坚伟方伟林刘东明
一种新的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手术方法:阴部神经调控术(附1例病例报告)
顾寅珺吕坚伟方伟林傅琦博蒋晨冷静薛蔚黄翼然
如何在骶骨缺如或骶骨部分缺损患者中行骶神经调控术:应用3D打印技术(附7例病例报告)
顾寅珺吕坚伟方伟林傅琦博蒋晨冷静薛蔚黄翼然
非侵入式盆底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非侵入式盆底肌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尿失禁及盆底康复中心就诊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28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接受相关健康宣教、电话随访,对照组患者进行家庭自主盆底肌锻炼,每天不少于4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侵入式体外压力感受生物反馈训练联合体外盆底磁刺激疗法进行干预,每次治疗40 min,每周3次,共干预12周。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和盆底肌电测评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及12周的盆底功能障碍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后12周的得分均低于治疗后6周(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盆底功能障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及12周盆底肌电测评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提升(P<0.05),且两组治疗后12周得分高于治疗后6周(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盆底肌电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患者自行盆底肌锻炼相比,非侵入式盆底肌康复疗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状态,增强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该疗法非侵入、无创、无痛,更容易被广泛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燕傅琦博司俊文胡涅吕坚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磁刺激盆底肌锻炼
包皮环切术后不同包扎方法疗效比较
2013年
包皮环切术是人类开展最早的外科手术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统包皮环切有术后包皮水肿、切口血肿、感染、疼痛及切口崩裂等并发症,我院将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包扎方法进行改进,应用自粘弹力绷带包扎切口,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傅琦博张启发刘剑新田长海韩孝洲张勇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腹腔镜下膀胱子宫瘘修补术附11例病例报告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经腹腔途径修补疤痕子宫剖腹产术后膀胱子宫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腔途径修补疤痕子宫剖腹产术后膀胱子宫瘘患者11例,年龄26-36岁,其中4例曾外院行开放经腹腔...
蒋晨傅琦博吕坚伟刘东明
关键词:腹腔镜剖宫产疤痕子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