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珍
- 作品数:34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62例体会
- 2005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自开展介入治疗以来,所有病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及冠脉内支架的应用情况,并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操作体会作较深入的探讨.
- 许官学石蓓刘西平郝星赵然尊刘志江陶明余国珍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内支架冠脉病例
- 多发性大动脉炎17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李立石蓓余国珍曾令雯龙仙萍杨成彬
- 关键词:误诊
- 急诊PCI和延期PCI患者QT离散度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对比不同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患者根据PCI手术时间分为急诊PCI组和延期PCI组,计算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电图QTd及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然后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QTd及QTcd的差异。结果两组PCI组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缩短(P<0.05)。与延期PCI组术后QTd相比,急诊PCI组术后QTd及QTcd显著缩短(P<0.05)。结论急诊PCI和延期PCI均能缩短AMI患者的QTd,但与延期PCI相比,急诊PCI术后QTd缩短更显著,表明急诊PCI疗效更佳。
- 周志文石蓓樊启财李克强沈长银许官学余国珍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QT离散度
- 血管闭合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伤口止血护理体会
- 2007年
-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冠脉介入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经冠脉造影(CAD)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是心内科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临床上一般采用股动脉途径。由于手术需应用高效凝抗、抗血小板等药物,常规一般采用人工止血,容易因按压不当引起伤口局部出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血管闭合器(ACD)是用于经动脉穿刺治疗后闭合穿刺部位的动脉,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它的应用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卧床时间也大大减少翻。老年人特别适合应用。
- 余国珍刘西平周志文刘志江孔晓冬刘泽梅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闭合器术后并发症护理
- 尼莫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分泌激素和离子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去甲肾上腺素 (NE)、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EDLS)和细胞离子转运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发病及尼莫地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2 0例轻中度老年EH患者和 2 1例健康老年人血浆AngⅡ、NE和EDLS及淋巴细胞Na+ 、Ca2 + 转运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 6个月后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老年EH患者血浆AngⅡ、NE和EDLS升高 ;细胞Na+ K+ 腺苷三磷酸酶 (Na+ K+ ATPase)和Ca2 + 腺苷三磷酸酶 (Ca2 + ATPase)活性降低、Na+ 和Ca2 + 增高、K+ 下降 ;NE与AngⅡ、EDLS、Na+ 和Ca2 + 正相关、与Ca2 + ATPase负相关 ,EDLS与Na+ K+ ATPase负相关。尼莫地平干预后 ,血压、总外周阻力、血浆 3种激素、细胞Na+ 和Ca2 + 降低 ,两种ATPase活性增高。结论 循环内分泌升压激素含量变化和细胞Na+ 、Ca2 + 转运失常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老年EH的发病过程 ;尼莫地平长期治疗 。
- 商黔惠王丕荣梁安勤秦瑶余国珍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洋地黄尼莫地平离子转运内分泌激素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口腔卫生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陶明邓宗琴肖祖碧余国珍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口腔卫生护理干预
- 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的作用被引量:48
- 2006年
-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将2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24h、PCI术后卧床48h,卧床期间协助完成生活自理,按摩腰背部。观察组术前、术后认真宣教;改进卧位及缩短卧床时间,即弹性绷带包扎期间可以水平移动身体取自由卧位,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2h、24h;协助完成各项生活自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病情适当调节卧位,可较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陶明余国珍肖祖碧
- 关键词:护理干预
- 精氨酸加压素和心钠素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精氨酸加压素 (AVP)和心钠素 (ANF)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LVH)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36例高血压病合并LVH、36例不合并LVH患者及 2 4例正常人血压、血浆AVP、ANF和ANF/AVP比值变化。结果 LVH组和非LVH组血浆AVP和ANF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LVH组收缩压、AVP和ANF高于非LVH组 ,ANF/AVP比值低于非LVH组。非LVH组血浆AVP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浆ANF呈正相关。
- 郝星冼惠珍马淑玉余国珍
-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精氨酸加压素心钠素LVH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并分析术后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病人 2 7例 ,行PCI;稳定性心绞痛组 :2 1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择期仅行冠状动脉造影 ,显示有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 ,而未行PCI,且两组病例均严格执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上述两组病人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术前、术后 1天 ,术后 14天外周静脉血清CRP ,并以冠脉造影正常病人 2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 (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组 ,其血清CRP水平呈逐渐递增趋势 ,尤其是ACS组较稳定性心绞痛CRP水平升高更显著 ;PCI术后 2周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CRP水平的急剧升高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介入治疗加剧了局部炎症反应 ,并随着血管开通 ,炎症反应逐渐减弱。
- 许官学石蓓赵然尊刘志江郭艳陶明余国珍黄妍
- 关键词:术后血清稳定性心绞痛C-反应蛋白ACS
- 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康复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无并发症时进行早期活动早期出院的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67例(A组)无并发症AMI患者住院2wk出院随诊2wk情况,并与同期68例(B组)无并发症AMl患者住院≥4wk,且按传统方案的一般治疗,在住院期内的情况进行系统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两组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住院及随诊期内死亡、运动平板试验阳性、Holter监测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早搏、LDH-MB恢复至正常时间、左室射血分数及其他并发症的构成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的治疗无须再行传统康复治疗,可缩短早期康复治疗住院时间为2wk。
- 许官学刘志江郭艳陶明余国珍王丕荣石蓓
- 关键词:心肌梗塞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