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仑 作品数:21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患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应激反应度、积水程度与肾功能。结果(1)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40.344,P〈0.05);(2)结石清除率:两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36%vs91.80%,Х^2=-1.1578,P〉0.05);(3)应激反应:观察组血糖水平、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251-6.542,P〈0.05);(4)积水程度与肾功能:观察组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肾积水、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6.874,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缓解术后应激反应,改善肾功能。 何昆仑 赵冬梅 于千关键词:肾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应激反应 肾功能 硕通镜联合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sCD14、RBP、IL-27水平与尿源性脓毒血症关系探讨 2024年 目的:探究硕通镜联合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SMP)患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变化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硕通镜联合SMP患者102例,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51例(观察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sCD14、RBP、IL-2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后sCD14、RBP、IL-27水平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sCD14[(537.89±150.69)pg/mlvs.(354.89±112.41)pg/ml]、RBP[(65.42±8.40)ng/L vs.(44.29±5.27)ng/L]、IL-27[(3.32±0.78)vs.(2.37±0.69)ng/ml]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sCD14、RBP、IL-27水平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AUC分别为0.828、0.901、0.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CD14[OR=19.033,95%CI:14.132-25.633]、RBP[OR=19.391,95%CI:12.783-29.415]、IL-27[OR=20.286,95%CI:15.067-27.312]水平均为硕通镜联合SMP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硕通镜联合SMP术患者术后sCD14、RBP、IL-27水平明显升高,与尿源性脓毒血症有关,检测其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 李东 许蕾蕾 赵振威 于千 何昆仑 周卫东关键词:碎石术 SMP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分析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SMP)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肾结石患者10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SM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结石清除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和白细胞(WBC)升高水平;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WBC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SMP治疗肾结石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恢复,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高,且具有安全性。 李东 许蕾蕾 赵振威 何昆仑 周卫东 于千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NSD2、EZH2及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SET结构域蛋白2(NSD)、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及狐猴酪氨酸激酶(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00例,取其前列腺肿瘤病灶、癌旁(病灶3cm内)及远癌组织(>病灶5 cm)分别为肿瘤组、癌旁组及远癌组,比较病灶、癌旁、远癌组织中NSD2、EZH2及LMTK3的阳性表达率;术后随访5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临床特征、个人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NSD2、EZH2及LMTK3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NSD2、EZH2阳性表达率比较:肿瘤组>癌旁组>远癌组,LMTK3阳性表达率比较:肿瘤组<癌旁组<远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复发55例,未复发45例,两组年龄、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NSD2、EZH2阳性率高于未复发组,LMTK3阳性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开展多因素分析显示,NSD2、EZH2高阳性表达、LMTK3低阳性表达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NSD2、EZH2呈显著高表达,LMTK3呈显著低表达,三指标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患者诊疗的新靶点。 何昆仑 李东 刁晓剑 王松 于千关键词:EZH2 前列腺癌 肿瘤分期 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致纤溶亢进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出血致纤溶亢进的诊断与临床处理,探究前列腺术后出血致纤溶亢进的病因。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52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纤溶亢进组和无纤溶亢进组,并对这两组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中20例患者D-二聚体阳性或显著升高,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考虑继发性纤溶亢进。所有52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死亡及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前列腺术后无纤溶亢进组出血量为320mL(中位数),纤溶亢进组术后出血850mL(中位数),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无纤溶亢进组为(7.03±0.86)d,纤溶亢进组(7.40±0.75)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最大尿流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术后出血致纤溶亢进若治疗及时得当,可使病情及早得到控制,术后效果和远期并发症均与无纤溶亢进患者无明显差异。大多数前列腺术后出血致纤溶亢进患者出血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方式治愈。 刘兆月 严慧芳 杨书文 王长义 于千 何昆仑关键词:手术后出血 纤维蛋白溶解 D-二聚体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对机体应激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老年患者对机体应激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老年患者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一氧化氮(NO)、热休克蛋白(HSP)70、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1 h、术后1、3 d CRP、HSP70、血浆IL-6、NO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老年患者对机体应激性反应影响较小,术后恢复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何昆仑 赵冬梅 于千 吕学新 王长义 李东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结石 应激性 化瘀补肾防石汤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双镜术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化瘀补肾防石汤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双镜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2月该院择期接受双镜手术治疗的10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化瘀补肾防石汤干预,比较两组碎石效果,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患者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微球蛋白(β-MG)、24 h枸橼酸盐、TH蛋白(THP)、骨桥蛋白(OPN)、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重链H3(ITIH3)的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周,两组各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2周,观察组NAG、β-MG、THP、ITIH3降低,24 h枸橼酸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感染、血尿、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胆道镜碎石取石术后辅助应用化瘀补肾防石汤,疗效肯定,且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何昆仑 赵冬梅 于千 吕学新 王长义 李东关键词:肾结石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早期手术治疗闭合性阴囊损伤17例报告 闭合性阴囊损伤临床比较多见,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性功能障碍睾丸萎缩甚至不育,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现对收治的闭合性阴囊损伤17例患者,就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王志建 于千 周卫东 刘兆月 何昆仑关键词:闭合性阴囊损伤 睾丸萎缩 手术治疗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肿瘤复发检测预后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5)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肿瘤复发检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膀胱癌患者7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取膀胱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MCM5检测。并进行尿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在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其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有64例(88.89%)MCM5表达阳性,与对照组和泌尿系统疾病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CM5阳性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初发和复发患者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细胞学检查与MCM5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细胞学检查比较,MCM5检测的敏感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膀胱癌患者进行MCM5检测,对检测膀胱肿瘤组织复发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赵振威 刘艳洁 周卫东 何昆仑 于千关键词:膀胱肿瘤 脱落细胞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预防性护理对微创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4 2018年 目的探讨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微创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接受微创治疗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感染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施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7/60)(P<0.05);手术部位共分离出病原菌8株,均为革兰阴性菌;实施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20±1.19)d,较对照组(10.43±1.14)d明显缩短(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微创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赵冬梅 何昆仑 齐金红关键词: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结石 微创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