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
- 作品数:88 被引量:4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优势木本经济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异及其适应策略被引量:22
- 2021年
- 植物叶功能性状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策略。该文采用野外气体交换测量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桂西南典型喀斯特灌丛常见种龙须藤和黄荆为对照,对该区域5种优势木本经济植物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1个叶功能性状指标种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除胞间CO 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外,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2)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与净光合速率、胞间CO 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3)结合叶经济谱理论分析,毛葡萄、长穗桑和黄荆属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趋向于选择光合能力强、比叶面积大但寿命短的生存策略;而柠檬、山黄皮、枇杷和龙须藤属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趋向于选择光合能力弱、比叶面积小和寿命长的生存策略;其中,枇杷和龙须藤的功能性状又发生了趋异分化,枇杷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龙须藤具有较高的叶干物质含量。综上结果说明桂西南喀斯特地区5种优势木本植物通过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了不同的适应策略,对于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庞世龙欧芷阳申文辉何峰陆国导
- 猫儿山主峰常见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与关联被引量:4
- 2021年
- 以猫儿山主峰6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叶含水率(LWC)、叶体积(LV)、叶组织密度(LTD)、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和比叶重(SLW)7个叶功能性状,阐明各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关系,揭示物种共存机制。结果表明,7个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种间变异普遍大于种内变异,种间以LV的变异最大,LWC的变异最小;种内及种间水平上,LWC和LDMC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均为较稳定的性状;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SLA与LDMC在种内及种间水平上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与LT和SLW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植物通过不同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和协变来适应特殊微生境。
- 欧芷阳庞世龙庞世龙谭一波何峰郑威谭一波
- 关键词:种内变异
- 广西大新县锰矿区植物群落调查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解锰矿区的植被情况,为矿区的植物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在广西大新县锰矿区选择7个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从乔灌草3个层次分析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重要值、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和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大新县锰矿区物种组成较为丰富,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于73科103属,以大戟科为优势,从优势种重要值看,群落各物种优势度不突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乔木层分别是1.75、0.72、0.79、2.36,灌木层是2.07、0.84、0.91、3.04,草本层是1.55、066、0.54、2.84,可见灌木层的多样性高、物种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丰富。生长特征方面,乔木层树木偏矮小,高度多在10 m以下,胸径以小径级为主、大径级缺乏;灌木层以乔木幼苗幼树居多,平均高度1 m以下;草本层平均盖度53.6%、高度不超过1m。
- 何琴飞彭玉华谭长强何峰陈始贵
- 关键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优势种锰矿区
- 珠江流域中游5种不同森林类型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珠江流域中游苍梧地区5种不同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在其森林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林下的植被主要以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山苍子(Litsea cubeba)为主。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趋势,说明草本、灌木物种多样性相对乔木层高。长周期的混交林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相对短周期的速生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桉树(Eucalyptus spp.)林及针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要高。建议在珠江流域中游尽量选择针阔混交林或长周期阔叶林作为水源涵养林树种,避免选择短周期速生树种及针叶树种纯林作为水源涵养林。
- 申文辉何琴飞郑威彭玉华何峰
- 关键词: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珠江流域
- 广西三门江松栎公益林可燃物处理前后的树冠火风险被引量:2
- 2016年
- 广西三门江森林公园的松栎异龄林有着大量的地表可燃物和梯状可燃物,树冠呈连续分布,易发生树冠火。设计了5种方案来处理该区域5个样地的可燃物。处理Ⅰ、Ⅱ、Ⅲ主要是砍除灌木和修剪小树,提升冠基高;处理Ⅳ除砍灌之外,去除了2/3的1、10h时滞可燃物;处理Ⅴ为处理Ⅰ+处理Ⅳ。针对桂中地区的气候和物候特点,设置了低、中、高3种燃烧条件。利用FCCS计算各种处理的火行为参数,参照Van Wagner树冠火模型,分析可燃物处理前后可能发生的林火的类型、强度,比较了几种可燃物处理方案在减少树冠火风险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就减少树冠火发生的有效性而言,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在低燃烧条件下,4种可燃物处理方案都可以将火行为降减为地表火。随着燃烧条件的提高,可燃物处理有效性下降。在高燃烧条件下,虽然可燃物处理可以降低火强度,但是,5种可燃物处理方案都不能避免树冠火的发生。
- 黄小荣谭一波申文辉何峰欧芷阳何琴飞
- 关键词:树冠火含水率
- 一种红锥幼林精准配方施肥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锥幼林精准配方施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试验地选择;(2)整地造林;(3)试验设计;(4)测定与统计;(5)评价与确定。本发明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施肥效果,最后确定最佳的施肥配...
- 彭玉华申文辉谭长强曹艳云黄志玲郝海坤郑威何峰
- 文献传递
-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欧芷阳曹继钊申文辉庞世龙郑威谭一波何峰赵连生何琴飞谭长强彭玉华秦丽玲王绍能陆国导宋贤冲邓小军叶建平赵苡刘达林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进行定位观测是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生态补偿谈判、全球碳排放谈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在更大尺度上揭示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减少生态系统管理的不确定性,进行生态系统联网研究和监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
- 广西石山人工林灌草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9
- 2015年
- 以广西石山人工林群落调查数据为材料,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TWINSPAN)、冗余分析(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9个生境变量、1林分类型因子与石山人工林多样性、草本和灌木植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坡位是影响石山人工林物种组成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露石率和坡度对石山人工林林下有害物种分布影响最大。石山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生境因子(解释率23%~55%),而树种选择是次要因素(解释率11%~17%)。石山梯地人工林的有害草本种类多于坡地,梯地的有害灌木种类少于坡地。石山人工林的有害植物种类少于封山育林地。
- 黄小荣何峰庞世龙侯远瑞陆国导
- 关键词:多样性有害植物预选
- 生态经济型番荔枝优良新品种及培育技术引进与示范
- 朱积余申文辉彭玉华侯远瑞郑威黄志玲黄礼勒庞世龙李开祥马文志曾祥艳邓斌胜郝海坤曹艳云李秀连许东雄刘秀何琴飞谭长强何峰
- 该项目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属林木育种与森林培育领域,项目针对广西石漠化治理面临的适宜造林树种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的突出问题,通过与越南的有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经济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番荔枝栽培技术
- 桂西南蚬木优势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0
- 2016年
- 研究喀斯特山地蚬木优势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可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蚬木种群的保护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通过调查和分析广西8个不同地区蚬木优势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蚬木群落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48种,隶属于95科164属,其中乔木层物种较为丰富,其伴生种主要有广西澄广花(Orophea anceps)、苹婆(Sterculia nobilis)等,灌木层除了乔木层主要树种外,主要有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等物种;草本层以蕨类植物居多,而中间层藤本植物主要以豆科植物为主。不同地区蚬木群落各层次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大小顺序均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不同地区蚬木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地理位置相对靠近的蚬木群落则表现有更高的相似度。从蚬木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那坡及龙州弄岗蚬木群落恢复较为稳定。
- 申文辉谭长强何琴飞彭玉华郑威何峰
- 关键词:蚬木植被恢复森林演替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