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迅
- 作品数:55 被引量:73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木棉黄花个体的适应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木棉(Bombax ceiba)花大、红色,多为鸟媒传粉,但也存在频率极低的黄花个体,有蜜蜂访花。本文对比研究了海南岛木棉红花、黄花的花部特征及传粉过程,以解释黄花个体的适应意义。木棉两种花色表型的花蜜组分(葡萄糖和果糖)及挥发性物质(烷烃类、酯类、酚类等)没有显著差异,但黄花花瓣的反射波长范围均在鸟类与蜜蜂视觉范围内,可同时吸引鸟和蜜蜂。木棉黄花的雌雄异熟程度较小(花粉活性时期与柱头可受期重叠较大),可在传粉媒介访花次数有限的情况下同时输出或接受花粉。另一方面,黄花有着更大程度的柱头探出式雌雄异位,降低了较小程度雌雄异熟可能导致的自交与雌雄功能干扰。木棉存在明显的花粉限制,且黄花的坐果率(1.08±0.56)%显著低于红花(3.27±0.93)%。我们推测,黄花个体可能通过增加木棉访花者类群多样性、降低雌雄异熟程度而提高了木棉的繁殖成功率,也通过吸引蜜蜂而降低了蜜蜂对红花鸟媒传粉的干扰。
- 向文倩任明迅
- 关键词:雌雄异熟
- 入侵植物凤眼蓝繁育系统在中国境内的地理变异被引量:19
- 2004年
- 对中国境内的凤眼蓝 (Eichhorniacrassipes)进行了大规模地理范围的调查 ,分析了 2 4个地点 4 0个种群的克隆繁殖与有性繁殖的相对水平、三型花柱的花型变化以及花部综合特征的变异。 4 0个种群都以克隆繁殖为主要更新方式。其中 36个种群只有三型花柱中的M花型 ;南宁、重庆的种群中出现了频率极低的L花型 ;南宁、重庆、福州和海口种群内 ,出现了具有促进花内自交潜能的半同长花柱花型 (柱头与花药相靠拢的M花型变异体或L花型变异体 )。与其它地方种群相比 ,西南和海南岛的种群表现出较多样化的繁育系统。M和L花型个体的结实个体率都约为 4 % ,没有显著差异 ,种子产量在两花型个体之间也没有差异。由于种群内花型的残缺 ,作为促进花型之间异交传粉适应机制的三型花柱繁育系统已经解体 ,部分种群中出现了可以促进花内自交的半同长花柱变异体。克隆繁殖是凤眼蓝适应入侵生境的一种形式 ,花内自交是凤眼蓝繁育系统在入侵过程中可能的进化方向 。
- 任明迅张全国张大勇
- 关键词:入侵植物凤眼蓝地理变异进化雨久花科
- 光强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光合指标与克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8年
- 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作用特性和克隆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光强的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下降,但Pn、Pmax和LSP在高光照(lx:50 000)和中光照(lx:30 000)下差异不显著;(2)虽然生长在低、弱光照条件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克隆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克隆分株数(<2)、根茎数(<4)、分枝强度(<6)、根茎平均长度(<17 cm)、根茎直径(<0.33 cm)均显著降低,但克隆生长主要指标[克隆分株数(>15)、根茎数(>7)、分枝强度(>30)、根茎平均长度(>64 cm)、根茎直径(>0.59 cm)]在高、中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证明,高光照生境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最为有利,虽然在弱光下光合和克隆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但能通过较强的可塑性适应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这可能是其广泛成功入侵的一个原因。
- 孙晓方任明迅王钢檀根甲何家庆黄训端平江葛结林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光合特性克隆生长表型可塑性
- 苦苣苔科镜像花的多样性及演化
- 2019年
- 泛热带分布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在我国南方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与特有率,花部特征变化丰富,是研究物种形成与适应演化的代表类群。镜像花(mirror-image flowers)是极为特化的传粉系统,在苦苣苔科中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可能与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有关。该研究总结与分析了苦苣苔科镜像花的类型多样性以及系统分布与适应演化等,讨论了镜像花对苦苣苔科物种形成与维持的积极意义。结果表明:镜像花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苦苣苔亚科(Didymocarpoideae)的7个属,在历史上就至少发生了5次独立起源。长冠苣苔属(Rhabdothamnopsis)、南洋苣苔属(Henckelia)及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镜像花的花柱与可育雄蕊分别向左、右两侧偏转,形成互补镜像花;蛛毛苣苔属(Paraboea)、喜鹊苣苔属(Ornithoboea)、非洲堇属(Saintpaulia)镜像花缺乏与花柱对应侧偏的可育雄蕊(非互补镜像花);而海角苣苔属(Streptocarpus)直立堇兰亚属(subg.Streptocarpella Engler)则同时出现了互补、非互补镜像花。不同于其他被子植物(离瓣花、缺乏花冠筒),苦苣苔科中的镜像花大多伴随着明显的花冠筒、内藏的雄蕊、合生的花药,以非互补镜像花为主;传粉者以小型的无垫蜂(Amegilla spp.)和熊蜂(Bombus spp.)为主。这些特殊的花部综合征与特化的传粉机制,提高了传粉精确性,可能促进了传粉隔离与物种适应辐射。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应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方法,进一步揭示苦苣苔亚科互补与非互补镜像花的进化顺序及其在物种分化与长距离扩散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 卢涛凌少军任明迅
- 关键词:苦苣苔科传粉物种分化
-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被引量:253
- 2001年
- 建立以亚热带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的十二套下行流—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对策。以其中四套研究其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及气候条件下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系统随处理运行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 ,对污水中的总磷、无机磷显示较好的净化效率 ,平均去除率在冬季达到 40 %以上 ,夏季达到 60 %以上 ,出水达到国家地面水Ⅲ级标准。水生植物在系统中起到明显作用 ,有植物系统的除磷效率及稳定性均高于无植物对照 ,其中 2号茭白—石菖蒲系统的效果最好 ,总磷平均去除率为 65%。 4号草—苔草系统在高水力负荷下的净化效果优于 2号。
- WU Zhen-binCHEN Hui-rongHE FengCHENG Shui-pingFU Gui-pingJIN Jian-mingQIU Dong-ruREN Ming-xun任明迅金建明贺锋陈辉蓉付贵萍吴振斌邱东茹成水平
- 关键词:人工湿地总磷无机磷去除率
- 复合垂直流湿地反应动力学及水流流态的研究被引量:43
- 2001年
- 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IVCW),并对其反应动力学和系统的实际流态进行了研究.经过中试的运行试验,得到了系统对COD去除的反应速率方程,由示踪剂试验确定了系统中水流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提出RTD的不同是湿地处理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运用串联反应器模型和离散流模型两种非理想流态模型,模拟IVCW的实际水流流态,经过比较发现离散流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
- 付贵萍吴振斌任明迅贺锋成水平Alex PresslReinhard Perfler
-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RTD水流流态废水处理
-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被引量:30
- 2012年
- 发现模式,并根据过程解释模式,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植物繁殖生态学领域内,人们已经总结了一些重要的模式,包括普遍的雌雄同体、分离的花果期、较低的结实率、大量的同时开花、胁迫生境更易出现的异交、生活史性状与交配系统的相互作用、花序内的花分化,以及花内的雄蕊分化(异型雄蕊)等。对这些模式如何从机理上予以解释,还需要植物繁殖生态学家的艰苦努力。本文着重强调了植物许多重要繁殖特征都可以通过植株、花序以及花各层次上的资源分配而得到很好的解释,尤其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协调其他不同侧重点研究得到的矛盾结论。在今后逐渐强调多因素、多尺度对花部特征与传粉系统的适应与进化的研究中,从直接决定花部特征与交配系统的资源分配出发,将是促进人们准确理解与预测花部特征适应与进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任明迅姜新华张大勇
- 关键词:传粉生物学传粉系统花部综合征雄全同株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道路分布及其对景观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为揭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不同类型道路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2000、2010和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的道路分布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缓冲区分析法获取不同等级道路两侧的景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道路长度增加2134.6 km,道路密度增加了0.500 km·km^(-2)。2010年,乡道及以下道路长度增加2030 km;2019年,新增高速公路,省道310升级为国道361。(2)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的斑块密度指数及景观形状指数分别在0~500、0~300和0~250 m范围呈下降趋势,随后趋向于平缓,聚集度指数则表现相反;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最大影响范围分别为500、300和250 m。(3)2000—2019年,道路影响范围内的耕地、有林地、草地、疏林地面积减少,其中高速公路、省道附近的有林地、草地面积降幅最大,国道附近的耕地面积降幅最大;水域、灌木林、建设用地、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加,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周边的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幅最大。(4)道路影响范围内,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略有增加,蔓延度指数则稍有下降;目前道路对国家公园景观的影响较小,但由于道路存在较明显的累加效应及传播作用,仍然需要注意道路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可能影响,建议加强大型道路如高速公路道路径流的汇流与净化、道路两侧生态廊道、长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 吴挺勋姚小兰任明迅
- 关键词:高速公路生境破碎化
- 基于SSR标记的无翼坡垒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解无翼坡垒(Hopea reticulate Tardieu)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龄级间的遗传结构,利用11对微卫星标记评估海南省甘什岭保护区的无翼坡垒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胸径将无翼坡垒划分为幼龄、中龄和成熟龄3个龄级,明确不同龄级间的遗传差异,探究其濒危机制,并从遗传角度提出保护策略。结果表明:无翼坡垒的等位基因数(N_(a)=3.636)和期望杂合度(H_(e)=0.599)低于同属的非濒危种H.dryobalanoides(N_(a)=5.600,H_(e)=0.678),明显高于同属且同域分布的另一濒危种坡垒(N_(a)=2.417,H_(e)=0.432),但不同龄级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无翼坡垒低频等位基因的比例明显低于龙脑香科的非濒危种,揭示种群很可能经历了瓶颈,种群规模缩小导致大量低频等位基因丢失。由于本种在甘什岭集中分布,现存个体数量比零星分布的坡垒更多,因此,遗传多样性较坡垒略高。基于微卫星变异研究的结果,建议在维持无翼坡垒现有变异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抚育,促进种群更新,恢复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实现无翼坡垒的稳定续存。
- 蔡颖段继煜朱思奇任明迅唐亮
- 关键词:微卫星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的生态修复社会化参与方式被引量:5
- 2023年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唯一分布有高速公路的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地处乡村,地形与景观复杂,需要当地社会化参与,才能顺利开展长期监测和全面的生态修复,有效防控道路带来的景观破碎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野外实验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高速公路穿越段稍有景观破碎化、生境隔离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以及该区域以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常住人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国家公园建设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现状。在此基础上,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修复机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等以志愿服务、科学研究、资本参与等形式,在高速公路穿越段的关键区域(如河流与农田附近)修建收集道路径流的沉淀池与人工湿地,降低道路径流对周边带来的重金属与富营养化污染;增设高架林地与下穿涵洞等生态廊道,提升高速公路两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景观连续性。同时,借助高速公路的交通便捷等优点,挖掘高速公路穿越段的黎苗传统文化,整合纳入周边景区的规划,发展生态旅游和研学教育,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社会化参与的生态修复能够有效组织、发动当地社区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以期促进乡村振兴、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 姚小兰LI Larry任明迅
- 关键词:生态修复社区参与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