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长坤 作品数:33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国鼩猬(Neotetracus sinensis)的物种分类及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中国是兽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都分布有毛猬亚科和刺猬亚科物种的国家,厘清动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的任务。鼩猬属是毛猬亚科分布最广的单型属,但该属物种形态保守,同时标本采集困难、片段基因研究存在局限,... 付长坤 陈丹 陈顺德 刘少英 蒋学龙关键词:系统发育 小型兽类 四川短尾鼩饲养繁殖与生长发育研究 向大兵 付长坤 吴思思 李婉瑜 冯丹 李佳玲 杜蓉 宗浩关键词:繁殖 生长发育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以昆虫标本制作活动为例 2025年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具体行为表现的评价。基于表现性评价开展的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注重活动的自主性以及评价的具体化。因此,文章以昆虫标本制作活动为例,从评价目标的确定、表现性任务的选取以及评分规则的设计三个方面探讨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流程,助力学生在真实的生物情境活动中,凭借具体的行为评价指标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 周晓宇 付长坤关键词:初中生物 综合实践活动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生物与环境》为例 2024年 生物多样性是高中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类教学由于时空限制,并且受到实验条件和实验对象等影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虚拟仿真技术为高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剖析虚拟仿真技术与高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的融合优势,并以《生物与环境》为例,梳理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视角。 舒桃萍 付长坤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高中生物 四川红杉-岷江冷杉原始林凋落物K和Na的归还动态 被引量:5 2020年 以凋落物为载体的养分归还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也是林木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其他元素,钾(K)和钠(Na)在调节渗透压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淋溶作用强烈,极易流失,但缺乏必要关注。因此,以海拔3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不同类型凋落物中K和Na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K和Na元素年归还量分别为25.34和4.44 kg·hm^-2,表现为:凋落叶>凋落枝>其他凋落物>凋落皮>附生植物>繁殖器官。其中,凋落叶和枝占总凋落物K和Na元素归还的85%以上;2)总凋落物、凋落叶和枝的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双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和10月;凋落皮和繁殖器官K、Na元素归还动态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3)乔木层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双峰型"的归还模式,最大值在5月和10月,灌木树种凋落物的K和Na元素呈现"单峰型"归还模式,最大值在9-10月。这些结果说明了高山峡谷区典型针叶林不同类型凋落物元素归还的季节性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区域森林物质循环及相关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曾欣 付长坤 杨佳萍 朱亮 吴福忠 张丽关键词:凋落物 基于食性和肠道微生物研究横断山区鼩鼱近缘种同域共存机制 揭示同域物种共存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横断山区同域分布的大纹背鼩鼱(Sorexcylindricauda)和小纹背鼩鼱(Sorex bedfordiae)近缘种,多项生态习性(行为... 陶玲 彭步青 邹燕 周利 付长坤 陈顺德 唐刻意关键词:小型哺乳动物 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凋落物产量及动态 被引量:11 2017年 森林凋落物生产及其组分动态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基础过程.以海拔3 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凋落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暗针叶林凋落物年产量为3 839.68 kg/hm2,其中叶凋落量占年总凋落量的44.61%(常绿树种叶凋落量占叶凋落总量的55.32%,落叶树种占44.68%;乔木树种叶凋落量占叶凋落总量的95.88%,灌木树种占4.12%),落枝占43.29%,附生苔藓地衣占2.07%,树皮占3.34%,花果种子等繁殖器官占0.93%,其他杂物占5.75%.2)相对于其他树种,作为建群种的四川红杉和岷江冷杉的凋落叶是总凋落叶的主要来源,两者叶凋落量占总叶凋落量的76.64%.3)凋落总量、叶凋落量、落枝量和树皮凋落量动态均呈明显双峰型,凋落高峰分别出现在9-10月和5月;附生苔藓地衣和花果种子等繁殖器官凋落量动态呈单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5月.乔木树种的凋落节律与常绿树种的凋落节律相同,为双峰型,而灌木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凋落节律相同,为单峰型.本研究结果说明优势种的凋落叶特征影响着总凋落物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凋落节律,这为进一步认识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物质循环及其相关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杨佳萍 寥蓉 杨万勤 谭波 付长坤 张钰 吴福忠关键词:暗针叶林 凋落物 狮子山植被调查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狮子山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植物种类较丰富,有种子植物64科122属132种。最大的科是豆科,共有植物9种。超过5种的科还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木犀科。此区系的属有21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性质占优势,分别占狮子山地理成分的22.1%和21.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按照城市植被分类系统,首次将狮子山植被划分为3大植被类9个植被组和24个植被型,并分析了3个植被类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付长坤 宗浩关键词: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城市植被 植被类型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高校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5年 在当前“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如何将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成为高校教师亟待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当前高校动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动物学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探索,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企事业单位生产实践的优秀生命科学专业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唐刻意 吴嫦 付长坤 付义强 陈顺德关键词:创新创业 动物学 教学改革 福建、浙江和湖南三省兽类新纪录——安徽麝鼩 被引量:1 2023年 安徽麝鼩(Crocidura anhuiensis)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Crocidura),由Zhang等(2019)根据采集于安徽黄山的麝鼩标本首次进行描述,其模式产地为中国安徽黄山(Zhang et al.,2019)。目前,该物种在安徽黄山、清凉峰以及江西武夷山均有发现(魏辅文等,2021;裴枭鑫等,2022;胡江晓等,2023)。 杨思雨 谢菲 唐刻意 付长坤 刘洋 刘少英 陈顺德关键词: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