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玉生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食品
  • 5篇污染
  • 5篇保健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保健食品
  • 3篇抽检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肉制品
  • 2篇熟肉
  • 2篇熟肉制品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污染
  • 2篇污染状况
  • 2篇金属污染
  • 2篇检结果分析
  • 2篇保健(功能)...
  • 2篇餐饮

机构

  • 15篇河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5篇付玉生
  • 13篇王爱月
  • 12篇李永利
  • 8篇翟文慧
  • 4篇胡巅
  • 1篇王海玉
  • 1篇张焱
  • 1篇张欣烨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7-2013年河南省保健(功能)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及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保健(功能)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对2007-2013年受理的保健(功能)食品按GB/T4789或GB4789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结果七年检测保健(功能)食品2 256份,总合格率92.77%,以2013年最高(96.84%),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原料来源保健(功能)食品中,营养补充剂类合格率最高,动、植物类较低,各种剂型保健(功能)食品中,片剂合格率最高,丸剂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微生物指标检出率、超标率均以菌落总数最高,酵母菌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植物类、丸剂保健(功能)食品菌落总数和霉菌的检出率、超标率均最高;致病菌未检出。结论河南省连续七年受理的保健(功能)食品合格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植物类和丸剂保健(功能)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和霉菌污染是保健(功能)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
付玉生李永利胡巅王爱月翟文慧
关键词:保健(功能)食品微生物
2008—2012年河南省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规定的方法,对2008—2012年河南省饮用水化学处理剂进行砷、铅、汞、镉、铬、银、硒含量测定,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5份样品综合评定合格率为51.64%;送检样品合格率44.81%,明显低于封检样品合格率60.33%;不同品种间综合合格率分别为聚氯化铝47.90%、聚氯化铝铁58.33%、聚硅硫酸铝64.29%和其他类50.00%;砷、镉、铬、铅、银、硒和汞总合格率分别为66.18%、98.18%、98.55%、68.73%、98.91%、98.55%和83.64%。结论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重金属超标较严重,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与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有关。
王爱月翟文慧李永利付玉生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状况
河南省2012年-2013年3种节日食品抽检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3种节日食品:月饼、粽子、元宵的卫生状况。方法采用国标所规定的方法分别对总砷、铅、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月饼、粽子、元宵综合合格率分别为92.1%、95.9%、100%;市区和县区3种节日食品合格率比较:其中市区月饼合格率高于县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月饼=0.97,0.01元宵>月饼,铅含量依次为元宵>粽子>月饼,酸价含量依次为月饼>粽子>元宵,过氧化值含量依次为粽子>元宵>月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月饼、粽子、元宵三种节日食品综合合格率均较高,县区及个体作坊中月饼合格率相对较低,需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翟文慧王爱月李永利付玉生
关键词:节日食品月饼粽子元宵抽检
2012-2013年河南省受理的保健功能食品重金属污染分析及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保健(功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T5009和GB5009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12-2013年受理的保健(功能)食品进行了铅、砷和汞含量测定,使用SPSS13.0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共检测981份样品,总合格率92.05%,铅、砷和汞检出率分别为51.19%、70.41%和61.27%,超标率分别为5.16%、4.54%和0.98%,含量均值分别为(0.42±0.51)mg/kg、(0.27±0.67)mg/kg和(0.04±0.08)mg/kg。5种剂型保健(功能)食品铅、砷和汞检出率皆以丸剂最高,分别达84.12%、100.00%和93.75%,五种剂型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超标率也以丸剂最高,分别为23.53%、40.00%和18.7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铅、砷和汞检出和超标主要集中在植、动物类保健(功能)食品,其中,植物类铅、砷和汞检出率分别为61.67%、79.18%和66.33%,超标率分别为7.04%、5.95%和1.53%;动物类检出率分别为43.90%、72.95%和67.95%,超标率分别为2.44%、4.92%和0.00%。结论河南省保健(功能)食品重金属超标不严重,但检出率较高,以丸剂、使用植物和动物性原料的保健(功能)食品污染相对较重。
付玉生李永利胡巅王爱月翟文慧
关键词:保健(功能)食品重金属污染
2008—2011年河南省保健食品铅、砷、汞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保健食品中铅、砷、汞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08—2011年河南省保健食品进行铅、砷、汞含量测定,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1份样品中铅、砷和汞总检出率分别为32.37%、66.67%和63.83%;总超标率分别为8.42%、7.97%和1.86%;均值分别为1.03、0.44、0.08 mg/kg;不同原料铅、汞含量均值为植物类>动物类>补充剂,不同原料砷含量均值为动物类>植物类>补充剂;不同剂型铅含量均值为丸剂>颗粒>胶囊>片剂>液体,砷和汞含量均值为丸剂>胶囊>颗粒>片剂>液体;同一产品中同时检出2种以上重金属占59.93%,以同时检出铅和砷居多,占44.90%。结论保健食品的铅、砷、汞污染较普遍,超标比较严重,其污染主要与植物和动物性原料有关。
付玉生李永利王爱月翟文慧
关键词:保健食品污染状况
2010-2012年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卫生状况,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所辖饭店销售的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抽检,采用GB 4789、GB/T 5009规定的方法、卫法监发[2001]159号附件2,分别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非发酵性豆制品732份,综合评定合格率为56.83%。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超标率分别为60.83%、56.97%、0.89%、0.59%和0.00%,苯甲酸、山梨酸、甲醛合次硫酸氢钠检出率分别为1.23%、1.78%和9.84%。结论河南省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王爱月付玉生
关键词:非发酵性豆制品细菌学指标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1257份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采用GB4789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07年-2011年厂家送检及现场抽检的保健食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检测,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测保健食品1257份,总合格率为89.90%,菌落总数、霉菌超标率较高,未检出致病菌。各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抽检产品的合格率明显高于企业送检产品(P<0.01);不同剂型保健食品合格率之间比较、不同原料保健食品合格率之间比较、不同剂型保健食品菌落总数超标率之间比较、不同剂型保健食品霉菌超标率之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菌群和酵母菌各剂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检测的各类保健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是菌落总数和霉菌污染,其原因可能与原料及加工过程污染有关。
付玉生
关键词: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影响因素
河南省饮食行业2010~2011年餐饮具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饮食行业餐饮具卫生状况,防止因餐饮具不洁引起食源性疾病,为该省饮食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选取河南省的10个省辖市及其10个县(每个被抽检市抽检1个县)大、中、小饭店173家,随机抽取准备使用的集中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餐盒,检测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年选取全省18个省辖市及14个县(其中14个省辖市各抽检1个县)大、中、小饭店、幼儿园、学校食堂190家,检测游离性余氯、烷基(苯)磺酸钠残留。结果2010年餐饮具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86.28%,其中集中消毒餐具合格率为74.16%,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未检出致病菌;洗消剂残留合格率为97.66%,不合格项目为烷基(苯)磺酸钠残留超标,余氯残留全部合格。结论河南省饮食行业的餐饮具微生物污染处于可控范围,其消毒效果有待提高,洗涤剂残留仍有存在,应加强餐饮具卫生管理,提高卫生质量。
付玉生王爱月李永利
关键词:餐饮具卫生状况
2012年河南省餐饮业熟肉制品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餐饮业熟肉制品主要危害因素及污染程度。方法:采集全省18个地级市及部分县餐饮业熟肉制品,采用国标规定的方法对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成色素、兽药残留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样品288份,总合格率92.01%;其中,亚硝酸盐合格率93.40%,检出率90.63%,大中小型饭店之间、市区与县区饭店之间、不同熟肉制品之间亚硝酸盐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氯霉素未检出;磺胺二甲嘧啶检出率17.71%,全部合格;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39%,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未检出。结论:本省餐饮业熟肉制品合格率较高,其主要危害因素为亚硝酸盐过量添加及致病菌污染。
付玉生李永利胡巅王爱月翟文慧
关键词:熟肉制品
河南省餐饮业熟肉制品抽检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餐饮业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成色素含量及兽药残留情况,为监管部门制定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省辖市及其所辖县餐饮业的熟肉制品进行抽检,分别采用GB/T5009.33-2008(盐酸萘乙二胺法)、GB/T5009.35-2003(第一法)、GB/T5009.141-2003、GB/T22338-2008、GB/T21316-2007检测亚硝酸盐,合成色素(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结果:共抽检熟肉制品423份,亚硝酸盐合格率95.04%,合成色素检出率1.42%;检测氯霉素221份,检出率1.34%;检测磺胺二甲嘧啶221份,检出率8.60%,超标率0.45%。结论:河南省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合格率较高,抽检样品中违法添加合成色素及兽药残留依然存在。
付玉生李永利王爱月
关键词:餐饮业熟肉制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