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鸿滨

作品数:5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教学
  • 7篇下颌
  • 7篇CBCT
  • 6篇影像
  • 6篇埋伏
  • 6篇口腔
  • 6篇病例
  • 5篇典型病例
  • 5篇学法
  • 5篇舌系带
  • 5篇细胞
  • 5篇尖牙
  • 5篇教学法
  • 5篇CBL教学
  • 5篇CBL教学法
  • 4篇影像学
  • 4篇手术
  • 4篇阻生
  • 4篇囊肿
  • 4篇成骨

机构

  • 48篇昆明医科大学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云南省第一人...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梓潼县中医院
  • 1篇保山市人民医...
  • 1篇昆明市呈贡区...

作者

  • 51篇于鸿滨
  • 15篇张凌鹏
  • 12篇欧阳骞
  • 11篇夏志刚
  • 8篇殷凌云
  • 6篇杨向红
  • 5篇李虎
  • 4篇周静
  • 4篇黄燕飞
  • 3篇何祥
  • 3篇张露
  • 3篇易春艳
  • 2篇夏志刚
  • 2篇刘锡
  • 2篇王晋
  • 2篇李德宏
  • 2篇毛瑞
  • 1篇王晶莹
  • 1篇魏云林
  • 1篇李妍平

传媒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牙体牙髓牙周...
  • 4篇云南医药
  • 3篇口腔医学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尖牙迁徙性阻生5例
目的:提高对下颌尖牙迁徙性阻生的临床认识。方法:报告5例患者7颗下颌尖牙迁徙性阻生的CBCT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讨论。
于鸿滨张凌鹏洪敏杰庞富升夏志刚
关键词:尖牙CBCT
肿瘤免疫细胞、逃逸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目前,针对肿瘤治疗,除了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外,分子治疗和生物治疗也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肿瘤免疫疗法因具有针对性以及副作用小而成为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免疫细胞、免疫逃避机制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王靖彦(综述)王丽罗丽琳于鸿滨刘祥李昌全(审校)
关键词:免疫细胞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免疫治疗
桩核冠修复和CAD/CAM铸瓷高嵌体修复磨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研究使用CAD/CAM铸瓷高嵌体修复磨牙缺损后12个的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因龋病、重度磨损导致的磨牙缺损伴牙髓炎的患者80例。80例患者接受根管治疗1周后复诊,选择CAD/CAM铸瓷高嵌体修复技术或桩核冠修复技术,术后12个月回访,采用USPHS标准评价系统评价。结果嵌体修复后12个月出现1例嵌体边缘部分脱落而导致边缘密合性降低;总体复查后结果显示嵌体修复方法在边缘密合性、嵌体完整性、颜色匹配度、与邻牙的接触关系、牙龈健康状况等方面性能优越。全冠修复组12个月出现7例食物嵌塞,10例牙龈炎,1例冠脱落,修复远期效果低于高嵌体修复效果。结论综合评价CAD/CAM高嵌体修复技术可以作为磨牙根管治疗后的常规修复方法,此种修复方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欧阳骞黄月苏杨竹倩梁婧矣莹于鸿滨
关键词:CAD/CAM桩核冠
口腔颌面颈部肿瘤穿刺切取活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穿刺切取(切割)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活检的可靠性,总结穿刺切取活检在口腔颌面颈部肿瘤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从而探讨其作为常规活检方法的可行性,为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
于鸿滨
关键词:口腔颌面颈部肿瘤
文献传递
基于任务清单的柔性拔牙CBL病例资料库的构建与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任务清单的柔性拔牙CBL病例资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柳传志环(PDF环)结合“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应用于牙槽外科临床带教的基础上,选择阻生牙微创拔除术为经典案例,应用于临床带教,开展柔性拔牙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结果 构建基于任务清单的柔性拔牙CBL病例资料库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和较好的客观性,对实习医师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激发、发散思维模式的训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归纳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结论 本研究基于任务清单的柔性拔牙CBL病例资料库的构建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使其成为带教教师不断学习和临床带教的手段,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习带教。
于鸿滨易春艳殷凌云黄燕飞李昌全欧阳骞
关键词:阻生牙医学人文教育
下颌牙瘤、含牙囊肿摘除及同期自体CGF凝胶辅助植骨手术一例
目的报道下颌牙瘤、含牙囊肿摘除及同期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凝胶辅助植骨术充填囊肿术后骨缺损1例,探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牙瘤合并含牙囊肿患者的诊疗资料。患者因右侧下颌牙列不齐就诊,在拍摄CB...
李虎张凌鹏李昌全邵文凯付泽于鸿滨
关键词:骨缺损牙瘤含牙囊肿
NFE2L2/KEAP1在牙周炎中对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NFE2L2/KEAP1在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流失后修复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分为对照组(n=6);牙周炎模型组(n=6);牙周炎+慢病毒空载组(n=6);牙周炎+NFE2L2过表达质粒组(n=6)。HE观察每组小鼠病理变化,通过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阳性情况,通过ELISA检测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和qPCR检测NFE2L2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蛋白ALPL2,RUNX2以及COL1的表达。培养原代牙周韧带细胞(hPDLCs),通过细胞转染过表达NFE2L2及KEAP1。细胞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pcDNA-NC组;pcDNA-NFE2L2组;pc-NFE2L2+pcDNA-NC组;pc-NFE2L2+pcDNA-KEAP1组。建立细胞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原代细胞牙周韧带细胞(hPDLCs)的形态,通过CKK-8观察细胞的增殖,通过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矿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蛋白以及自噬标志物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结果(1)经模型诱导后,牙龈发红、肿胀,出现大量炎性浸润,牙槽骨吸收馅窝,证明模型建立成功,在经过慢病毒过表达NFE2L2后,组织部分恢复;(2)经模型诱导后破骨细胞阳性率上升,证明模型建立成功,过表达NFE2L2减少了破骨细胞的阳性率(P<0.001);(3)经模型诱导后,IL-1β,IL-10,及Tnf-α的浓度相较于正常组均上升(P<0.05),证明模型建立成功,转染NFE2L2慢病毒之后,炎症因子的浓度减少(P<0.0001);(4)经模型诱导后,成骨蛋白的表达相较于正常组有所下降过表达NFE2L2之后促进了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5)LPS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过表达NFE2L2增加了细胞的活力(P<0.0001);(6)LPS处理后钙化结节减少,过表达NFE2L2后,钙化结节增加,加入pcDNA-KEAP1后,矿化结节减少;(7)LPS处理后成骨蛋白的表达下降,转染NFE2L2过表达质粒后,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加入pcDNA-KEAP1后,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8)LPS处理后细胞迁移率下降,过表达NFE2L2增加了细胞迁移
黄燕飞于鸿滨殷凌云梁婧李昌全李德宏王金缘欧阳骞
关键词:牙周炎自噬成骨细胞
黄金分割律在成人舌系带上的体现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调查黄金分割律在成人舌系带上的体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2009年昆明市延安医院体检人员15392名(男8719名,女6673名),测量舌系带各段的长度:A段为口底下颌骨黏膜转折处至舌下肉阜处的颌下腺导管口,B段为舌下肉阜处的颌下腺导管口至舌系带转折点,C段为舌系带转折点至舌系带与舌腹之附丽顶点。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392名体检人员中A/(B+C)≈0.5共10576名,所占比例为68.71%;男性中A/(B+C)≈0.5为6004名,比例为68.86%;女性中A/(B+C)≈0.5为4572名,比例为68.51%,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20~40岁,>40~60岁,>60岁体检人员中A/(B+C)≈0.5所占比例分别为68.55%(5026/7332)、65.15%(4103/6298)、82.12%(1447/1726),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舌下肉阜处的颌下腺导管口位于舌系带前1/3分界点具有较显著的代表性,符合人体中线黄金分割律。
夏志刚于鸿滨
关键词:舌系带黄金分割律
颈部淋巴结肿大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9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进行淋巴结切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9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41例,淋巴结炎19例,淋巴结结核13例,结节病4例,恶性淋巴瘤9例,转移癌4例。结论: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需行淋巴结切取活检方能明确诊断,从而进行临床治疗。
于鸿滨李永生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反应性增生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活检
牙瘤19例CBCT影像学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探讨CBCT对牙瘤的诊疗价值来总结牙瘤的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牙瘤的临床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22年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经CBCT(KavoiCAT 17-19,德国)诊断为牙瘤的19例门诊患者的影像资料,从牙瘤发生年龄、空间位置、牙位、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9例牙瘤患者发生年龄为8~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牙瘤的发生区域为上颌10例,下颌9例,前牙区16例,前磨牙区2例,磨牙区1例;发生牙位为上颌中切牙位4例,上颌侧切牙位3例,上颌尖牙位3例;下颌侧切牙位1例,尖牙位2例,第一前磨牙位1例,其余5例均发生在相邻两牙位之间。牙瘤的发生类型为组合型14例,混合型5例(包括囊性牙瘤2例),其中牙瘤发生牙位牙埋伏阻生12例。结论牙瘤多发现于青少年,女性患者多见;患者多为出现牙列不齐、牙齿迟萌、发病区域疼痛等临床症状时摄片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常规影像检查时意外发现。牙瘤的发生位置多位于前牙区,其中尖牙位、切牙位居多,并常常伴有尖牙、切牙埋伏阻生;其中组合型牙瘤较多见,囊性牙瘤相对少见。CBCT的广泛应用对于全面了解牙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于鸿滨张凌鹏钱石兵崔树兰李昌全黄月苏
关键词:CBCT牙瘤埋伏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