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章贵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普洱茶素Ⅴ~Ⅶ对4种乳腺癌细胞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普洱茶素(Puerins)是从普洱熟茶中分离得到的儿茶素衍生物,是一类结构独特的含氮多酚化合物。开展普洱茶素Ⅴ~Ⅶ抗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以4种不同受体表型的乳腺癌细胞株为模型,进行噻唑蓝(MTT)比色试验、蛋白质组学检测及细胞凋亡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素Ⅴ、Ⅵ和Ⅶ等3个单体化合物对4种乳腺癌细胞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普洱茶素干预后乳腺癌细胞表达产生差异的蛋白主要集中于代谢通路,其次是癌症通路和黏附斑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检测发现3个普洱茶素化合物均可诱导MDA-MB-231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报道了普洱茶素Ⅴ~Ⅶ的抗乳腺癌细胞活性及初步作用机制,为研究普洱熟茶抗癌活性物质提供基础信息。
- 杨锐赵兴平何明婕刘敏罗蓉陈川龙潘淑康丁章贵
- 关键词:普洱熟茶乳腺癌蛋白质组学细胞凋亡
- 普洱熟茶活性成分对胃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社会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胃部不适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而早在清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喝普洱茶可以“养胃”。随着饮用人群的增加,普洱熟茶的胃保护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感知。然而,目前普洱熟茶的胃保护作用研究较少,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也不明确。从内含物质变化来看,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衍生物、茶多糖、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的含量在发酵后显著升高,且研究证实这些物质对胃损伤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普洱熟茶胃保护作用的发挥极有可能是这些内含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文章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调研结果,进一步分析推测普洱熟茶可能通过抗胃黏膜损伤、抗炎症、抗氧化、抑制幽门螺杆菌、抗胃癌等多种方式发挥其胃保护作用,具有“多物质、多靶点、多机理”的特点。
- 杨锐邓晓翠朱旭赵兴平陈川龙潘淑康丁章贵
- 关键词:普洱熟茶胃保护胃粘膜损伤茶多糖没食子酸鞣花酸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洱熟茶中鞣花酸含量被引量:2
- 2022年
- 文章建立了普洱熟茶中鞣花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0.2%磷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比85∶15),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45 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鞣花酸质量浓度在0.6~6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最低检出限为13.5 mg/kg,最低定量限为45.0 mg/kg。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普洱熟茶中鞣花酸的定量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许芮菁刘敏杨锐高林瑞丁章贵丁章贵
- 关键词:鞣花酸普洱熟茶高效液相色谱
- 一株好氧反硝化假单胞菌、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好氧反硝化假单胞菌,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好氧反硝化假单胞菌命名为食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leovorans subsp.oleovorans)YIM B02942,所述食油假单胞菌...
- 王永霞钱兴凤刘艳崔晓龙李治莹肖炜丁章贵
- 两株锡尾矿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 药物发现技术在20世纪80—90年代忽视天然产物之后,目前的趋势又回到对天然产物的重视。近来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天然产物仍然是药物开发最好的来源。从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中寻找结构奇异、活性高的先导化合物是21世纪药物研究的热点...
- 丁章贵
- 关键词:极端环境次生代谢产物绝对构型抗癌活性药物发现
- 普洱茶降尿酸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云南特有名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普洱茶的降尿酸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普洱茶不仅可以抑制关键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还能调节尿酸相关转运体的表达抑制尿酸盐的重吸收和促进尿酸排泄。普洱茶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日常饮品,化学成分复杂,文章对普洱茶中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概括,以期为开发具有降尿酸功效的功能食品提供更多可能。
- 杨锐陈丹丹邓晓翠高林瑞丁章贵
- 关键词:普洱茶尿酸黄嘌呤氧化酶
- 锡尾矿链霉菌AE21985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制备等方法从分离自云南锡尾矿土壤的链霉菌AE21985发酵液中分离到1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11个环二肽类化合物:3-(4-羟基苄基)-6-(1H-吲哚-3-基甲基)哌嗪-2,5-二酮(1)、(3S,6S)-3-((R)-仲-丁基)-6-甲基哌嗪-2,5-二酮(2)、(3S)-3-苄基哌嗪-2,5-二酮(3)、(3S,6S)-3-(2-甲基丙基)-6-(丙-2-基)哌嗪-2,5-二酮(4)、3-异丁基六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5)、(3S,6S)-3-((R)-仲-丁基)-6-甲基哌嗪-2,5-二酮(6)、(3S,6S)-3-异丙基-6-甲基哌嗪-2,5-二酮(7)、(3S,7R,9S)-7-羟基-3-异丁基六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8)、3-(1H-吲哚-3-基甲基)-6-(丙-2-基)哌嗪-2,5-二酮(9)、(3S,8a S)-3-(丙-2-基)六氢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10)及(3S,6S)-3-苄基-6-甲基哌嗪-2,5-二酮(11);5个酰胺类化合物:(2E)-3-苯基丙-2-烯酰胺(12)、3-苯基丙酰胺(13)、2-苯基乙酰胺(14)、苯甲酰胺(15)及3-(1H-吲哚-3-基)丙酰胺(16);1个生物碱类物质:1H-吲哚-5-甲醛(17);2个核苷类物质:尿苷(18)及胸腺嘧啶(1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发现。
- 程举李铭刚丁章贵文孟良赵江源
- 关键词:链霉菌分离纯化
- 石斛化学成分及其胃肠道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石斛Dendrobii Caulis是一种历史悠久且药用范围广泛的中药,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和病后虚热等症状。胃肠道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系统,其健康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现代研究表明,石斛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在胃肠道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抗氧化、抗炎、促进细胞修复、调节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胃黏膜保护等多重机制促进胃肠道的全面健康。尽管石斛在胃肠道疾病的防治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未来的研究仍需在机制探讨、临床试验以及药物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为石斛的临床应用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黄丽乔李明帆赵志然郑旻丁章贵
- 关键词:石斛胃肠道保护黄酮抗氧化机制
- 一种产曲酸真菌菌株及制备方法
- 一种产曲酸真菌菌株及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真菌分离培养,具体涉及产曲酸菌株的分离培养。本发明菌株为集峰曲霉(<i>Aspergillus</i><i>?nomius</i>)...
- 赵江源李铭刚文孟良丁章贵张孝龙
- 文献传递
- 尾矿废弃地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微生物新结构天然产物资源一直是天然有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一些独特生态环境来源的微生物及其天然产物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作者就美国蒙大拿理工学院在柏克利露天矿坑湖丝状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及本实验室在云南个旧锡尾矿土壤微生物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类型及活性的总结,并对尾矿废弃地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进展及前景进行简要阐述,为寻求新结构天然产物资源提供参考.
- 郭健郭斐丁章贵赵江源文孟良李铭刚
- 关键词:尾矿废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