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勇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冬、春两季的栖息地选择
-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我们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数量约为60只左右的川金丝猴群实施了跟踪观察,记录猴群行为类别、并测定主要行为活动(如取食、移动、休息和夜宿等)发生的生境特征(如林型、海拔、坡度、坡向等...
- 郑维超陈万里谌利民黎大勇胡杰胡刚
- 大熊猫双胞胎行为节律特征的研究
- 2020年
- 动物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其遗传物质的影响。为了了解遗传因素对大熊猫行为的影响,2018年2月-6月,采取焦点动物取样法,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选择3种类型(单胎、同卵双胎和异卵双胎)的10只大熊猫幼崽进行研究,每日对单独个体进行2次150 min的观察。结果发现:(1)所有幼体的行为均以休息为主,占58.9%,摄食次之,占21.1%,其他行为占20%(移动、玩物、自我嬉戏、相互嬉戏、母幼嬉戏分别为4.0%、0.6%、6.7%、7.0%和1.7%);(2)与双胞胎幼体相比,单胎类型个体的休息和自我嬉戏的时间均明显要多些,分别为77.4%和7.7%;(3)不同类型的双胞胎相比,同卵双胞胎的休息、玩物、自我嬉戏时间均多于异卵双胞胎,相反,摄食、移动、相互嬉戏和母幼嬉戏时间则明显少于异卵双胞胎。因此,3种类型的大熊猫个体在行为模式上是具有一定程度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或许是受到其遗传因素的影响或作用。
- 郭俊良薛飞刘璇侯蓉吴蔚黎大勇齐敦武张志和
- 关键词:动物行为圈养大熊猫双胞胎
- 塔城滇金丝猴初秋对生境的选择性被引量:19
- 2006年
- 2005年9月到11月初,作者在云南省维西县塔城乡格华箐对一群滇金丝猴的初秋生境选择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到的滇金丝猴活动位置设置5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2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量、死树情况、乔木胸径、地衣等级).对该群滇金丝猴初秋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初秋时节,滇金丝猴喜欢在20°-40°之间的坡度、郁闭度在40%-80%之间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700-3 300 m之间,对阔叶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较喜欢,喜欢乔木的平均胸径>20 cm和远离人群(>500 m)的生境.尽管地衣是其主要食物,但对地衣和乔木数量的要求不高,对离水源的远近和活动地点有无死树无要求.对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8.37%,可以较好的反映初秋滇金丝猴的生境特征.
- 黎大勇彭正松任宝平Cyril C.Grüter周歧海魏辅文
- 关键词:滇金丝猴初秋生境选择
- 滇金丝猴食物组成的地域性差异
- 2025年
- 研究同一种濒危动物在不同栖息环境中的觅食对策,不仅能够了解其行为和生态的可塑性,还有助于认识它们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方式及其生态适应策略,从而为物种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汇集了国内外对滇金丝猴食性的研究结果,梳理了7个地理种群的地域性食谱。统计分析发现,滇金丝猴在不同地理种群中至少取食54科192种植物,且各群体的觅食策略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滇金丝猴各个地理种群分布的海拔差异、栖息地组成不同和它们对栖息地的利用偏好导致了食谱组成和觅食偏好差异。
- 卢忠伟李沂韦夏万才王凡曾小琴黎大勇
- 关键词:滇金丝猴
- 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西藏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2025年
- 西藏猕猴(Macaca mulatta vestita)是分布海拔最高的猕猴亚种,开展该物种极端分布区的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对于了解该物种的生存发展状况,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西藏猕猴的分布状况,运用物种分布模型,对该区域西藏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研究。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加查峡谷西藏猕猴最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248.37km^(2),主要分布于加查峡谷海拔4100m以下的森林和河谷;较适宜分布区面积约为225.95km^(2),位于海拔4100-4700m的海拔段;低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243.92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177.87km^(2),主要分布于4700m以上的高海拔带。最大熵模型的变量贡献性分析显示,最重要的6个变量为海拔(61.71%)、土地利用类型(7.1%)、最旱季均温(11.43%)、最湿季均温(9.65%)、等温性(4.22%)、最冷季均温(2.15%)。加查峡谷西藏猕猴的栖息地适宜性与海拔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少人为干扰、加强森林和河谷地带的保护管理,对于维护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西藏猕猴栖息地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
- 黎亮黄凯王雪宇黎大勇
- 关键词:栖息地质量最大熵模型
-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亚洲黑熊的活动节律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与加查县的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安装了85台红外相机进行亚洲黑熊的活动节律研究。监测期间,共有61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亚洲黑熊,累计28257个相机工作日,有效探测442次。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亚洲黑熊的日活动具有明显晨昏性,核密度呈明显双峰型,上午的活动高峰出现在6:00-8:00,夜晚的活动高峰出现在22:00-24:00,活动最高峰在23:00。亚洲黑熊的月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2.521,df=11,p<0.05),10月亚洲黑熊的活动频率达到峰值,1月其活动频率最低。亚洲黑熊的季节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8.486,df=3,p<0.01),从春季、夏季到秋季亚洲黑熊的相对活动强度逐步增加,在秋季活动强度达到最高,而冬季亚洲黑熊的相对活动强度趋近于0。基于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亚洲黑熊生态学的了解,为保护亚洲黑熊及避免人兽冲突提供了基础资料。
- 王雪宇黄凯夏万才朱蒙恩潘炳锟张宏郑红伟申剑黎大勇
- 关键词:亚洲黑熊红外相机活动节律
- 笼养黑叶猴未成年个体的玩耍行为被引量:6
- 2013年
- 哺乳动物的玩耍行为有助于提高运动及社会交往技能,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建立。为探讨玩耍行为在黑叶猴未成年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呈现模式,我们以广西南宁动物园两群笼养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未成年个体为观察对象,应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收集观察对象玩耍行为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打斗式玩耍平均占黑叶猴未成年个体玩耍时间的14.4%~16.9%,追逐式玩耍占3.6%-13.6%,运动性玩耍占48.6%~57.0%,物品玩耍占20.8%~25.0%。少年个体的玩耍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少年雄性打斗式玩耍和追逐式玩耍的频次明显高于少年雌性。在社会性玩耍中,少年雄性更为主动。这些结果支持了运动训练假说。在玩耍伙伴的选择上,少年雌雄性个体都喜欢选择少年雄性个体作为玩耍伙伴。末成年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玩耍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幼年个体运动性玩耍和物品玩耍的频率明显高于少年个体。
- 黎大勇江峡黄乘明周岐海
- 关键词:黑叶猴性别差异
-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大滇金丝猴群的日活动节律被引量:5
- 2015年
-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24'-27°37'N,98°22'-99°25'E)南端的响古箐(27°37'N,99°22'E),采用15分钟的扫描取样法对一群数量约480只的超大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日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滇金丝猴群全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07∶00-11∶00和下午16∶00-18∶00各出现一个明显的取食高峰,在12∶00-14∶00期间全群进入白天的休息阶段;移动也在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高峰;其他类型活动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不同季节间,日活动节律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和冬季,滇金丝猴群上午的取食高峰出现在11∶00,夏季和秋季的取食高峰出现在08∶00;春季,滇金丝猴群下午的移动高峰从15∶00-19∶00;夏季,它们下午的移动高峰出现在15∶00-16∶00;滇金丝猴群在秋季表现出两个午休高峰时段12∶00和13∶00,其他季节午休高峰仅出现在13∶00.可见,响古箐超大滇金丝猴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取食、移动和休息高峰.它们的日活动节律受群体大小、季节性食物、消化机理和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 李沂韦黎大勇任宝平闫香慧冯昊李艳红胡杰
- 关键词:滇金丝猴日活动节律
- 嘉陵江武胜段冬季水鸟多样性调查被引量:7
- 2015年
- 嘉陵江武胜段位于嘉陵江中游,多年来该区的冬季水鸟组成、数量及分布等基础资料相当缺乏.鉴于此,我们于2014年1月和2015年1月利用固定样线法对该区域的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18种越冬水鸟,隶属于6目7科;调查中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其中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的物种有小??(Trachybaptus ruficollis)和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两种.嘉陵江武胜段冬季水鸟的优势种类为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斑嘴鸭(A.poecilorhyncha)和绿翅鸭(A.crecca)3种,它们共占观察鸟类总数的80.73%.研究发现,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样线,鸟类的多样性较低,这表明严重的人为干扰是该区域鸟类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 吴大鹏姚刚李艳红李艳红范元英黎大勇
- 关键词:优势种
- 一种基于金丝猴评价人为干扰下动物栖息地健康风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丝猴评价人为干扰下动物栖息地健康风险方法,涉及栖息地健康风险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样品采集;S2、川金丝猴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S3、野生动物栖息地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S...
- 邹书珍黎大勇胡荣攀路坦蒋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