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弹簧
  • 2篇声波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刻度
  • 2篇刻度尺
  • 2篇病变
  • 2篇波段
  • 1篇倒立
  • 1篇低血压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过程...
  • 1篇杀菌灯
  • 1篇肾衰
  • 1篇肾衰竭
  • 1篇收纳
  • 1篇透析过程

机构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5篇黄集红
  • 3篇陶明芬
  • 3篇廖茂蕾
  • 3篇王翠珍
  • 3篇康建会
  • 2篇高潮清
  • 2篇周健美
  • 2篇谈雅吟
  • 2篇王金宝
  • 2篇周加军
  • 2篇刘俊
  • 2篇童昌军
  • 2篇鹿冬梅
  • 2篇徐建海
  • 1篇张先翠
  • 1篇张艳
  • 1篇曹芬芬
  • 1篇刘书娟
  • 1篇王盛
  • 1篇吴碧娟

传媒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于监测透析患者內瘘功能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监测透析患者內瘘功能的检测装置,使用时,首先患者或医护人员用手逆时针旋转螺栓,使得螺栓与螺纹孔分离,此时,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簧带动第二固定环做由下向上运动,通过第二固定环由下向上的运动,使得连接...
陶明芬周健美高潮清王翠珍童昌军鹿冬梅谈雅吟王金宝周加军廖茂蕾刘俊康建会黄集红曹芬芬周清华徐建海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进行血液透析4358例次,发生低血压400例次;经处理,350例次可继续透析,50例次持续低血压,需结束透析。[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
黄集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慢性肾衰竭
一种多功能收纳沥水用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收纳沥水用放置架,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透析液桶已倒立的状态依次按顺序放置于支撑杆上,此时透析液桶上多余的水珠滴在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上,通过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使得水珠被排入收集盒内,最...
陶明芬张先翠王翠珍康建会黄集红黄朗周良慧王盛吴平杨松张艳李金梅吴碧娟刘书娟庄华军潘俊陈汉清
文献传递
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原因分析。方法采用16G穿刺针行标准前臂内瘘,吻合方式为直径3mm钛轮钉端-端吻合术。结果穿刺1000例次中穿刺失误78例次。穿刺失败原因主要有(1)皮下血肿14例次(18%),系新瘘血管使用时,血管壁较簿,穿刺引起血管壁的损伤撕裂,造成皮下血肿;(2)未进入血管腔9例次(12%),系穿刺针潜行于血管下,未进入血管腔内,致抽吸注射器时元回血;(3)皮下肿胀24例次(31%),系穿刺针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内,虽然抽吸回血通畅,但试推注入液体时皮下肿胀;(4)穿刺进针角度偏大7例次(9%),穿刺针刺破血管后壁迅速引起皮下血肿;(5)穿刺针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24例次(31%),因血流量可达200ml/min,但透析时患者感觉肢体不适,轻微移动即有疼痛感或异物感。结论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血管通路,应尽量保护和正确使用。
廖茂蕾黄集红曹芬芬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
用于监测透析患者內瘘功能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监测透析患者內瘘功能的检测装置,使用时,首先患者或医护人员用手逆时针旋转螺栓,使得螺栓与螺纹孔分离,此时,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簧带动第二固定环做由下向上运动,通过第二固定环由下向上的运动,使得...
陶明芬周健美高潮清王翠珍童昌军鹿冬梅谈雅吟王金宝周加军廖茂蕾刘俊康建会黄集红曹芬芬周清华徐建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