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岩浆
  • 4篇山岩
  • 4篇白垩世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早白垩世
  • 3篇锆石
  • 3篇拉萨地块
  • 3篇花岗岩
  • 3篇冈底斯
  • 2篇地质
  • 2篇岩基
  • 2篇岩浆混合
  • 2篇岩浆演化
  • 2篇岩石
  • 2篇同位素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教学
  • 2篇安山岩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黄玉
  • 6篇赵志丹
  • 6篇朱弟成
  • 5篇莫宣学
  • 2篇刘云华
  • 2篇董国臣
  • 2篇周肃
  • 2篇胡兆初
  • 1篇刘栋
  • 1篇袁洪林
  • 1篇李荣西
  • 1篇郑建平
  • 1篇黄春梅
  • 1篇曾荣
  • 1篇栾燕
  • 1篇佟丽莉
  • 1篇张亮亮
  • 1篇焦建刚
  • 1篇张凤琴
  • 1篇李云涛

传媒

  • 3篇岩石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 1篇2010年全...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南洛扎地区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被引量:23
2013年
洛扎岩体位于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的东部,锆石U-Pb测年显示其形成年龄为17.7Ma。洛扎岩体的岩性主要为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和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岩石富硅(SiO2为73%~75%)、富钾(K2O为3.9%~4.9%),强过铝(Al2O3为14.5%~15.5%,A/CNK大于1.1),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淡色花岗岩。岩石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和Eu负异常(Eu/Eu*=0.57),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岩石具有高Rb/Sr(>4)、低CaO/Na2O(0.19~0.26)的特征,指示了其源岩为泥质岩石。(87Sr/86Sr)t和εNd(t)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25802~0.727276和-13.4^-12.9;锆石的εHf(t)变化范围为-13.9^-7.5,其较大的变化范围暗示了洛扎淡色花岗岩源区具有不均一性。洛扎岩体可能的构造-岩石成因是,藏南拆离系的启动使深部减压,致使变泥质岩中的白云母发生脱水熔融而形成淡色花岗岩岩浆。岩浆通过STDS所形成的构造薄弱带上侵,沿STDS主拆离断层分布。所以洛扎淡色花岗岩形成于STDS启动所引起的地壳伸展、快速隆起背景下,构造减压所导致的变质岩中白云母的脱水熔融。
黄春梅赵志丹朱弟成刘栋黄玉董铭淳胡兆初郑建平
关键词:HF同位素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藏南
西天山卡特巴阿苏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铜矿床地质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是新疆西天山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金铜矿床之一。本文对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矿作用期次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研究,结合岩矿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主要产于二长花岗岩中,受破碎带节理构造系统及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控制。节理系统中矿体为脉带状,矿石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团斑状构造,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岩体与大理岩地层接触带的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蚀变以钙铝榴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阳起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具有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二长花岗岩和闪长质岩脉有关,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叠加。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的多重控制,为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研究成果为区域找矿提供了方向。
刘云华李真莫宣学黄玉李云涛韩一筱
关键词:金铜矿床
西藏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约113Ma安山岩岩石成因与意义被引量:19
2012年
西藏北部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早白垩世岩浆岩,由于缺少高质量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迄今未能很好约束。本文报道了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安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那曲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12.7±0.7Ma。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和轻稀土元素[(La/Yb)N=6.62~11.68],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样品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值(0.7100~0.7126)、负的全岩εNd(t)值(-10.5~-7.8)和负的锆石εHf(t)值(-9.9~-4.7),对应于古老的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1.5~1.8Ga)和锆石Hf同位素地幔模式年龄(1.0~1.6Ga)。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认为,那曲地区安山岩形成于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板片断离的背景,很可能是受早期流体/沉积物熔体交代富集的安多微陆块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黄玉朱弟成赵志丹张亮亮Don DEPAOLO胡兆初袁洪林莫宣学
西藏冈底斯南缘晚白垩世-始新世花岗岩岩基成因及岩浆混合
西藏冈底斯带南部主要发育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岩浆作用,并形成岩性复杂的花岗岩岩基。本文选择尼木-曲水一线的花岗岩及其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锆石SHRIMP定年与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意义。
黄玉赵志丹莫宣学朱弟成董国臣周肃张凤琴
关键词:花岗岩岩浆混合
中部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岩浆演化及其意义:以则弄群火山岩为例
西藏中部和北部拉萨地块广泛发育早白垩世岩浆岩.其中,大规模的则弄群火山岩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于中部拉萨地块.本文以中部拉萨地块申扎俄央地区的则弄群火山岩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试...
黄玉赵志丹朱弟成
关键词:地质学早白垩世岩浆演化
西藏冈底斯仁布-拉萨一带花岗岩基的地球化学及其意义被引量:24
2010年
冈底斯岩基记录了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过渡到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的深部过程,可以反演壳幔相互作用和高原地壳加厚的历史。本文对冈底斯岩基中段的仁布岩体和拉萨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元素、Sr-Nd-Pb同位素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与Hf同位素研究。本文测年结果为82~45Ma,仁布岩体和拉萨岩体年龄为晚白垩纪到早第三纪。岩石为含有辉长质和闪长质包体的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类型复杂。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具有高场强元素的负异常;Sr-Nd-Pb同位素成分表明新特提斯洋地幔端元的较大贡献,岩石具有亏损的Nd同位素和年轻的地幔模式年龄(εNd=-1.5~3.3,tDM=0.5~1.2)和较大变化范围的正的锆石Hf同位素成分(>6个ε单位),表明岩石源区中亏损地幔占有较大贡献,冈底斯岩基显示初生地壳特征。本文进一步揭示出,冈底斯岩基中段存在岩浆底侵与岩浆混合作用,大规模的幔源基性岩浆底侵,不仅导致之后经过岩浆混合形成的花岗岩岩基具有初生陆壳成分,同时也是导致冈底斯南部地壳垂向加厚与增生的重要因素。
黄玉赵志丹张凤琴朱弟成董国臣周肃莫宣学
关键词:岩浆混合作用锆石SHRIMPU-PB年龄地球化学
西藏北冈底斯那曲东部早白垩世多尼组安山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中生代时期整个拉萨地块岩浆活动分布广范且岩性复杂,然而相对南部而言,拉萨地块中北部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以冈底斯东北部那曲地区多尼组(Kld)地层中赋存的安山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
黄玉赵志丹朱弟成莫宣学
关键词:早白垩世地球化学年代学
文献传递
数字化岩石实验室的建设——以长安大学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岩石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本文以长安大学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有的岩石标本库为基础,通过详细的手标本描述和薄片镜下鉴定,建立岩石手标本和薄片的数据库,并提供上传、检索、下载等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岩石实验室的数字化建设。
汤艳刘云华焦建刚李荣西佟丽莉黄玉
中部拉萨地块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演化及其意义:以则弄群火山岩为例
大规模的早白垩世则弄群火山岩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于中部拉萨地块.本文以申扎俄央地区的则弄群火山岩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试图约束则弄群火山岩的活动时限、成分演化及源区性质.申扎地...
黄玉赵志丹朱弟成
关键词:火山岩锆石定年同位素
面向混合式教学的《晶体光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被引量:5
2020年
当前MOOC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的SPOC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晶体光学》作为地质学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原理抽象的特点。文章在阐述《晶体光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按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以此为素材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的SPOC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孙晓辉曾荣黄玉栾燕
关键词:晶体光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