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兴召

作品数:25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山核桃
  • 8篇核桃
  • 5篇杉木
  • 4篇性状
  • 3篇土壤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山苍子
  • 2篇树种
  • 2篇人工林
  • 2篇外果皮
  • 2篇理化性状
  • 2篇林分
  • 2篇林业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果皮
  • 2篇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点云
  • 1篇点云模型

机构

  • 18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浙江农林大学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临安市农业技...
  • 2篇浙江省临安市...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安徽省林业科...
  • 1篇安徽省青阳县...
  • 1篇金寨县富东生...

作者

  • 25篇黄兴召
  • 8篇徐小牛
  • 4篇吴家森
  • 3篇黄坚钦
  • 2篇栗晓禹
  • 2篇陈益存
  • 2篇黄海明
  • 2篇汪阳东
  • 2篇夏国华
  • 2篇吕健全
  • 2篇高暝
  • 1篇姜春前
  • 1篇陈丁红
  • 1篇徐斌
  • 1篇王正加
  • 1篇黄庆丰
  • 1篇傅松玲
  • 1篇彭鹏飞
  • 1篇楼中
  • 1篇唐雪海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林业机械与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林业经济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杭州农业与科...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学性状相似性的松材线虫病治理方法研究
2025年
【目的】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PWD)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破坏性和危险性的生物病害之一,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平衡原理,提出生物学性状相似性的分析思路,通过计算生物分类不同类别(界)间物种的相似系数,分析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并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指标和数量模型。【结果】通过计算生态系统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的相似系数,可评估特定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此提出6种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结论】运用组合式生物防治方法,在生态系统中引入抗松材线虫的7种真菌和3种细菌,或引入抗松材线虫的13种昆虫和13种植物,同时优化生物群落的松材线虫病治理体系,有助于实现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控制,结果可为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提出新路径。
刘力黄勃刘华黄兴召张胜男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松材线虫病生态系统
山核桃外果皮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1年
山核桃外果皮一直作为废弃物,其价值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对山核桃果实发育过程、山核桃外果皮物理化性质、理化性质的利用、利用现状等研究进行剖析,指出山核桃外果皮利用的发展趋势,为加速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推动山核桃外果皮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丁立忠黄海明黄兴召吴家森
关键词:山核桃外果皮理化性状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的拟合方法比较被引量:19
2017年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估算森林生物量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拟合方法提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的计算精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安徽省和福建省2个区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年龄序列的典型杉木人工林,分别在2个区域设置0.06 hm2的样地53块,得出每个样地杉木林分生物量、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转换因子(fB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使用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混合模型法和贝叶斯分层法分别拟合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43,0.802和0.804;平均偏差(dMD)分别为0.376,0.233和0.228。通过F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拟合效果,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效果与非线性混合模型法和贝叶斯分层法之间有显著差异;非线性混合模型法的拟合效果和贝叶斯分层法之间无显著差异。估算林分生物量时,使用非线性混合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林分生物量的估算精度。
黄兴召王泽夫徐小牛
关键词:森林经理学杉木最小二乘法
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与其经济指标的关联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山苍子林可持续经营和优质丰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建清流、湖北太子山、浙江富阳三地的山苍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及经济指标进行初步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山苍子单株产量、果实精油含量及精油中柠檬醛含量与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冠高对山苍子单株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年平均降水量对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P=0.034),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对果实精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7、0.886、0.470、0.330。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胸径和树冠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255(P<0.01)和0.668(P<0.01);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051(P=0.384)和0.048(P=0.380);各因素对单株产量的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树冠高、胸径、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单株产量对果实精油含量的直接效应为负效应,其效应系数为-0.236(P<0.01)。【结论】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与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胸径和树冠高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效应大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因此,在山苍子经营过程中应注重胸径和树冠高的培育。
袁雪丽汪阳东高暝陈益存吴立文余孟杨王民炎孙梦娇黄兴召
关键词:山苍子
近40 a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研究进展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5年
分析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杉木人工林土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1994—2024年国内关于杉木人工林土壤研究的目标文献3163篇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发表的期刊以《生态学报》《林业科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等林学和生态学期刊为主;研究机构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为主;排名前10名的关键词主要出现在“土壤养分”“凋落物”“微生物群落”等领域。分析发现,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关注点以促进杉木人工林的林木生长为主,研究机构合作关系较为分散,仅有少数机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他的领域占比较小,研究者们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关注逐步深化和扩展,建议未来要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杉木土壤微生物群落、林木根冠、林木生长发育限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顾宗丽姜春前黄兴召黄兴召臧毅明白彦锋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
双碳目标下林业专硕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硕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提出给林业赋予了新使命。以安徽农业大学林业专硕学生的培养为例,并结合“双碳”目标的实施,分析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如何结合“双碳”目标的实施进行改革,从而培养满足国家对林业绿色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双碳”目标对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黄兴召胡佳慧贺蕾程建忠徐小牛张龙娃王滨唐雪海
氮添加下干旱对油茶根系氮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不同根序根系的生长与养分利用对干旱和施氮的响应,分析水和氮素对油茶不同径级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为更好地认识气候变暖下植物根系构型与养分策略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年生‘长林53’(‘Changlin 53’)油茶幼树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2个干旱水平,即正常灌溉(土壤含水率75%±5%)和干旱(土壤含水率30%±5%);2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和施^(15)N标记的硝酸铵(2.88 g/株)。干旱处理75 d后取样测定油茶幼树不同径级根系的生物量、全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来自肥料氮的百分率(Ndff)、氮素利用率。【结果】干旱胁迫后油茶1~3级,5级和6级根的生物量与其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4级根的则呈正相关关系。干旱显著影响了各径级根系^(15)N含量和Ndff(P<0.05),抑制了各径级根系^(15)N的富集,干旱胁迫下1~3级的Ndff最高。干旱对根系的氮素分配率起促进作用,尤其是5级根氮素增加了93.10%,但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低阶根系的氮素利用率。【结论】施氮促进干旱下根系生物量和氮素分配给粗根,但不利于细根生物量和氮素的积累;干旱显著影响了各级根系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和分配,促进肥料中的氮素向根系尤其5级以上根系分配,但不同程度地抑制了1~4级根系对^(15)N的吸收和利用。
姜孝曾祝燕周恒伟黄兴召傅龙龙万芳芳
关键词:油茶干旱胁迫氮肥利用
基于Landsat TM遥感数据的山核桃产量预测--以浙江临安市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以浙江省临安市的山核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1年连续4年的样地实测产量为基础,利用每年4个生长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系统地分析比较每个生长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DVI在各个生长期均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SAVI与产量的相关性居中,DVI最低。以每个时期的NDVI为因子,建立不同时期山核桃产量的预估模型。各时期模型的预估效果为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及授粉期>采摘至落叶期>休眠期。以不同时期的NDVI为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建立多因子的山核桃产量的预估模型。最优预估模型为y=126.51_(x_2)+26.61_(x_1)+12.56_(x_3)-67.42(R^2=0.642,SEE=12.17),为山核桃产量的预测提供可行,快速,有效的方法。
栗晓禹黄兴召王雪军高作锋
关键词:山核桃生长期遥感
绿色发展下林学专业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林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部署赋予了林业发展新的使命。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人才教育为例,结合人才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林学专业教育与绿色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林业人才的管理有待深化以及人才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探索了提升专业特色、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提高林业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期林学专业人才教育更好地为绿色发展服务。
黄兴召徐斌黄存忠徐小牛
关键词:林学专业人才教育
树木三维结构重建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树木三维结构是林业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树木三维结构重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规则的方法,根据数据统计,利用设定的规则标准或编写的程序语言创建树木三维结构;另一种是基于图像的方法,利用拍摄的树木照片求解出照片的三维点云,根据三维点云重建枝干,然后插入生成叶,以此来重建树木三维模型。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描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范一峰黄兴召
关键词:图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