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春荣

作品数:134 被引量:28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3篇动脉
  • 48篇手术
  • 33篇心脏
  • 27篇外科
  • 23篇主动脉
  • 19篇微创
  • 19篇冠状
  • 19篇冠状动脉
  • 17篇外科治疗
  • 15篇动脉旁路
  • 15篇动脉旁路移植
  • 15篇旁路移植
  • 15篇外科手术
  • 15篇冠状动脉旁路
  • 15篇冠状动脉旁路...
  • 13篇心脏病
  • 13篇术后
  • 13篇二尖瓣
  • 12篇动脉旁路移植...
  • 12篇移植术

机构

  • 1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34篇鲍春荣
  • 127篇梅举
  • 113篇丁芳宝
  • 53篇马南
  • 49篇张俊文
  • 48篇朱家全
  • 42篇汤敏
  • 37篇张韫佼
  • 36篇姜兆磊
  • 30篇刘浩
  • 22篇黄健兵
  • 18篇沈赛娥
  • 11篇谢晓
  • 11篇袁源
  • 10篇张丽
  • 9篇黄建兵
  • 9篇吴淑彬
  • 7篇尹航
  • 7篇杨琦
  • 6篇王宜青

传媒

  • 24篇中国心血管病...
  • 2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心脏大会...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第15届中国...
  • 2篇第16届中国...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6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食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基K-SFM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曾志勇鲍春荣丁芳宝杨胜生庄聪文程先进梅举
关键词:细胞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无血清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全球首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升高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减少CHD的发病风险。临床上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虽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作为新一代的降脂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通过对PCSK9的抑制作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循环利用,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目前PCSK9抑制剂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和耐受性。该文就PCSK9抑制剂最新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
罗聪聪鲍春荣何斌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
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经验,重点探讨心包增厚不明显患者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18年11例行心包剥脱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病例。总结患者症状、心电图、胸部CT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介绍近年来采用的针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35岁,术前结合CT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增厚10例,但有1例心包增厚不明显。该病例超声心动图发现室间隔抖动、室间隔运动随呼吸改变、二尖瓣过瓣血流、瓣环运动改变;心导管检查发现静脉压增高,有心室压力呈“平方根”波形;心脏磁共振提示有心室管样结构,伴左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下降;该患者接受了心包剥脱术,术中确诊。全组无死亡及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中心静脉压显著下降;呼吸机使用11.5h,ICU停留3.2d,术后住院12d,随访无复发、死亡。结论少数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增厚可能不明显,需行针对性的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磁共振检查。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朱家全曾文辉张俊文黄健兵鲍春荣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舒张性心力衰竭
A3腺苷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兔体外循环中肺组织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A3腺苷受体(A3AR)激动剂IB-MECA预处理对兔体外循环(CPB)中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体外循环)、激动剂组(阻断主动脉前15min静脉注射IB-MECA)和拮抗剂+激动剂组(IB-MECA干预前15min静脉注射选择性A3AR拮抗剂MRS-1191),每组8只。CPB结束后采集样本,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W/D)、氧合指数(PaO2/FiO2)、肺血管阻力(PVR)和气道压(AWP)等指标,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CPB后,激动剂组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拮抗剂+激动剂组(P<0.05);与对照组和拮抗剂+激动剂组比较,激动剂组CPB后肺组织W/D较小,MDA含量较少,MPO活性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激动剂组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拮抗剂+激动剂组(P<0.05),而AWP和PVR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拮抗剂+激动剂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激动剂组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较对照组和拮抗剂+激动剂轻微。结论A3AR激动剂IB-MECA预处理可显著减轻CPB过程中的肺组织损伤程度。
鲍春荣梅举丁芳宝张韫佼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损伤
Epi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Allograft Rejection:Role of the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GCN-5 in T Cell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Objective To study how a prototypical HAT from the GNAT family, GCN5 (general control nonrepressed-protein 5, ...
鲍春荣Liu YujieWang LiqingHan RongxiangWayne W.Hancock
冠心病伴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修复与否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冠心病伴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修复与否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全组44例 CAD 伴中度 IMR 的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44~81岁,平均65.4±9.9岁。4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有心...
梅举王宜青丁芳宝鲍春荣谢晓
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左乳内动脉术后效果冠心病
文献传递
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丁芳宝黄建兵张俊文张韫佼梅举鲍春荣朱家全
TOF-Life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单中心前期结果
朱家全鲍春荣黄健兵张俊文张丽丁芳宝梅举
复杂先心病术后远期同种移植物衰败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复杂先心病术后远期同种异体移植物衰败再狭窄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同种异体主动脉重建肺动脉术后远期肺动脉再狭窄的手术治疗共23例,年龄13-31(20.6±4.7)岁,男性15例(65.2%)。病种包括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1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6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3例,永存动脉干3例。首次手术时均使用同种异体主动脉重建肺动脉,直径14-19(16.6±1.6)mm(其中4例不详)。本次手术前峰值肺动脉压力阶差86-170(111.7±21.8)mmHg,本次手术与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2-19(15.0±2.3)年。术前通过心脏彩超和心脏及周围大血管CTA明确诊断。术中以涤纶人造血管(以牛心包缝制抗返流活瓣,开胸前缝制好)重建肺动脉,使用的人造血管直径18-22(20.6±1.5)mm。体外循环时间106-182(145.7±31.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70~118(85.3±17.4)min。术后每6个月门诊随访一次,平均随访时间30(6-78)个月。结果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有纵隔感染1例(4.3%)、术后低心排综合征2例(8.7%)、呼吸机使用时间〉72h4例(17.4%),均痊愈。无再次开胸止血。术后ICU时间3-15(6.0±2.6)d,术后住院时间7-30(13.7±4.8)d。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峰值肺动脉压力阶差3-25(12.6±5.4)mmHg。随访中无死亡,肺动脉压力阶差无明显增加,无需要再手术患者。结论对于同种异体主动脉重建肺动脉后远期肺动脉再狭窄患者,可采用带瓣人造血管再次重建肺动脉,手术安全可靠,早期疗效良好。
鲍春荣梅举丁芳宝张俊文朱家全张韫佼马南
关键词: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闭锁再次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丁芳宝梅举鲍春荣黄健兵朱家全张韫佼吴淑彬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