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源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马茂源
- 关键词:ERW石油套管包辛格效应
- 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石油套管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采用870℃淬火+500℃回火调质处理后,其组织为典型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内含有100~150 nm的细化马氏体板条,板条内部存在两类亚结构,一类是对提升韧性有利的位错胞状亚结构,另一类是对强度贡献较大的高密度、相互缠结的位错亚结构;在此工艺条件下,使得Q125石油套管钢的屈服强度为950 MPa,抗拉强度985 MPa,伸长率为18%,0℃冲击功为58 J,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API的标准对钢板的要求。
- 武会宾马茂源王立东唐荻
- 关键词:ERW回火马氏体
- 调质型低碳Q125级ERW石油套管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低碳微合金化的思路设计了Q125级ERW石油套管钢的成分,同时研究了调质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20℃淬火+500℃回火调质处理后,Q125石油套管钢的屈服强度为975 MPa,抗拉强度990 MPa,伸长率为14.8%,0℃冲击功为43 J,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蚀性。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发现,调质后以大角度晶界为边界的平均晶粒尺寸得到明显细化;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显示,试验钢的组织为典型的回火索氏体,内含有50~160 nm残留的马氏体/贝氏体板条,且板条呈平束状或交错排列,板条内部存在对强度贡献较大的相互缠结的高密度位错亚结构。
- 马茂源武会宾王立东
- 关键词:回火马氏体贝氏体组织
- 电阻焊接用高强Q125级石油套管钢组织及其性能被引量:2
- 2012年
- 设计了一种低合金含量的Q125级高强度石油套管用钢,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870℃淬火+500℃回火工艺相比,实验钢在850℃淬火+500℃回火工艺下具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与870℃淬火相比,850℃淬火处理的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小,使决定钢力学性能的晶区、板条束尺寸细化,因此其性能更优异.淬火温度对实验钢的析出行为影响不大.尺寸较大的TiN以及TiC和TiN复合析出物对奥氏体晶界起到钉扎作用,可以抑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含有Mo的尺寸较小的TiC可以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阻止位错移动,对强度的提高贡献很大.
- 王立东唐荻武会宾马茂源
- 关键词:油井套管高强钢奥氏体晶粒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