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报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
- 马报
- 关键词:政治解放
- 文献传递
-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梦”的若干问题
- 2014年
-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梦"的源起、内涵和实现路径,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问题。要从社会历史现实出发,从历史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三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源起;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中把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中把握"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马报
- 关键词:唯物史观
- 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的多维度解读
- 2009年
- 从价值追求、中心任务、人与自然、力量源泉等四个维度来进一步阐释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并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深层透视。
- 赵佩君马报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高校学生社团的交往伦理探析
- 2019年
- 高校学生社团交往的交往伦理是指两个社团之间,围绕特定目的,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往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伦理原则。它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自主原则、平等公正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交往存在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权力对自由自主原则的侵害、交往双方关系的不平等以及社团恶性竞争引发的诚信危机等。构建社团交往伦理必须要变革社团组织模式,推动伦理规范的“制度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社团交往环境。
- 马报
-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交往伦理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研究的起步阶段经过研究的深化阶段到现在的创新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这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断推进,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同时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是一个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
- 马报
- 浅谈毛泽东革命思维下的社会发展观
- 2013年
- 社会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一定发展观念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毛泽东革命思维对其社会发展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对社会发展本质、发展方式、发展主体、发展内容等方面的理解上都体现出革命思维的痕迹。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转变革命思维方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马报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发展观
- 简析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滁州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校园文化项目化运作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的重要手段。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启动了“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在项目申报、管理验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法。然而,项目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品牌数量与质量、项目目的与实施手段、品牌培育与传播之间的矛盾问题。本文结合滁州学院凤阳花鼓传承建设项目现实运营,探讨校园文化品牌塑造与提升策略。
- 马报
- 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品牌
-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探析
- 2009年
- 对"人是什么"的分析与解读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始终,然而早期的马克思在对"人是什么"问题的思考上还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对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的人"的水平上。但是在经过一番艰辛的探索之后,马克思开始立足于现实的人,并对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即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由它决定的人的社会属性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人的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了对人的正确理解。
- 马报
- 中共早期党内个人与组织关系考察被引量:1
- 2019年
- 处理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是政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成立之初,中共就在纪律规定中提出了个体服从组织的要求。过于强调集中忽视民主,造成组织生活中家长制作风,削弱了个体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当中共试图通过强化党内民主选举、民主讨论、党员互相批评等方式来激活个体时,由于对集中统一关注不够,造成了极端民主化倾向。个体与组织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民主集中制开始逐步进入中共视野,成为处理个体与组织关系的最佳选择。
- 侯晓珊马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皖北地区戏曲剧团工资制度的嬗变
- 2022年
- 传统戏班工资分配有拆账和包银两种方式,名角拿包银,班底一般采取拆账制。解放后,地方戏曲剧团逐步废除包银制,民主评议薪水,按照一定的分值分配收入。这一分配制度在保障演职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逐步缩小了剧团内部工资差距。此后,货币工资制逐渐代替了原来的工资分制,剧团人员按照工作类别与职级划分不同的工资标准,并以货币形式结算。剧团工资制度改革是贯彻按劳分配理念的实践过程,在破与立、内与外、个人与集体之间呈现复杂的张力关系,需要改革者灵活调控。
- 马报
- 关键词:工资制度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