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磊
- 作品数:25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基于microRNA-mRNA配对表达谱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学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降解靶基因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而调控表达。由于其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发现高效而低成本的靶标定位方法。近年来,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理的计算机预测法被广为应用,但此方法假阳性高,不同算法所得结果差异大,会误导和干扰下游的功能学实验。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结合样本配对mRNA表达量来进一步定位靶基因,明确miRNA-mRNA相互作用方式,这种联合分析的方法受到了普遍认可。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基于miRNA-mRNA配对表达谱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学进展,并简要分析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为后续研究者选择方法提供参考。
- 赵路阳张康顾成磊叶明侠范文生韩为东孟元光
- 关键词:MICRORNA
- 分化抑制因子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分化抑制因子2(Id2),属于螺旋-环-螺旋(HLH)蛋白家族的Id家族成员,负调控bHLH转录因子的活性。自1990年发现以来,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现已成为研究细胞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Id2不仅可以为人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还可以为靶向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顾成磊孟元光赵亚力韩为东
- 关键词:肿瘤增殖分化
- 达芬奇机器人MDT模式全盆腔廓清术治疗晚期宫颈癌一例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总结1例达芬奇机器人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全盆腔廓清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技术体会,探讨该医疗模式在治疗此类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ⅣA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经MDT模式及术前准备,患者接受机器人全盆腔廓清术(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全膀胱、部分尿道、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直肠前切除术),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对部分有指征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R0切除,采用MDT模式有助于此类患者获益,值得借鉴。
- 刘云玥范文生顾成磊马鑫刘洪一孟元光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晚期宫颈癌
- 长链非编码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病因不明,许多研究认为其发生发展可能与基因有关。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为200~100 000 bp且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其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在个体正常发育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lnc RNA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并为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顾成磊赵路阳孟元光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调控
- 揭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神秘面纱”
- 2025年
- 【临床实例】35岁的王女士,身高160厘米,体重100千克,BMI为39,属于重度肥胖,且患有2型糖尿病,平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近期,她因月经不调到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发现:多发子宫肌瘤(最大肌瘤直径约10厘米)。医生在全面评估王女士的病情之后,认为其子宫肌瘤需要切除。考虑到她体型肥胖且合并糖尿病,免疫力较弱,若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因视野及操作空间受限,术后伤口不易愈合,故建议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其稳定性、精准性高,感染风险低。王女士内心忐忑不安:是让机器人给我做手术吗?安不安全?会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效果怎么样?
- 嵇升云宗旭顾成磊程春悦彭依雯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重度肥胖
- 机器人手术在中央型复发宫颈癌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总结单中心机器人手术治疗中央型复发宫颈癌病例资料,探讨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并接受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9例中央型复发宫颈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机器人手术相关情况、随访资料,讨论并分享相关经验。结果19例患者平均年龄47.53±7.3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54±2.56 kg/m^(2),鳞癌17例、腺癌2例,平均复发间隔18.84±12.55个月,先期化疗5例,手术完成RO切除18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其中接受盆腔廓清术(pelvic exenteration,PE)13例,与非PE手术组比较,PE手术组的先期化疗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多学科协作比例更高,平均住院时间更长(P<0.05)。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2.11±30.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年期、2年期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9.47%、68.42%。结论对于中央型复发宫颈癌,机器人手术是一种合理的治疗选择,应充分评估病情,合理把握手术指征,发挥机器人手术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同时重视利用综合治疗的各种手段,改善患者预后。
- 王楠孟元光孟元光马冰张鹏杨雯顾成磊闫志风翟青枝李震王铭洋李立安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宫颈癌
- 机器人手术在困难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在困难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由同一术者实施的困难子宫切除术病例资料,描述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切除子宫参数、术中术后情况等临床数据。结果纳入的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50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62 kg/m^(2),11例有腹部手术史,5例有肌瘤剔除史。术前评估子宫大小超出孕16周的患者占66.67%,术后测量子宫平均重量为752.58g,最重者达2650g。全部患者中位手术时间136.50min,中位出血量150ml,1例患者中转开腹,患者术后均1~2 d排气,术后平均住院5.63 d。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阴道残端出血、气胸、下肢肌间血栓和残余卵巢综合征,无泌尿系和肠道损伤。结论机器人手术具有清晰放大的3D视野、灵活有力的机械臂和滤过震颤功能,在视野放大效果、操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上带来了革新,有助于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恢复,因此在困难子宫切除中具有一定优势。
- 顾成磊徐佳张妮娜赵路阳范文生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微创手术子宫切除术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1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施行妇科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为11例患者施行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辅助妇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共施行11例妇科手术,均获得成功。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4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3例,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盆腔粘连松解+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单侧附件切除术1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1例。手术操作时间(49. 0±19. 3) min,术中出血量(33. 6±24. 2) ml,术后排气时间(17. 3±3. 1) h,术后住院时间(2. 3±0. 9) d。11例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者脐部切口隐蔽,瘢痕不易发觉。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妇科领域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要熟悉盆腔解剖结构,而且应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 顾成磊范文生杨雯王敏张妮娜李震孟元光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单孔妇科手术微创外科腹腔镜
- 腹腔镜治疗绝经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绝经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诊治并经腹腔镜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绝经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平均(55.39±5.81)岁,距离绝经时间平均(5.67±5.32)年(95%CI 3.56-7.77)。4例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史,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该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就诊主诉包括发现盆腔包块29例,腹痛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1例。结合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超声等检查可诊断。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r-AFs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0例。术后病理证实合并卵巢肿瘤7例(其中卵巢癌3例),合并子宫腺肌症3例,合并子宫肌瘤5例。其中有26例患者得到随访,未见复发者。结论绝经期卵巢EMs患者的病灶很可能在绝经前已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漏诊;根治性手术是诊断及治疗的主要方法。
- 王楠范文生顾成磊赵路阳张哲孟元光
- 关键词: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 腹腔镜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腹腔镜手术,3例行输尿管松解术,6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中留置双J管,术后4~12周拔除,术中发现6例病变严重者,术后给予药物治疗3~6个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31.3个月,1例3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其余1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
- 顾成磊张唯一赵路阳孟元光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