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贵和

作品数:57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结核
  • 24篇手术
  • 15篇腰椎
  • 14篇脊柱
  • 12篇手术治疗
  • 9篇疗效
  • 9篇内固定
  • 9篇病灶清除
  • 8篇胸腰段
  • 8篇胸腰段结核
  • 8篇腰段
  • 8篇腰椎结核
  • 8篇随访
  • 8篇随访研究
  • 8篇切口
  • 8篇骨折
  • 8篇关节
  • 6篇脊柱结核
  • 6篇骨关节
  • 5篇腰骶

机构

  • 27篇杭州市红十字...
  • 20篇浙江省中西医...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西安市红十字...
  • 2篇杭州钢铁集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省杭州市...

作者

  • 57篇韩贵和
  • 27篇石仕元
  • 25篇魏威
  • 24篇费骏
  • 14篇胡胜平
  • 13篇赖震
  • 11篇赖震
  • 9篇顾军
  • 7篇胡胜平
  • 6篇贺增良
  • 6篇章权
  • 5篇吕惠茹
  • 5篇贺西京
  • 5篇戴常梅
  • 4篇汪翼凡
  • 4篇沈健
  • 3篇张健
  • 3篇郑春霞
  • 3篇郑琦
  • 3篇应小樟

传媒

  • 8篇浙江中西医结...
  • 8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2016年浙...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入路在多节段腰骶椎结核后前路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后入路行病灶彻底清除并植骨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2月至2014年12月经本院治疗的多节段腰骶椎结核...
石仕元胡胜平费骏赖震韩贵和
关键词:腰骶椎结核腹膜外入路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移位性Polin骨折23例
2007年
魏威白峻峰韩贵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生脉饮在骨关节结核抗痨致白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骨关节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或关节,从而引起骨或关节化脓性、破坏性病变[1],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继发性结核病。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人口老龄化、肿瘤疾病的高发、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结核杆菌的耐药性增强,使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高。
章权石仕元韩贵和赖震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白细胞减少症骨科临床肿瘤疾病生脉饮
非手术治疗老年人支气管异物
2011年
2006—2010年间笔者共诊治老年支气管异物患者8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5~78岁,平均64.6岁;病程1天~1.5年,平均4.5个月;其中病程〈1个月2例,1~3个月2例,〉3个月4例。
戴常梅闻胜兰韩贵和
关键词:老年人支气管非手术治疗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56例,年龄65~85岁,平均(74.37±8.13)岁,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A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行切开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测量、置钉准确性和腰椎功能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00±4.51)个月。至末次随访,均未见混合感染、结核复发及椎弓根螺钉松动、退钉发生。术中平均出血量A组为(154.37±11.28)ml,B组为(297.28±30.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2,P=0.000);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193.56±15.72)min,B组为(205.07±19.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7,P=0.000)。椎弓根置钉准确性,A组置钉准确率为85.80%(151/176),B组置钉准确率为84.18%(149/1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9,P=0.549)。术后A组出现并发症16例(57.14%),B组出现并发症17例(60.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786)。日本骨科协会脊椎功能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scores,JOA),术前分别为A组(6.37±0.51)分、B组(6.41±0.6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0,P=0.952);术后1个月分别为A组(16.82±2.75)分、B组(19.03±3.5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36);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26.71±3.91)分、B组(27.23±5.2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9,P=0.782)。结论A组与B组手术方式比较早期疗效均比较满意,前者较后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点。
石仕元赖震费骏韩贵和胡胜平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疗效比较研究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83例,分为2组:A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4~92岁;按Jens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17例,Ⅳ型4例,Ⅴ型2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B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65~90岁;按Jens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6例,Ⅳ型3例,Ⅴ型2例,采用Gamma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减少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采用Parker-Palmer评分进行评判。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6±2.4)个月。A组手术时间平均(62.46±21.61)min,术中失血量50~260ml,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化验值与术前的差值平均(18.2±6.25)g/L,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Parker-Palmer活动评分平均(7.68±1.09)分;B组手术时间平均(67.42±19.46)min,术中失血量40~280ml,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化验值与术前的差值平均(40.14±8.62)g/L,骨折愈合时间14~22周,Parker-Palmer评分平均为(7.59±1.12)分。两组手术时间(t=-1.78,P>0.05),术中失血量(Z=-0.65,P>0.05),骨折愈合时间(Z=-0.72,P>0.05),Parker-Palmer评分(t=1.83,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小于B组(t=-2.63,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固定相对牢固的优点,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韩贵和魏威顾军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愈合病例对照研究
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结核患者,且获得中期随访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17例患者合并神经损伤,...
赖震石仕元费骏魏威韩贵和胡胜平
关键词:胸腰段结核手术随访研究
文献传递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误治后的脊柱结核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例经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记录术后疼痛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植骨融合情况、ODI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VAS评分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均低于术前(P<0.05)。ESR、CRP术后3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ODI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5)。ASIA分级:1例术前B级恢复至术后D级,2例术前D级恢复至术后E级。术后12个月植骨均达到Ⅰ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经PKP误治后的脊柱结核,可有效控制结核病情,改善疼痛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胡金平费骏韩贵和胡德新胡胜平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甲泼尼龙在腰椎管探查减压手术中预防性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预防性用药对腰椎管狭窄症行椎管探查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后遗症的影响。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140例。单纯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7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地塞米松、呋塞米、甘露醇等消肿方法治疗;行减压+椎弓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MP预防性用药65例(MP组)。随访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术中出现神经根袖损伤4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10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其中18例出现后遗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后遗症发生率为24.0%;MP组术中发生神经根袖损伤3例,神经根不同程度牵拉伤8例,但均无术后疼痛,仅3例术后麻木,未出现应激性溃疡,后遗症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预防性应用MP能明显提高神经根对牵拉碰擦等医源性操作接触的耐受性,可明显减少术后根性疼痛及下肢神经症状的发生率。
顾军魏威沈健韩贵和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甲泼尼龙预防性用药
两种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前侧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入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5年2月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腰骶椎结核患者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7.00±14.60)岁。病变累及节段:L4~S115例,L3~S26例,L3~S15例,骨破坏均以L4-5,L5S1椎间隙为主;14例患者有神经根性症状,4例有马尾压迫症状。根据前路腹部切口不同,改良组26例采用改良倒"L"形前路切口,传统组19例采用传统前外侧切口。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情况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脊髓功能、脊柱矫形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病例获得随访24~45个月,平均(32.00±10.21)个月,植骨融合率达100%,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完全恢复,脊柱矫形Cobb角恢复情况及病灶治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入路对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治疗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该术式较传统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解剖显露清楚、胃肠道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石仕元石林锋胡胜平费骏赖震韩贵和
关键词:腰骶椎结核病灶清除腹膜外途径内固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