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者艺
- 作品数:49 被引量:2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8
- 2010年
- 消化内科实习是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对于加强实习学员基本技能的训练,开拓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员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消化内科实习教学常见的问题,就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和一些实践经验。
- 幺立萍刘飞孙力郭长存刘娜梁树辉韩者艺张宏博吴开春
- 关键词:教学方法消化内科医学教育
- Id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胃黏膜上皮细胞系的转染
- 2004年
- 目的 :扩增Id1基因 ,构建Id1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1 /V5HisA Id1 .方法 :以胃癌细胞SGC790 1cDNA为模板 ,以Id1基因编码区外的两段特异性序列为引物 ,获得Id1基因的全长 .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pUCm T ,经序列测定证实后 ,亚克隆至pcDNA3.1 /V5HisA并经酶切鉴定 .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胃粘膜上皮永生化细胞系GES 1中 .结果 :经RT PCR方法扩增出大小为 6 0 8bp的基因片断 ,序列测定其编码序列及读框正确 .亚克隆经酶切鉴定正确 .经过 8wkG4 1 8筛选后 ,获得稳定表达Id1的细胞亚系 .经Westernblotting证实 ,I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Id1真核表达载体 。
- 韩霜丁杰郭长存韩者艺申慧琴陈瑜扎西措姆乔泰东吴开春樊代明
- 关键词:胃肿瘤ID1
- 中国中西部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危险因素调查
- 陈晶贾桂陈瑜时永全周新民尚磊郭长存崔丽娜朱疆依高正军郭冠亚王璐王静博韩者艺韩英
- 单抗MGb1的噬菌体呈现型ScFv片段的制备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制备胃癌单抗MGb1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可变区片段 (ScFv) ,为获得用于胃癌体内诊疗研究的靶向载体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从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 ,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和VL)cDNA ,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感染后 ,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经亲和筛选和ELISA检测获得呈现MGb1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结果 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 340bp、32 0bp和 75 0bp。经筛选得到 17个呈现MGb1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 ,其中结合抗原能力强的克隆有 4个。结论 获得了单抗MGb1的噬菌体呈现ScFv ,为拓展抗体的应用范围创造了条件。
- 何凤田陈宝军聂勇战韩者艺乔太东樊代明
- 关键词:胃肿瘤噬菌体呈现技术单克隆抗体
- 中国中西部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危险因素调查
- 陈晶贾桂陈瑜时永全周新民尚磊郭长存崔丽娜朱疆依高正军郭冠亚王璐王静博韩者艺韩英
-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人多种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多种胃癌细胞系中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常氧条件下,在永生化的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及多种胃癌细胞系(包括耐药细胞)中均能检测到HIF-1αmRNA的表达,其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对部分细胞系中HIF-1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同样发现常氧时即有HIF-1α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明显不同。结论 常氧时在多种胃癌细胞系及永生化的胃粘膜上皮细胞系中均有HIF-1α的表达;在胃癌细胞系中,HIF-1α的调节可能主要在翻译水平而非转录水平;HIF-1α在常氧时胃癌细胞系的异常表达,提示除缺氧刺激外,非缺氧因素可能也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兰梅时永全魏茂富王淑兰韩者艺潘阳林王晋乔泰东樊代明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基因表达蛋白表达胃肿瘤
- GLOBE score在中国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队列中的验证
- 何晓霞韩者艺
- 高脂血症与肝病被引量:7
- 2011年
- 肝脏是内源性血脂和脂蛋白合成及代谢的主要器官,高脂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一方面可因血脂增高,造成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增加及在肝细胞内堆积,从而引起肝脂肪变;另一方面,肝病患者也可因肝脏脂质代谢障碍发生高脂血症。二者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目前,应重视肝病患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监测和早期预防,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进一步辅助使用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等药物,减少高脂血症及并发症和肝硬化的发生。
- 韩英韩者艺
- 关键词: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
- 胃癌单克隆抗体MG7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的制备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获得胃癌单克隆抗体 (简称单抗 )MG7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抗 IdScFv) ,为研制MG7的抗 IdScFv重组胃癌瘤苗奠定基础。方法 以MG7单抗与匙孔血蓝蛋白(KLH)的交联物免疫Balb/c小鼠 ,取脾分离mRNA。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VH和VL) ,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基因片段。将ScFvDNA与噬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在辅助噬菌体M13KO7的作用下 ,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以单抗MG7对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进行四轮筛选后 ,随机挑取克隆 ,经噬菌体ELISA筛选抗 IdScFv单克隆 ,并对其所属抗 Id类型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 340、32 0和 75 0bp。经富集后 ,在随机筛检的 6 0个克隆中得到 2 4个噬菌体呈现型抗 IdScFv单克隆 ,阳性率为40 %。在 2 4个克隆中 ,有 5个为 β或γ型抗 IdScFv。 结论 用噬菌体抗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单抗MG7的抗 IdScFv ,为开展用抗
- 何凤田聂勇战韩者艺陈宝军乔太东樊代明
- 关键词:噬菌体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单链抗体
- 熊去氧胆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19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根据其初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初始UDCA联合激素治疗组及初始UDCA单药治疗组,根据患者肝炎病理炎症(G)和纤维化(S)程度分为病理早期组(〈G2S2)和病理晚期组(〉G2S2),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段加用激素及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疗效、生物化学应答状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正态分布)或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生物化学应答率比较应用Fisher's精确检验法.结果 初始UDCA联合激素治疗组中位治疗时间为10.4(6.0~23.0)个月,治疗后ALT,AST,球蛋白、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及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初始UDCA单药冶疗8.1(3.0~15.0)个月后,患者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加用激素治疗10.6(6.0~24.0)个月后,ALT、AST、球蛋白,ALP及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与初始UDCA联合激素治疗组的ALT、IgG及ALP生物化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例病理早期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出现ALT、IgG及ALP完全应答,不同病理分期患者ALT生物化学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有治疗前后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可见汇管区及界板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明显减轻,纤维间隔的范围在一定程度有所减小.结论 对于诊断为AIH-PBC重叠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积极早期应用UDCA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对不同病理分期的患者都有疗效,但早期应用可能获得更佳的生物化学应答及组织学改善.
- 朱疆依时永全韩者艺贾桂李增山黄晓峰王建宏王瑞安周新民韩英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