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露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中国全球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感染者中ELISA法与RT-nPCR法检测HCV的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抗-HCV与HCVRNA的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n-PCR法对300例HI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在300份血清标本中,抗-HCV与HCVRNA均为阳性者114份,占38%(114/300);抗-HCV阴性、HCVRNA阳性者41份,占13.67%(41/300);抗-HCV阳性、HCVRNA阴性者32份,占10.67%(32/300);两者均阴性113份,占37.67%(113/3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75.67%,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 ELISA法与RTn-PCR法在HIV感染者中诊断丙型肝炎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在HIV感染者中存在免疫抑制造成血清学结果假阴性率较高,因此,对HIV感染者中抗-HCV阴性者应进行HCVRNA检测,降低漏诊率。
- 徐斌韦金露谢志春
- 关键词:HIV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017—2023年广西南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7—2023年广西南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出生缺陷、促进母婴健康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宁市各助产机构上报的出生缺陷个案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7—2023年南宁市围产儿720715例,出生缺陷儿2188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03.70/万,发生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291.576,P<0.001)。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婴(331.01/万vs 272.35/万;χ^(2)=209.548,P<0.001);城镇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591.01/万vs 176.05/万;χ^(2)=8976.240,P<0.001);产妇年龄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具有显著关联(χ^(2)=203.659,P<0.001)。2017—2023年,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均居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前3位,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20—2022年重型地中海贫血在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前10位中。2017—2023年南宁市重大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发生例数总体呈递减趋势,占所有围产儿出生缺陷的17.13%~39.24%。结论2017—2023年南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生育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及筛查服务的开展有关。建议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完善全市出生缺陷防控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毛良勤彭远军陶婞黄永全梁铭珍谢秉言韦金露韦明晓蒋武何宁宇
- 关键词:围产儿
- 南宁壮族与汉族高发出生缺陷流行病因差异研究
- 2016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不同高发出生缺陷病种间发病率是否具有民族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总结降低出生缺陷病发率的对策,实现南宁地区优生优育。方法通过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南宁1274对出生缺陷的围产儿的父母所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对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采用Excel建立病例数据资料库,然后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结果缺陷组中,壮族574例,汉族666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先天性心脏病、腭裂、唇裂合并腭裂、尿道下裂、腹裂发生率汉族高于壮族;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胎儿水肿综合征、食道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先天性膈疝发生率壮族高于汉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住在污染的环境,孕期接触放射线或有毒化学物质,孕期服药未经医生指导,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者,先天疾患家族史,父亲化学制剂接触史,父亲烟、酒史,孕妇的营养状况,孕期情绪不良等与均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均为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结论南宁壮族与汉族高发出生缺陷流行病因存在差异,具有民族特异性。在我地区预防出生缺陷可从环境、生活不良嗜好、职业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干预,减少危险因素而避免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蒋武覃頔黄永全韦金露言京礼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孕产妇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孕产妇艾滋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HIV阳性孕产妇个案信息表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共检出HIV感染者317例,感染率为0.103%,各年感染率分别为0.100%、0.096%和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2,P=0.456);HIV感染者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86.1%;民族以汉族(156例/49.2%)和壮族(143例/45.1%)为主;职业以无业(106例/33.4%)和农民为主(112例/35.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239例/75.4%);性传播227例,2009—2011年艾滋病性传播率分别为0.061%、0.071%、0.087%,各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X2=4.927,P=0.085);2009~2011年HIV感染孕产妇终止妊娠率分别为4.49%、8.0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9,P=0.004)。2009—2011年实施母婴阻断人数为290人,阻断率为91.48%,年度阻断率分别为93.26%、90.91%、90.70%,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4,P=0.777)。结论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显著,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及措施控制其流行。
- 蒋武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流行病学
- 南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发生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南宁市6个城区12所托幼机构的3 395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从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等5个层面进行忽视状况分析。结果南宁市城区3~6岁儿童忽视发生率为25.01%,总忽视度为40.20;男女儿童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层面及总体忽视率、忽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身体、情感、教育层面及总体忽视率最高(P〈0.05),6岁组则最低(P〈0.05)。3岁组儿童身体层面忽视度最高,6岁组最低(P〈0.05);5岁组儿童情感层面忽视度最高,3岁组最低(P〈0.05);6岁组儿童安全层面忽视度最高,5岁组最低(P〈0.05)。儿童同时受2~4种忽视的比例较高82.69%(702/849),同时受5种忽视较少3.18%(27/849)。结论南宁市城区儿童忽视现状较为严重,不同年龄组的忽视状况有所不同,应引起重视。
- 蒋武张志勇韦金露蒙晓熊传庆刘伟何林
- 关键词:儿童忽视虐待儿童学龄前儿童问卷调查
- 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 目的:通过对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总体研究,掌握本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南宁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收集南宁市200...
- 蒋武黎君君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临床干预疾病预防
- 南宁市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4个城区的儿童共2 584例,以问卷形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现况。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农村留守儿童1 096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9.7%,高于非留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5);留守组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女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5),7~12岁组比2~6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15);留守儿童组前5位意外伤害依次为:跌倒/坠落(45.6%)、割伤/刺伤(29.6%)、烧烫伤(12.9%)、碰撞/挤压(11.5%)、交通事故(10.4%);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家中(37.5%)、学校(32.4%)、道路上(19.2%),多发季节在夏季(35.6%)及冬季(24.2%);留守儿童发生伤害后有12.3%需住院治疗,约半数儿童需请假休息,治疗费用在2 000元以上占5.0%,以自费居多;留守组再发意外伤害率12.9%,高于非留守组再发意外伤害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负担较大,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 蒋武黄华兴韦金露石海丽朱微微张荻华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 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医院为基础,调查孕妇为28周至产后7d住院分娩的活产、死胎、死产和7d内死亡的新生儿。收集2012—2016年南宁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2016年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7/万,高于全国和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位于前10位的出生缺陷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畸形、总唇腭裂、马蹄足内翻、尿道下裂、并指(趾)、地中海贫血、胎儿水肿综合征、小耳畸形;男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86.74/万)明显高于女性围生儿(151.08/万)(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随产妇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35岁以上的产妇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动趋势,201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率最高。应继续推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孕前优生遗传咨询和孕前保健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重点筛查,使重点人群自觉参与出生缺陷防治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 朱茂灵黄永全蒋武韦金露言京礼
- 关键词:围生儿
- 南宁市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不同出生缺陷病种间发病率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利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然后利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主要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出生缺陷的性别差异,并对不同性别间各种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监测围产儿725 502例,出生缺陷11 53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90‰;出生缺陷发生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有波动。南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儿中,男性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以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先天唇腭裂、尿道下裂、肛门闭锁或狭窄、多并指(趾)及肢体短缩多发;女性以马蹄内翻足、胎儿水肿综合征及重度地中海贫血三种出生缺陷为多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性染色体在出生缺陷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作用,应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研究。
- 蒋武黄永全覃頔言京礼韦金露
- 关键词:围产儿性别
- 南宁市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南宁市婚检机构婚前医学检查的存档资料中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婚检妇女资料及婚检妇女HIV阳性个案信息,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阳性率分别是0.033%、0.102%、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5.247,P=0.073);105例HIV感染者中,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93.33%;民族以壮族(55/105,52.38%)和汉族(46/105,43.81%)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62/105,59.05%);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81例(77.14%);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3/105,79.05%)。结论2009~2011年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婚前医学检查是早发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HIV感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 蒋武黎君君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 关键词:HIV婚前医学检查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