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例胃袖状切除术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维生素B_(1)、B_(12)治疗实践 被引量:2 2023年 1例患者减重术后2月余,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会诊考虑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_(1)、B_(12)治疗5日未改善,仍靠轮椅活动,药师建议增大用药剂量,获医师采纳。治疗25日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出院时可辅助独立行走。患者1年后可完全独立行走,正常活动。 雷婷 王媛媛 程云生 余亮 王媛媛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 用药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营养支持及药学监护一例 2022年 报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策略。临床药师结合文献、指南,分别从营养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方案制定、胃肠道不耐受的评估与原因分析、优化营养素补充方案等方面入手参与临床工作,建议以肠外形式补充维生素B1治疗韦尼克脑病,同时采取减少喂养量、降低喂养速度、胃液回输等措施改善肠内喂养不耐受症状,并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最终实现全肠内喂养。提示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需及时启动维生素B1治疗,同时针对患者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确保营养支持过程顺利。 雷婷 王媛媛 朱熙 汪泳 程云生 于刚 贾犇黎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韦尼克脑病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微生态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5年4月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包括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等,纳入微生态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结局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缩短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ICU住院日[MD=-4.73,95%CI=(-6.45,-3.00),P<0.000 01],降低病死率[RR=0.44,95%CI=(0.30,0.66),P<0.000 1],降低总感染率[RR=0.52,95%CI=(0.39,0.68),P<0.000 1]。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结局。 雷婷 汪泳 于刚 刘丽萍 王媛媛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肠内营养 神经内科95例患者鼻饲给药的合理性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鼻饲给药的情况,提出应对策略,促进鼻饲给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神经内科2016年1—12月经鼻饲给药的95例患者病历,对药物使用具体情况及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5例患者采用了鼻饲给药方法,涉及66个药物品种,应用频次达3 327次。剂型包括普通片、颗粒剂、胶囊、缓控释片、肠溶片等。药物种类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营养药物(49.7%)、心血管系统药物(16.2%)、神经系统药物(15.3%)为主。采用鼻饲法给药不适宜例次共460例次。结论:某院临床鼻饲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需要进一步改进。药师可以更多地在临床用药前实施事前干预,以延续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媛媛 鲁超 雷婷 操艺关键词:神经内科 鼻饲管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估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替加环素提供参考。方法:以替加环素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规范和文献,并通过与临床专家讨论协商,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和行政监管4个方面建立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估(DUE)标准;同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替加环素的住院患者病历应用该DUE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使用替加环素的住院患者病历71份。经评估我院替加环素使用总体基本符合该DUE标准的要求,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包括微生物送检率为81.7%(目标值为90%),给药疗程符合标准率为76.1%(目标值为90%),病历中有会诊记录的患者比例为81.7%(目标值为100%),处方权限符合标准率为85.9%(目标值为100%)。结论:所建立的替加环素DUE标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医师和临床药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王媛媛 鲁超 赵大海 雷婷关键词:替加环素 药物利用评估 合理用药 基于数据挖掘的某三甲医院1~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用药规律探索 2025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某三甲医院皮肤科1~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药物使用现状及关联性,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探索治疗方案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管理平台检索2024年于皮肤科就诊的1~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门诊病历,记录处方信息,建立关联Apriori算法模型,对药物使用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17张门诊处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处方共计428张(32.50%)。不同种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规则“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氯雷他定糖浆”在2种药物联用中记录最高(支持度35.53%,置信度46.03%);规则“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氯雷他定糖浆→尿素维E乳膏”在3种药物联用中记录最高(支持度16.35%,置信度43.89%)。不同类别药物关联分析显示,规则“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抗组胺)”在2类药物联用中记录最高(支持度74.47%,置信度67.62%);规则“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过敏药(抗组胺)”在3类药物联用中记录最高(支持度23.41%,置信度66.33%)。结论:通过高频药物使用关联分析,总结了我院1~14岁患儿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时常用药物及药物联用治疗方案,符合其疾病治疗特点,与临床诊疗指南推荐基本相符,可为医药专业人员诊疗提供不同方向与路径参考。尚需加强部分药品超说明书药物使用管理,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雷婷 程云生 殷方雄 王媛媛关键词:数据挖掘 APRIORI算法 特应性皮炎 用药规律 对1例肠梗阻伴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营养支持的药学服务 2014年 1例37岁青年男性患者,因肠梗阻入院,术后第三天患者伴发十二指肠穿孔,积极为患者行内镜下鼻肠管置入术,并通过鼻肠管鼻饲糖水逐步开展肠内营养支持,于置管第5日顺利过渡至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病情稳定于术后第13日顺利出院。 雷婷 万圣云 刘丽萍 汪泳 于刚关键词:临床药师 营养支持 药学服务 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差错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减少口服摆药的差错率,提高住院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方法对住院药房2011年7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长期口服用药医嘱单的摆药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68 920条医嘱,发生4 563件差错,差错率为1.24%。按差错内容分类统计,数量差错占首位,有1 620件,约占35.51%;其次为剂量差错,有1132件,约占24.8%;第三位为厂家差错,有695件,约占15.23%。按差错科室分类统计,心血管内科差错占首位,有1 434件,约占31.43%,其次为肾脏内科,有1 064件,约占23.31%。第三位为内分泌科,有618件,约占13.54%。按差错药品名称分类统计,药品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差错占首位,有852件,约占18.67%,其次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有567件,约占12.42%,第三位为阿卡波糖,有323件,约占7.07%。结论住院药房通过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固定摆药人员、合理排班、利用计算机管理,有效降低了口服摆药差错率,保障了住院患者用药安全。 雷婷 刘丽萍关键词:口服摆药 用药差错 儿科人血白蛋白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为儿科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提供参考。方法:以人血白蛋白说明书为基础,参考儿科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拟订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初稿并列成专家咨询调查表,通过两轮的专家讨论形成定稿。应用该标准回顾性地对我院儿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儿病历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适应证、禁忌证、治疗过程监测、药物应用情况、疗效、不良反应6个二级指标。纳入本次评价的住院患儿病历共269份,其中新生儿占比最高(56.88%)。符合适应证229例,占85.13%;用药前检测血清白蛋白浓度有251例,占93.31%;用药后相关指标达标,症状改善明显的有226例,占84.01%。结论:我院所建立的儿科人血白蛋白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王媛媛 洪钰 张磊 殷方雄 雷婷 朱熙关键词:儿童 人血白蛋白 药物利用评价 合理用药 9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回顾性研析 被引量:10 2017年 探讨我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现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1日~12月31日出院的98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病历资料,按出生体质量不同分为2000~2500 g、1500~2000 g、<1500 g 3组,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分别为(6.0±2.6)d、(11.4±6.9)d、(22.2±10.7)d;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胃肠道内喂养的时间分别为(22.9±13.5)h、(28.4±18.8)h、(42.5±22.3)h;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处方配比尚存以下问题:非蛋白热氮比、糖脂比过高或过低,二价离子浓度超标等。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及开始胃肠道内喂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肠外营养配比的合理性尚需规范。 雷婷 杨琍琦 汪泳 王媛媛关键词: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