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AF中继的物理层网络编码信道容量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将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和无线协作中继技术相结合,研究不同中继传输方案下三节点双向中继系统的信道容量,并通过仿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双向中继系统的信道容量。同时,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系统的信道容量还会受到系统信噪比和中继位置的影响。
- 陈郡方勇
- 关键词:物理层网络编码信道容量信噪比
- 一种基于代理网络架构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管理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代理网络架构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管理机,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对局域网内主机的更加方便、快捷、细化的访问控制管理。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机自动识别代理设备类型,并基于SSH协议建立与代理设备的安...
- 方勇霍迎秋陈郡
- 文献传递
-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技术研究
- 网络编码因其可从达到最大流-最小割的理论容量上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协作通信是一种能利用虚拟天线技术获得分集增益的技术,已经被研究证明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物理层网络编码作为网络编码的一个分支,其本身包含了协作思想...
- 陈郡
- 关键词:物理层网络编码信道容量功率分配
- 文献传递
- 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了提高鱼塘养殖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水产饲养的数量和质量,研制了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结合溶氧量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实现对鱼塘水体的溶氧量、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检测,根据环境因子的变化自动控制水下增氧机和温度越界警报的启停。系统充分考虑基于鱼塘的水产养殖的实际,采用灵活的设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设置采集点的个数,减少成本投入,实现最大收益。
- 陈郡王涛
- 关键词:溶氧量自动监控AT89C51单片机
-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分析了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意义,并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为理论依据,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的构建和教学实施流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成效。
- 陈郡李梅孙健敏
- 关键词:网络学习教学设计
- 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提高鱼塘养殖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水产饲养的数量和质量,研制了鱼塘溶氧量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溶氧量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实现对鱼塘水体的溶氧量、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检测,根据环境因子的变化自动控制水下增氧机和温度越界警报的启停。系统充分考虑基于鱼塘的水产养殖的实际,采用灵活的设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设置采集点的个数,减少成本投入,实现最大收益。
- 陈郡王涛
- 关键词:溶氧量自动监控AT89C51单片机
- 一种基于代理网络架构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管理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代理网络架构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管理机,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实现对局域网内主机的更加方便、快捷、细化的访问控制管理。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管理机自动识别代理设备类型,并基于SSH协议建立与代理设备的安...
- 方勇霍迎秋陈郡
-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被引量:9
- 2018年
-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教育"给高等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以及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与探索。
- 陈郡杨沛
-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
-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的思政新路径:数字化教育引领下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检验
- 2025年
-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六维一体”的内容体系和“三覆盖、五贯穿、两协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富有农林特色的思政案例和混合式思政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利用学习平台,实现了思政育人的全过程覆盖,通过显性与隐性思政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建立了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教育对“大学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素养。该研究不仅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农林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陈郡孙春晓宋荣杰李茵
-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农林院校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