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胜昔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前牙
  • 3篇矫治
  • 2篇正畸
  • 2篇矫治器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失
  • 1篇牙外伤
  • 1篇牙龈
  • 1篇牙龈炎
  • 1篇夜磨牙
  • 1篇夜磨牙症
  • 1篇正畸治疗
  • 1篇直丝弓
  • 1篇直丝弓托槽
  • 1篇替牙期
  • 1篇托槽
  • 1篇托槽脱落
  • 1篇农村

机构

  • 7篇银川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陈胜昔
  • 1篇吴德章
  • 1篇田蓓文
  • 1篇李卫东
  • 1篇王香
  • 1篇张佐
  • 1篇张大勇
  • 1篇徐建香
  • 1篇王铁荣
  • 1篇吴敏
  • 1篇候宁菊
  • 1篇姚建军
  • 1篇郑敏丽
  • 1篇苏颖
  • 1篇何润凯
  • 1篇马瑞莲
  • 1篇王丽萍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方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外伤脱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外伤脱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恒前牙外伤患者(49颗外伤牙)采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其中失访2例(3颗),其余46颗外伤牙中治愈21颗,好转24颗,失败1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外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胜昔吴颜谢亚丽
关键词:方丝弓矫治器恒前牙外伤脱位
农村老年人牙列缺失60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上下颌牙列缺失存在差异性的病因学依据。方法 收集 6 0例农村老年人口腔修复患者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6 0例患者中 ,上牙列缺失而下牙列完整的病例占 36 .6 7% ,而下牙列缺失上牙列完整的病例为 0。结论 上下颌牙列缺失存在明显差异性 ,其最本质的病因学依据为上颌牙槽骨唇颊侧皮层骨薄 ,以疏松的松质骨为主 ,下颌牙槽骨皮层骨厚而致密 ,以密质骨为主。
陈胜昔罗春霞
关键词:牙列缺失老年人牙槽骨
应用弹性材料制作下颌前移器治疗OSAS研究
张佐苏颖马瑞莲王铁荣徐建香王丽萍陈胜昔候宁菊张大勇何润凯李卫东郑敏丽吴德章王香姚建军
该研究选择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夜磨牙症及口腔正畸用牙正位器所用的弹性材料为该研究所用材料,并将弹性材料制成下颌前移器,治疗了52例OSAS患者,治疗半年后,经X线头影测量及PSG监测,找到了下颌最佳前移量的具体参数,此参...
关键词:
关键词:OSAS夜磨牙症
配带固定矫治器正畸病人龈炎的病因及预防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询问病人口腔卫生习惯 ,分区统计龈炎部位并将口内装置刺激因素进行分类。结果  6 0例患者中 ,下前牙区龈炎最多见 ,口内装置刺激牙龈者 ,占到4 1.6 % ,刺激来源有四类。结论 固定正畸病人龈炎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和口内矫治装置对牙龈的刺激。
陈胜昔陆彬
关键词:牙龈炎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方法。方法对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经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前牙反合全部解除,其中19例治愈,1例好转。SNB角治疗前平均(82.6±1.9)°,治疗后为(78.9±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牵引,能有效解除前牙反合,改善面型,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抑制下颌前伸,是替牙期前牙反合矫治中一种方便、有效的矫治技术。
陈胜昔吴敏
关键词:替牙期前牙反合矫治
儿童前牙骨阻生28例临床观察
2006年
陈胜昔
关键词:儿童前牙
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不拔牙牙列拥挤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2组。自锁托槽组15例采用Quick(德国非凡)自锁托槽矫治器,传统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2组托槽的首次脱落情况。结果自锁托槽组托槽首次脱落率为8.00%,传统组托槽首次脱落率为8.16%,2组托槽的首次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首次脱落率相当。
陈胜昔田蓓文
关键词:自锁托槽托槽脱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