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泽群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水性
  • 3篇水性聚氨酯
  • 3篇聚氨酯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常数
  • 1篇异氰酸
  • 1篇异氰酸酯
  • 1篇预聚
  • 1篇预聚体
  • 1篇酸酯
  • 1篇氰酸
  • 1篇氰酸酯
  • 1篇脲基
  • 1篇耐黄变
  • 1篇耐黄变性
  • 1篇聚醚
  • 1篇抗氧剂
  • 1篇可再生
  • 1篇可再生资源
  • 1篇黄变

机构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万华化学集团...

作者

  • 4篇闫泽群
  • 2篇付志峰
  • 1篇董菁
  • 1篇田云
  • 1篇龙媛媛

传媒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聚氨酯工业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脲基含量和抗氧剂对HMDI型WPU耐黄变性的影响
2014年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或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CMA654)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并制膜进行耐黄变性测试。探讨了聚氨酯分子链中脲基含量、抗氧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WPU胶膜耐黄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脲基含量可以提高胶膜的耐黄变性;添加质量分数0.9%的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或0.3%的抗氧剂1010可有效提高胶膜的耐黄变性;受阻酚与亚磷酸酯复配型抗氧剂相对于传统抗氧剂1010对胶膜的耐黄变性提高更为明显,且添加量少于单独使用抗氧剂1010。
田云闫泽群龙媛媛董菁孙淑常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耐黄变性
水性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研究
本文以合成水性聚氨酯为主线,分别探讨了过程中预聚反应动力学、预聚反应粘度影响因素及涂膜力学性能。 预聚反应动力学部分分别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酯多元醇为原料。采用Reac...
闫泽群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预聚体
文献传递
MDI与PPG预聚反应动力学被引量:4
2009年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是合成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型预聚体的重要反应。文中采用ReactTM4000在线红外分析系统,以聚丙二醇(PPG)主链中亚甲基伸缩振动峰作为内标,监测不同异构体组成的MDI单体与PPG聚醚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官能团的红外吸收峰变化,系统研究了MDI与PPG的预聚反应动力学过程,得到MDI中4位异氰酸酯与2位异氰酸酯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2.833×104exp(-47862/RT)(L/mol.min),k=6.725×109exp(-88078/RT)(L/mol.min)。
闫泽群王洪武黄岐善付志峰华卫琦
关键词: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醚动力学常数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8年
综述了近几年水性聚氨酯高性能化研究进展,从多元醇分子设计、硅氧烷改性、纳米复合、可再生资源利用、交联固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电子包装材料利用磺化多元醇提高涂膜断裂伸长率并降低表面电阻为1.0×1010Ω/cm2,粘合剂应用引入聚二丁烯多元醇提高涂膜耐水性和粘接强度;织物整理引入氟化聚醚多元醇提升棉织物耐水性,表面接触角达到147°;采用特殊二元醇合成新型聚酯多醇改进涂膜耐水性的同时获得高模量和拉伸强度;含羧基聚己内酯二醇可降低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到20nm以下;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涂膜吸水率和表面能,使成膜接触角迅速增加;将碳纳米管、蒙脱土、绿坡缕石和多面体倍半硅氧烷等经有机化改性进行纳米原位复合,提升材料力学性能;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物理共混提升力学性能同时达到可降解目的;成膜过程引入环氧改性和交联改性,提高涂膜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
闫泽群黄岐善喻建明付志峰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硅氧烷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