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玲

作品数:84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细胞
  • 37篇白血
  • 37篇白血病
  • 26篇急性
  • 21篇骨髓
  • 17篇免疫
  • 14篇淋巴
  • 14篇基因
  • 13篇髓系
  • 13篇T细胞
  • 12篇急性髓系
  • 11篇慢性
  • 10篇增殖
  • 10篇髓系白血病
  • 10篇淋巴细胞
  • 10篇急性髓系白血...
  • 9篇突变
  • 8篇肿瘤
  • 7篇性疾病
  • 7篇化疗

机构

  • 69篇河北医科大学...
  • 18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沧州市中心医...
  • 3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北京市道培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84篇郭晓玲
  • 25篇任金海
  • 23篇董作仁
  • 21篇郭晓楠
  • 21篇潘崚
  • 18篇蔡圣鑫
  • 16篇王福旭
  • 13篇张学军
  • 11篇林凤茹
  • 10篇朱平
  • 9篇姚尔固
  • 9篇牛志云
  • 9篇张静楠
  • 9篇朱霞
  • 8篇朱平
  • 8篇温树鹏
  • 8篇王艳
  • 8篇邢丽娜
  • 7篇杨琳
  • 7篇杜行严

传媒

  • 8篇临床荟萃
  • 7篇临床血液学杂...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河北省免疫学...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河北省医学会...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第四届全国血...
  • 2篇第11次中国...
  • 2篇第11次中国...
  • 2篇第10届全国...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HV基因亚家族通用抗原九肽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
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g)的可变区也被称为独特型(idiotype),可以做为细胞毒T细胞(CTL) 介导的免疫反应的靶位。B淋巴细胞肿瘤以此为靶位可以做免疫治疗。一些研究发现CTL细胞识别Ig的T细胞表位主要位于框架...
郭晓玲朱平
关键词:肿瘤特异性亚家族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前后生物学标志的变化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复发前后生物学标志的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利于减少疾病的复发以及提高复发后的再缓解率.方法:(1)标本选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07年3月至201 1年12月间...
范颖任金海郭晓玲温树鹏郭晓楠张静楠邢丽娜蔡圣鑫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疾病复发生物学标志血清指标
JAK2V617F点突变与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JAK2V617F点突变与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BCR-ABL阴性MPD患者为研究组,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9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1例;同时选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急性白血病(AL)10例、健康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结合基因测序检测各组患者JAK2V617F的突变情况,分析JAK2V617F点突变与BCR-ABL阴性的MP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2例BCR-ABL阴性的MPD患者中,4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其中PV 23例(88.5%,23/26),ET 15例(57.7%,15/26),IMF 5例(55.6%,5/9),CNL 1例;对照组均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的MPD患者和突变阴性的MPD相比较,两组在发病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象方面,两组PV患者的白细胞[(18.2±8.0)×109/Lvs(7.6±1.4)×109/L,P=0.035]、血小板计数[(479±141)×109/L vs(277±102)×109/L,P=0.025]及两组ET患者的血红蛋白[(146±16)g/L vs(122±17)g/L,P=0.001]、白细胞计数[(14.6±5.1)×109/L vs(10.9±3.4)×109/L,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JAK2V617F突变阴性的ET相比,突变阳性的ET患者出血、血栓、转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P=0.034)。结论应用AS-PCR法筛选JAK2V617F突变准确率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与JAK2V617F突变阴性的ET患者相比较,突变阳性的ET患者的临床过程更具有侵袭性。
王冬梅郭慧梅王菊美孙国峰郭晓玲潘崚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点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2015年髓系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主要介绍2015年髓系肿瘤的研究进展。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新的分型建议、精准诊断和预后分层以及治疗进展;原发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的预后分类系统以及治疗策略。
任金海郭晓楠郭晓玲蔡圣鑫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分子靶向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生存素、多药耐药基因与肺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生存素 (Survivin ,S)、多药耐药基因 (mdr 1)与肺耐药蛋白 (LRP)表达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法检测 4 6例初治AML患者的S、mdr 1和LRPmRNA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4 6例AML患者细胞SmRNA阳性率为 6 9.6 % ,mdr 1mRNA阳性率为 5 2 .2 % ,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 (2 7.8% ,11.1% ,P <0 .0 1) ,而表达LRP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 36 .9%和16 .7% (P >0 .0 5 )。S阳性者CR(6 2 .5 % )明显低于阴性者 (92 .9% ,P <0 .0 5 )。mdr 1阳性者CR(45 .8% )明显低于阴性者 (10 0 % ,P <0 .0 1)。LRP阳性者CR(41.2 % )明显低于阴性者 (89.7% ,P <0 .0 1)。S和mdr 1双阳性者CR(45 .5 % )明显低于双阴性者 (10 0 % ,P <0 .0 1)。S和LRP双阳性者CR(35 .7% )明显低于双阴性者(10 0 % ,P <0 .0 1)。结论 :S、mdr 1和LRP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S和mdr
林凤茹王颖王荣琦杜行严郭晓楠任金海郭晓玲姚丽姚尔固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生存素多药耐药基因聚合酶链反应肺耐药蛋白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T细胞克隆的T细胞受体特征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BV)互补决定区3 (CDR3)基因表达谱型的变化,寻找与发病有关的T淋巴细胞克隆。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25例ITP患者...
朱霞朱平郭晓玲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DRRBV细胞克隆细胞受体
文献传递
CMPN基因突变及其机制与生物学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JAK2基因突变阳性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psms,CMPN)患者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和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联合RT-PCR法从50例CMPN患者中筛选出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计算突变率,并对突变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rnia vera,PV)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患者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 myelofibrosis,IMF)患者骨髓中G-CSFR、EPOR和TPOR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V患者、ET患者和IMF患者骨髓中PI-3K、P-AKT和AKT总蛋白的表达。结果:PV、ET和IMF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75.0%(15/20)、46.7%(7/15)和26.7%(4/1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V、ET和IMF患者骨髓中G-CSF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263.16%、276.32%和247.37%,EPOR 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了213.95%、220.93%和218.61%,TPOR 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72.55%、176.47%和182.35%。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115.79%、92.11%和100.00%,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226.09%、243.48%和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AKT蛋白水平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V617F点突变存在于大多数CMPN中,此突变可能通过介导EPOR、TPOR和G-CSFR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参与CMPD的发病机制。
牛志云郭晓玲张敬宇杨琳罗建民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突变JAK2PI-3KAKT
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并比较成人及儿童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1.对115例初治ALL患者,其中成人62例,儿童53例,利用以CD45/SSC设门的四色流式细胞术(FC...
祁旬任金海郭晓玲温树鹏郭晓楠张静楠邢丽娜蔡圣鑫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一例疗效分析及文献复习
硼替佐米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抗肿瘤作用。目前,硼替佐米用于首次复发的MM疗效显著,有关硼替佐米治疗多种类型的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已显...
黄月华王艳郭晓玲崔桂荣魏雅蔡圣鑫潘峻董作仁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PTEN-FAK信号传导通路在白血病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PTEN-FAK信号传导通路在白血病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K562细胞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白血病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TEN mRNA、FAK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水平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K562细胞及原代白血病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Ad-PTEN-GFP以感染复数为200转染K562细胞后,与Ad-GFP组相比,最大生长抑制率为35.2%;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转染Ad-GFP组漏入下室内荧光细胞数量为转染Ad-PTEN-GFP组漏入下室细胞数量的9.1倍;转染PTEN基因后原代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亦减弱。转染PTEN基因后K562细胞FAK、p-FAK蛋白表达下调为Ad-GFP组的0.72与0.16倍。结论PTEN可能通过下调FAK及P-FAK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成志勇郭晓玲李世辉王素云杨晓阳薛芳温树鹏潘崚
关键词:PTEN信号传导K562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