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春绒

作品数:80 被引量:520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幼苗
  • 12篇超重力
  • 11篇枯萎病
  • 10篇生物化学
  • 10篇枯萎
  • 10篇教学
  • 10篇超重力处理
  • 9篇小麦
  • 8篇生理生化
  • 8篇胁迫
  • 8篇枯萎病菌
  • 8篇活性
  • 8篇病菌
  • 8篇大豆
  • 7篇稀土
  • 6篇西瓜
  • 6篇小麦幼苗
  • 6篇黄瓜
  • 5篇油松
  • 5篇同工酶

机构

  • 79篇山西农业大学
  • 7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防化研究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79篇郭春绒
  • 17篇王金胜
  • 15篇赵晋忠
  • 13篇岳爱琴
  • 12篇杨致芬
  • 12篇杜维俊
  • 10篇潘登魁
  • 8篇郭小建
  • 7篇杨致荣
  • 7篇王建明
  • 6篇赵巧玲
  • 5篇张作刚
  • 5篇张永坡
  • 5篇王卫东
  • 4篇王如福
  • 4篇范志宏
  • 4篇丁起盛
  • 4篇张述义
  • 4篇李鹏
  • 3篇杨美红

传媒

  • 13篇山西农业大学...
  • 7篇山西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3篇北方园艺
  • 3篇稀土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Agricu...
  • 2篇中国稀土学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2
  • 3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酰化葡萄糖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乙酰化葡萄糖(Ac-G)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129为材料,设置7个处理:W(蒸馏水)、CK(碱胁迫液)、T1(碱胁迫液+1 mmol/L Ac-G)、T2(碱胁迫液+2 mmol/L Ac-G)、T3(碱胁迫液+3 mmol/L Ac-G)、T4(碱胁迫液+4 mmol/L Ac-G)、T5(碱胁迫液+5 mmol/L Ac-G),测定了小麦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缓解胁迫的最适剂量为4 mmol/L乙酰化葡萄糖,碱胁迫液的p H值可降至7.44;随着乙酰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冠比、幼苗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T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着乙酰化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强;在T4处理下,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达最小值。结果可为今后盐碱地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高培芳崔文明王世飞张永坡贾俊仙岳爱琴杜维俊郭春绒赵晋忠
关键词:碱胁迫小麦生理生态指标
小麦抗盐碱的生物化学机理研究
王金胜郭春绒张述义聂向庭程玉香张金桐韩渊怀冀满祥冀华
研究了呼吸代谢中小麦各部分的还原糖、淀粉酶、呼吸酶类、ATP等的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结果表明NaCl可通过抑制呼吸代谢而影响小麦幼苗正常生长;稀土处理种子可以提高在盐胁迫下的呼吸代谢,增强小麦抗盐能力;研究了稀土元素-柿在...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盐碱
铈对小麦幼苗叶绿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0年
在Ce存在下 ,研究盐胁迫下和人工·O- 2 源处理不同条件下小麦叶绿体的希尔反应速率和MDA含量可知 :·O- 2 可破坏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Ce可通过清除·O- 2 而保护叶绿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Ce浓度越大 ,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越强。
郭春绒史瑞雪王金胜程玉香
关键词:叶绿体小麦
混合硝酸稀土对小麦幼苗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混合硝酸稀土对小麦幼苗琥珀酸脱氨酶活性的影响为:当硝酸稀土浓度小于0.05μg/l时,稀土离子对酶活性无影响,当硝酸稀土浓度大于0.05μg/l后其浓度越大对酶活性抑制作用越强.在线粒体内膜外侧,存在一些位点,稀土离子通过与这些位点结合而间接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EDTA去抑制能力要大于柠檬酸,据我们试验的结果,我们推测,稀土对酶活性的抑制是多位点作用,稀土与这些位点的结合力强弱不一。
王金胜郭春绒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硝酸稀土小麦
LaCl_3、PrCl_3对油松幼苗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及其酶谱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LaCl_3、PrCl_3浸种后使油松幼苗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其中LaCl_3比PrCl_3处理效果明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适当浓度的LaCl_3和PrCl_3均能诱导油松幼苗产生新的SOD同工酶,并且使某些同工酶酶带加强。LaCl_3诱导产生阳极和阴极SOD同工酶,PrCl_3诱导产生阳极SOD同工酶。
郭春绒潘登魁
关键词:油松LACL3活性超氧物歧化酶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球蛋白亚基积累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早熟大豆品种晋大75和晚熟大豆品种晋大53在开花后不同时期球蛋白亚基积累的变化以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的积累规律不同,在合成积累的时间顺序上存在差异,早熟、晚熟品种水溶蛋白和盐溶蛋白的低分子量蛋白亚基(B、C、D区)在开花后15 d开始逐渐合成,早熟品种的高分子量球蛋白亚基(A′、A区)在开花后15 d开始合成,比晚熟品种提前20~25 d.晋大75水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50~65 d,而盐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30~35 d和50~65 d;晋大53水溶蛋白的剧增期为开花后25~30 d和70~75 d,盐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30~35 d和50~65 d.
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吴慎杰郭春绒李贵全丁起盛
关键词:大豆球蛋白亚基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D101大孔树脂技术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出最佳纯化条件,并对纯化得到的染料木苷和大豆苷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试验得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60℃,最高得率达9.18%;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柱静态吸附时间5 h,洗脱时间30 min,8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l ml/min,并分离纯化得到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染料木苷、大豆苷和大豆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结论]研究对大豆保健食品开发和天然药物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岳爱琴史少静徐海军郭春绒杜维俊赵晋忠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纯化抗氧化性
一种全乙酰基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乙酰基葡萄糖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1份醋酐溶液中加入醋酐重量0.35~0.4倍的葡萄糖,室温搅拌至全溶,滴加醋酐重量0.0001~0.00015倍的高氯酸,室温反应30 min~1 h,然后加入醋酐...
岳爱琴王世飞刁秀楠斛如嫒张永坡高春艳张建刚杜维俊郭春绒赵晋忠
黑豆种皮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被引量:11
2017年
以不同品种黑豆种皮为材料,采用pH示差法测定武乡小黑豆发芽过程中和不同黑豆材料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武乡小黑豆在发芽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温度下发芽的武乡小黑豆种皮中花色苷含量大小顺序为20℃>18℃>30℃>25℃;不同黑豆材料种皮中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SNWS47种皮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12.31 mg/g,而平南种皮中花色苷含量较低,仅有2.70 mg/g;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不同黑豆品种中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青黑豆种皮中花色苷抗氧化活性最高,IC_(50)为0.011 mg/L;武乡小黑豆IC_(50)最大,为4.391 mg/L,说明其抗氧化活性最低。
赵巧玲陈晓梅赵晋忠郭春绒杜维俊岳爱琴
关键词:花色苷抗氧化活性
万寿菊杀菌素Ⅰ抗菌性及其对西瓜枯萎病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西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自1894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几乎发生于世界各个西瓜产区,严重威胁着西瓜的安全生产,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由于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造成轮作困难,致使枯萎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研究表明,万寿菊根的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诱导西瓜保护酶活性提高而减轻西瓜枯萎病菌对西瓜幼苗的毒害作用,
范志宏郭春绒王金胜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菌万寿菊抗菌性杀菌素土传病害保护酶活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