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铭 作品数:29 被引量:12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5年 抗肿瘤药物(anti-tumor drugs)尤其是化疗药物因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优势成为目前最为广泛的治疗癌症的方法,然而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心脏毒性(cardiotoxicity)作用极大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随着活性成分提取、纳米材料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策略被开发用于减轻抗肿瘤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本文从抗肿瘤药物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入手,对目前缓解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安全的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张雨心 郑铭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心脏保护 纳米材料 联合用药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不同亚型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已知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的两种亚型β-和β-AR均存于血管中,共同参与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多种生理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β-和β-AR对于VSMC迁移的亚型特异性效应,并探讨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 马晶 郑铭 王士雯 肖瑞平关键词:Β-肾上腺素能受体 平滑肌细胞 信号转导机制 文献传递 HCY2基因参与调节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 目的:已知一氧化氮可以导致平滑肌细胞凋亡,本研究探讨了HCY2基因是否参与了一氧化氮所致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供体SNAP(0,0.01,0.05,0.2 mmol/L)作用于平... 李黔 陈光慧 汤健 郑铭 肖瑞平关键词:大鼠平滑肌细胞 基因表达 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RIP3新功能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的反馈性抑制调节因子 背景:细胞在受到生长因子的刺激后进行增殖。正常情况下,细胞的这种增殖是受到严格调控的。如果这种调控机制失常,细胞就会增殖过度或凋亡不足,从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疾病。受体相关蛋白3 兰晓梅 李黔 曹春梅 郑铭 金莉 陈光慧 肖瑞平关键词:信号通路 PI3K-AKT 文献传递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21年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多种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其在大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对肿瘤化疗具有增敏效应。近年发现,除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外,PDCD5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PDCD5蛋白结构简单,无二硫键,其重组蛋白药物开发较便利,具较高的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近20年来PDCD5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可能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 杨丰赫 叶菁菁 郑铭关键词:PDCD5 凋亡 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 增殖抑制基因rHSG通过PI3K/Akt及线粒体途径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已知新基因rHSG可以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防止球囊拉伤后血管的再狭窄。本研究对rHSG基因在调节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用腺病毒载体携带... 沈涛 郑铭 陈光慧 汤健 肖瑞平关键词:心肌细胞凋亡 PI3K/AKT 增殖抑制基因 线粒体途径 文献传递 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与心力衰竭(英文) 2002年 儿茶酚胺激动 β肾上腺素受体在调节心血管功能活动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显示 ,心肌β1和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后 ,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对心脏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众所周知 ,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增高及其对 β肾上腺素受体的长期慢性激动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并可进而导致心衰。无疑 ,深入了解心肌 肖瑞平 郑铭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代谢 心肌代谢 氨基-羧基端互换的黄色荧光蛋白的新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羧基端互换的黄色荧光蛋白的新用途。本发明的氨基-羧基端互换的黄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活性氧荧光蛋白指示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监测超氧阴离子变化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活性氧荧光蛋白指示剂可在细胞中... 程和平 王显花 陈敏 郑铭 方华强 张宛睿 王艳茹文献传递 失血性休克致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20年 失血性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造成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和炎症反应等,能够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肺通常是失血性休克中最易受损和最先出现症状的靶器官,且急性肺损伤(ALI)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的病死率约为40%。失血性休克引起ALI/ARDS,涉及血流灌注不足、内皮细胞等细胞损伤、炎症细胞募集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等一系列不完全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笔者从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损伤、炎症细胞募集和肺部炎症反应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有关失血性休克致ALI/ARDS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志伟 郑铭 王天兵关键词:休克 出血性 炎症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性心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心脏损伤作为创伤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其损伤类型多、临床表现复杂。直接严重的心脏创伤致死率极高,有95%的患者发生院前死亡。而随着创伤救治的进步及院前死亡率降低,创伤后继发性心脏损伤也愈发常见,如失血性休克、烧伤或多发伤后均可导致继发性心脏损伤;心脏损伤也是多发伤预后不良及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因素。创伤性心脏损伤的机制涉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释放、炎症反应、补体激活、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等一系列不尽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本文旨在概述创伤性心脏损伤,尤其是原发性心脏损伤和继发性心脏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叶菁菁 郑铭 王天兵关键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