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永强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制剂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荞麦黄酮复方...
  • 3篇黄酮
  • 3篇复方制剂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患
  • 2篇亚临床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甲状腺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敏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机构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郑永强
  • 5篇薛玲
  • 5篇李晓军
  • 3篇王建行
  • 3篇陈冬
  • 3篇石峻
  • 2篇姜妍
  • 2篇韩淑英
  • 1篇殷华
  • 1篇王洋
  • 1篇魏剑芬
  • 1篇侯斌
  • 1篇别明江
  • 1篇刘海涛
  • 1篇王沂
  • 1篇赵俊暕
  • 1篇杨文思
  • 1篇赵力欣
  • 1篇吴乃君
  • 1篇戚晓渊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荞麦黄酮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70只通过高脂高热量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胸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胸主动脉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取胸主动环观察不同累积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对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血管收缩的抑制率。结果 TFBCP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升高的FBG、血浆ET-1和血清VEGF;升高血清NO水平。模型组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均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和H-TFBCP组。在相同Ach浓度下,模型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作用明显弱于正常组及各TFBCP组。各TFBCP组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结论荞麦黄酮复方制剂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郑永强王卓王建行姜妍韩淑英
关键词:荞麦黄酮复方制剂糖尿病胸主动脉内皮
自拟荞葛方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对甲减、亚临床甲减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TSH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高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γ1球蛋白,是一种高灵敏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C-反应蛋白的浓度迅速增加,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标记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具有标记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加重血脂异常,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1]。
郑永强薛玲李晓军陈冬刘海涛石峻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左旋甲状腺素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甲状腺功能在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病变情况、血糖、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TSH、UAER、hs-CRP水平、收缩压均高于糖尿病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并发心血管病,75.0%患者并发肾病;而单纯糖尿病组患者,11.8%并发心血管病,43.6%并发肾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亚临床甲减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所以,在糖尿病人群中积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对预防和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郑永强薛玲别明江李晓军陈冬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脂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了解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办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甘精胰岛素每天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使空腹血糖控制于5.0~8.0mmol/L,同时联合应用那格列奈,调整剂量使餐后2h血糖控制于8.0~10.0mmol/L,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1相分泌明显改善。结论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的I相分泌。
郑永强魏剑芬李晓军薛玲陈冬吴乃君王颖
关键词: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
人TRAF3IP3基因剪接异构体2的克隆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5年
[目的]克隆、原核表达并纯化人类TRAF3IP3基因剪接异构体2(TRAF3IP3iso2),对TRAF3IP3iso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人骨髓单个核细胞c DNA中扩增TRAF3IP3iso2开放阅读框区,双酶切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效果,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根据测序结果对TRAF3IP3iso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人类TRAF3IP3iso2编码区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RAF3IP3iso2,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量约22.7k Da的融合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TRAF3IP3iso2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无TRAF3IP3iso1蛋白的跨膜区结构。[结论]证明了人类TRAF3IP3iso2的存在,为TRAF3IP3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沂杨文思赵俊暕石峻戚晓渊郑永强牛艳艳王洋
关键词:剪接异构体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
荞麦黄酮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荞麦黄酮复方制剂(FB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用高脂饲料和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1.d-1),阳性药物组(消渴丸0.83 g.kg-1),FBC低、高剂量组(FBC 0.6,1.2 g.kg-1);另取正常鼠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1.d-1),各组大鼠灌胃给药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血和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双肾指数、血和肾组织内皮素(ET-1)及糖基化终产物(AGEs)、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FBG明显升高,肾重指数和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升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却明显降低,血和肾组织ET-1、AGEs升高及肾组织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高、低剂量FBC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明显降低血糖,增加肾肌酐清除率,肾组织ET-1、AGE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FBC可使肾损伤明显减轻,且高剂量作用更明显,与消渴丸组相近。结论 FBC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抑制AGEs、ET-1形成从而减少肾损伤。
郑永强薛玲李晓军韩婷王建行韩淑英
关键词:荞麦黄酮复方制剂糖尿病肾病肾损伤
荞麦黄酮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采用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荞麦黄酮复方制剂(FBC)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FBC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雄性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3,蒸馏水10mL.kg-1.d-1),阳性药物组(n=12,消渴丸0.83g.kg-1.d-1),FBC低、高剂量组(n=13,FBC 0.6、1.2g.kg-1.d-1)和正常对照组(n=12,蒸馏水10mL.kg-1.d-1),各组大鼠灌胃给药连续8周。实验结束时,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双肾指数,通过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BC低、高剂量组大鼠FBG和双肾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BC低、高剂量组大鼠各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FBC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系膜基质增加和基底膜增厚,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结论:FBC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基底膜的生成、改善糖尿病性肾小球体积增大及硬化有关。
姜妍薛玲李晓军韩婷王建行郑永强韩淑英
关键词:荞麦黄酮复方制剂糖尿病肾病肾脏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为常见,约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90%~95%,随着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长,其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并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韩晓燕侯斌殷华赵力欣郑永强石峻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