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雷
- 作品数:83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领域。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9‑0.11%、Mn:3.6‑4.2%、Al:2‑2.5%、Ni:3.5‑4.3%、S≤0.006%、P≤0.015...
- 许哲峰 丛炳鑫 张林峰于金库郑春雷王天生 松木一弘
- 38CrMoAl钢表面超细贝氏体组织的研究
- 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表面获得超细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首先利用自行设计的滴注 式可控气氛全自动渗碳炉,在930℃对该钢渗碳8h,使钢表面的碳含量达到0.85wt%,渗层深度为2mm.将经过渗碳 ...
- 张朋张福成闫志刚郑春雷王天生郑炀曾
- 关键词:38CRMOAL钢超细晶贝氏体组织渗碳
- 38CRMOAL钢表面纳米级贝氏体组织的研究
- 本文研究了38CRMOAL钢表面获得纳米级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首先利用自行设计的滴注式可控气氛全自动渗碳炉,在930℃对该钢渗碳8H,使钢表面的碳含量达到0.85WT[%],渗层深度为2MM。将经过渗...
- 张朋张福成闫志刚郑春雷王天生郑炀曾
- 关键词:38CRMOAL钢贝氏体渗碳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区域的定位方法
- 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区域的定位方法,其主要是:将标记好的样品放入配有侧插式样品台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杆,确保样品上标记的直线平行于样品杆的轴向方向。样品检测时,每完成一个检测区域的数据采集工作时,需记录样品杆参数:X、...
- 闫志刚郑春雷林耀军
- 一种提高铁路辙叉寿命的在线热处理方法
- 一种提高铁路辙叉使用寿命的在线热处理方法,其主要是用常规的氧气-乙炔火焰对在线路上服役的高锰钢辙叉或者贝氏体钢辙叉工作表面加热到300~400℃,保温10~30min后空冷,使已经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
- 张福成吕博王艳辉康杰郑春雷
- 文献传递
- 一种透射电镜高分辨原子图像中矢量的标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射电镜高分辨原子图像中矢量的标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从待分析材料的晶体方向采用透射电镜拍摄的高分辨原子图像;在高分辨原子图像中标记待分析材料的单晶胞和超晶胞;以同一原子作为起始点,将单晶胞和超晶胞...
- 闫志刚董延春郑春雷林耀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调控贝氏体钢中偏析与基体性能差方法及钢工件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贝氏体钢中偏析与基体性能差方法及钢工件,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钢材料,其中,所述待处理钢材料包含基体和偏析部,所述偏析部为所述待处理钢材料出现偏析的部分;对所述待处理钢材料进行第一热处理,以使所述待...
- 杨志南张福成 李宏光 董润洲张明李艳国郑春雷王艳辉龙晓燕康杰
- 等温淬火对轨道用贝氏体钢氢扩散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各类氢陷阱对轨道用中碳钢氢扩散的影响,将同一试验钢加热到930℃使其完全奥氏体化后分别在320、340、395℃进行等温淬火或直接油淬处理,再进行320℃×1 h回火处理,得到3种贝氏体组织和一种马氏体组织。通过对试验钢中的残留奥氏体、微观组织等进行表征,并结合氢渗透试验探究了氢在不同组织的钢中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320~395℃等温淬火+回火后,随着等温温度的增加,贝氏体显微组织逐渐粗化,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加,位错密度以及残奥中的碳含量略有降低,硬度有所降低。直接油淬+回火后,马氏体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含量最低,但是位错密度和残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很高,硬度也最高,但两类淬火所得组织中均以大角度晶界为主。在这些氢陷阱的综合作用下,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钢的有效氢扩散系数由4.22×10^(-5)cm^(2)/s降低到3.67×10^(-5)cm^(2)/s;而直接油淬+回火试验钢的有效氢扩散系数最大,为5.55×10^(-5)cm^(2)/s。因此,当钢中含有马氏体组织时,氢扩散系数最高,更容易发生断裂。
- 李硕妍张玉鹏王鑫吕博郑春雷
- 关键词:贝氏体钢等温淬火氢扩散残留奥氏体
- 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厚度的测量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厚度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孪晶面的第一模型;步骤二、建立孪晶面的第二模型;步骤三、通过将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组合获得孪晶面的第三模型;步骤四、将透射电镜样品放入电镜后,不倾转样品,...
- 郑春雷闫志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塑积中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领域。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9‑0.11%、Mn:3.6‑4.2%、Al:2‑2.5%、Ni:3.5‑4.3%、S≤0.006%、P≤0.015...
- 许哲峰丛炳鑫张林峰于金库郑春雷王天生松木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