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晔坤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自控温式骨免疫细胞保存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温式骨免疫细胞保存装置,属于细胞保存技术领域,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活动连接有推料组件,所述外箱体内部嵌设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
- 高佳怡黄瑶王奕波赵启帆杨智怡陈馨怡张靖晨邓晔坤
- 文献传递
- 双目放大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openbilateraldecompressionviaunilateralapproach,OBDU)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92例无明显...
- 周晓中邓晔坤单冰晨周震涛刘晓峰沈光思凌卓彦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微创长期随访
- 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目的:探讨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46例合并腰椎不稳的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健...
- 周晓中邓晔坤单冰晨周震涛刘晓峰沈光思凌卓彦
- 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目的:探讨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 方法: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146例合并腰椎不稳的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双目放大镜下患侧减压椎体间融合...
- 周晓中邓晔坤单冰晨周震涛刘晓峰沈光思凌卓彦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
- 低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激发及兴奋作用
- 自然环境和核设施始终缓慢的释放着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低剂量(或低剂量率)辐射。个体每年从自然环境中受到的世界平均辐射剂量约为0.25cGy。随着放射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普通人群暴露于低剂量辐射(LDI)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
- 邓晔坤
- 关键词:成骨细胞低剂量照射骨形成骨重塑破骨细胞低剂量照射TUNEL法骨重塑
- 文献传递
- 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低剂量X射线照射(LDI)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破骨前体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LDI处理组(B组),并诱导获得稳定的破骨细胞。采用CCK-8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分别检测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和破骨细胞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LDI干预后1~6d,两组破骨前体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破骨细胞数量和MMP-9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4)个/cm2 vs.(47±4)个/cm2和1.89±0.21vs.1.80±0.37](P〉0.05),但破骨细胞分化程度显著提高。结论 LDI对破骨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但却能部分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在骨修复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邓晔坤周晓中
-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吸收
-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3
- 2020年
- 在云计算发展背景下,教育云平台的出现促进了教学信息化环境的构建。文章主要从线上平台、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五个方面探讨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分析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优化基于云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 徐晨郁陈小月邓晔坤
-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混合教学模式
- 低剂量X线照射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活性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X线照射(LDI)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RAW 264.7细胞株作为破骨前体细胞,诱导构建破骨细胞模型。将破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 cGy LDI)、照射组(10 cGy LDI)和P2X_7^(-/-)照射组(shRNA,10 cGy LDI)。采用生物发光试剂盒检测各组培养基中三磷酸腺苷(ATP)的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评估破骨分化成熟度,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P2X_7受体、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LDI显著提高了照射组和P2X_7^(-/-)照射组细胞基质中ATP的释放,照射组中ATP分泌更加显著。形态学实验提示,LDI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能力。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P2X_7受体及cathepsin K 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P2X_7^(-/-)照射组明显降低(P<0.05);照射组MMP-9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P2X_7^(-/-)照射组MMP-9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LDI通过ATP偶联P2X_7受体,从而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分化及骨吸收能力。
- 邓晔坤周晓中
- 关键词:破骨细胞三磷酸腺苷P2X7受体
- 营养相关指标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风险的评估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营养相关指标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风险的评估。方法:我们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院接受手术的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和同时期对应的无骨折体检患者(100例),并应用比较风险评估方法来估计可归因于营养相关危险因素如BMI、血浆白蛋白、血糖、血脂、血压及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相关指标BMI的OR值为0.929,95%的置信区间(CI)=1.033-1.063;血浆白蛋白的OR=0.969,95%CI=0.942-0.997;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OR值为1.24,95%的置信区间(CI)=0.962-1.887;后对患者进行随诊,证明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OVCF密切相关。而与血糖、血压、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风险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骨密度、BMI、白蛋白和椎旁肌肉脂肪含量。降低骨折风险不仅仅需要增强骨质量,还需要提高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我们的研究结果可用于为人群层面预防OVCF的早期筛查和二级预防措施。
- 徐成邓晔坤张一卿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QCT营养椎旁肌
- 骨形成相关基因及其遗传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骨骼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可发挥运动、保护和支撑等作用。骨的正常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依赖于各种骨相关基因、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和调控。因此,深入了解骨发育及其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若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调控异常,则可能发生遗传性骨病。因此,本文对骨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遗传性骨病和相关基因进行综述,为骨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更精确的策略。
- 陈馨怡邓晔坤张靖晨
- 关键词:骨骼骨形成调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