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达潭枫

作品数:49 被引量:176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企业
  • 15篇金融
  • 8篇融资
  • 7篇银行
  • 6篇农业
  • 6篇农业保险
  • 6篇保险
  • 5篇融资约束
  • 4篇新疆农业
  • 4篇新疆农业保险
  • 4篇就业
  • 3篇信用
  • 3篇行风
  • 3篇银行风险
  • 3篇营商环境
  • 3篇企业融资
  • 3篇中小企业
  • 3篇民营
  • 3篇绩效
  • 2篇贷款

机构

  • 36篇新疆财经大学
  • 9篇新疆财经学院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3篇中国银行
  • 2篇江门职业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9篇达潭枫
  • 3篇达潭辉
  • 3篇张亮
  • 3篇李苏
  • 2篇汪伦
  • 1篇王卉
  • 1篇赵军
  • 1篇李建生
  • 1篇吴宗瑞

传媒

  • 6篇新疆金融
  • 5篇新疆财经
  • 3篇新疆社科论坛
  • 3篇华北金融
  • 2篇武汉金融
  • 2篇金融发展研究
  • 2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北方经贸
  • 1篇中国西部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经济视角
  • 1篇工程经济
  • 1篇河北金融
  • 1篇现代商业银行...
  • 1篇商业经济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199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风险:抑制还是引致?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以2011-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投资替代”动机下,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形成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显示,金融资产并未充当“防御性储蓄”的角色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抑制企业风险,相反,金融化实际上挤压了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并引致了企业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性房地产发挥“投资替代”作用而引致风险,而长期股权投资发挥抑制风险作用。同时,“投资替代”动机更强的企业,引致风险的效果也越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为防范化解实体企业因金融化引发的企业风险及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达潭枫何显辉
基于DLT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被引量:2
2021年
文章深入分析常规供应链金融模式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在常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融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LT),通过DLT特有的免中心化、透明与可追溯性、数据不可篡改、共识性及智能契约等特性,与常规供应链金融重新"链化"结合形成新型供应链金融,有效克服目前常规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和短板,更好服务和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高锦首达潭枫
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经济效应分析——来自我国187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2025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那么对于政府发债行为是否提升了债务绩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运用2014-2021年我国187个地级市共3098支城投债数据样本,研究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发行城投债有助于提升人均GDP增长率,即提升了债务绩效。但当发行规模超过某一节点时,反而对人均GDP增长产生负向作用,即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债务绩效提升之间呈倒“U”型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行城投债在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形成债务违约。基于倒“U”型关系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防范城投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孟祥冉达潭枫
关键词:城投债债务风险
金融结构对不同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省域面板数据
2020年
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在实现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中变得至为关键,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对创新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已成为决定一国(地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因素。该文使用2000-2019年期间全国的各省专利数据以及金融统计相关数据,应用静态面板数据,由于各变量在不同省份不均衡发展,因而为识别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横截面维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差异化的融资方式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主要是信贷市场为主,这种金融结构有利于促进模仿创新,而不利于自主创新的产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融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为自主技术创新创造了适宜的生长和发展环境;而金融发展效率在短期内虽不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有助于加速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长此以往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该文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将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开辟多元化的渠道融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蓬勃发展。
张桂达潭枫
关键词:金融结构技术创新
以制度型开放创新为核心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被引量:12
2024年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使新疆成为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也是我国西北边境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的重大意义,并就自贸试验区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创新在自贸试验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制度型开放创新与逆全球化背景下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疆自贸试验区提出了思路与对策建议。
达潭枫
兼顾银行风险—盈利双目标的存贷比合理区间研究
2025年
平衡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盈利水平对保持银行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定义含存贷比参数的银行流动性风险函数和盈利效用函数,构建银行风险—盈利双目标决策模型,分析得出新疆主要城市商业银行兼顾盈利水平和流动性风险防范的存贷比合理区间。研究表明存贷比合理区间的大小与银行非贷款业务收益率及决策者风险偏好正相关。银行风险—盈利双目标决策模型导出的存贷比合理区间为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提供了决策依据。
姜刘笛朱义鑫达潭枫
关键词:存贷款业务存贷比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对新疆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新疆农业保险1982—2008年的赔付支出与保费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显著促进了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大幅提高了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而且显著降低了农业保险的边际赔付水平,使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下降,对新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供求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达潭枫
关键词:新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新疆农业保险立法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就当前新疆农业保险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法律缺夫和立法滞后是影响和制约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对新疆农业保险立法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分析后,本文认为新疆农业保险立法的条件基本成熟,立法是可行的。最后,文章就如何为农业保险立法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提出了建议和主张。
达潭枫
关键词:新疆农业保险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区域产业交互视角的研究
2025年
数字化转型不仅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日益成为推动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不同区域与产业背景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规模的扩大与就业结构的优化,尤其增强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受技术替代效应影响,就业扩张作用相对较弱;而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和数字基础设施改善的推动下,就业增长动力更为强劲;从产业层面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存在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更能释放数字化红利,显著优化就业结构。研究结论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实证支撑与政策参考。
达潭枫齐睿思
关键词:就业结构区域异质性高质量就业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来自创业活跃度的经验证据与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渠道、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创业活跃度在其中起到渠道作用,同时,这一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创业活跃度可以从富裕度、共同度、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严卿文达潭枫杜笑妍
关键词:共同富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