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春

作品数:27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肝移植
  • 10篇移植术
  • 10篇术后
  • 10篇肝移植术
  • 8篇移植术后
  • 8篇手术
  • 8篇肝移植术后
  • 7篇原位
  • 7篇静脉
  • 7篇并发
  • 7篇并发症
  • 6篇原位肝移植
  • 6篇活体
  • 5篇活体肝
  • 5篇活体肝移植
  • 4篇肝移植治疗
  • 3篇原位肝移植术
  • 3篇原位肝移植术...
  • 3篇术后并发
  • 3篇术后并发症

机构

  • 26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作者

  • 26篇赵继春
  • 24篇严律南
  • 23篇文天夫
  • 23篇李波
  • 22篇曾勇
  • 12篇王文涛
  • 12篇卢实春
  • 11篇杨家印
  • 9篇马玉奎
  • 9篇程南生
  • 7篇徐明清
  • 7篇胡伟明
  • 7篇田伯乐
  • 7篇林琦远
  • 6篇赵永恒
  • 6篇陈哲宇
  • 5篇贾乾斌
  • 5篇李晋
  • 5篇周勇
  • 3篇吴泓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21世...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方法。 方法 肝移植术后患者常规进行痰培养 ,应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回顾性分析了 3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 结果  5 4例肝移植患者有 3例发生肺曲霉菌感染 ,治愈 1例 ,死亡 2例。 结论( 1)过度免疫抑制是导致肺曲霉素感染的重要因素。 ( 2 )二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感染有效。 ( 3)为降低二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和增强疗效 ,治疗方法上可采用渐进性给药、间断性给药、低浓度给药、联合给药 ,真菌培养阴性后用伊曲康唑巩固治疗 2~ 3周。
林琦远赵永恒严律南黄安华李波卢实春曾勇文天夫赵继春程南生
关键词:肝移植曲霉病变应性支气管肺
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06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CR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5个独立变量,经单变量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CRS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为9.2%。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置管时间、术后白细胞减少和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移植术后C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CRS的发生率。
陈鹏李波严律南邓小凡李晋曾勇文天夫赵继春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脓毒症肝移植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被引量:2
2007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07年3月对一位65岁高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为男性,患2型糖尿病史15年,合并肾功能衰竭5年,并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损害等症状。手术将供肾移植于左侧髂窝,供胰移植于右侧髂窝,胰腺外分泌引流采用经肠道、内分泌回流采用经体循环途径的术式。术后第1dC-肽即达正常水平,第4d血肌酐恢复正常,第11d血尿素氮恢复正常;血糖逐渐趋于稳定,第16d完全停用胰岛素。术后3周OGTT结果显示移植胰腺功能正常。无任何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余,血糖稳定,完全停用胰岛素,肾功能正常,视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田伯乐张肇达刘续宝胡伟明韩方海麦刚赵继春王莉任燕陆慧敏罗朝志罗传兴袁朝新陆燕蓉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年来所施行的 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 ,以及诊治处理方法 ,以探讨成功及失败原因。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 ,原发病为良性疾病 5 0例 (其中终末期乙型肝炎肝硬变 3 4例 ) ;恶性疾病 2 2例 (其中HCC 19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5 4例次 ,其中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 4例 ,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 ,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 2例 ,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 1例 ,胆瘘 6例 ,肺部感染 2 1例 ,肠道霉菌感染 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 ,随访 2~ 41个月 ,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 6例 ,随访期死亡 6例 ,目前生存 60例 ,总生存率为 83 3 3 % ,存活超过 1年者 3 2例 ,最长已达 3年 5月。结论 我国肝移植患者适应证以终末期乙肝肝硬化为主 ,这类病人肝功能不良 ,凝血功能障碍 ,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纠正甚为重要 ,同时这类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低下 ,应重视围手术期感染的控制及营养支持。手术技术的完善是预防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严律南李波卢实春文天夫曾勇赵继春程南生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原位肝移植术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肾衰竭
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3年多来所施行的 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情况、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 ,以及诊治处理方法 ,以探讨成功及失败原因。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 ,原发病为良性疾病 5 0例 (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化34例 ) ;恶性疾病 2 2例 (其中HCC 19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5 4例次 ,含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 4例 ,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 ,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 2例 ,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 1例 ,胆瘘 6例 ,肺部感染 2 1例 ,肠道真菌感染 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 ,随访 2~ 4 1个月 ,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 6例 ,随访期死亡 6例 ,目前生存 6 0例 ,总生存率为 83.33% ,存活超过 1年者 32例 ,最长已 3年 5个月。结论 ①术中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 ;②采用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 ;③加强术后感染预防与治疗 ;④加强乙肝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⑤预防肿瘤复发的系列措施 ,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严律南李波卢实春文天夫曾勇赵继春程南生林琦远马玉奎赵永恒胡伟明田伯乐周勇贾乾斌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长期生存率术后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肝移植术(附四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血栓 (PVT)患者的肝移植术。方法 对准备肝移植的受者常规应用CT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发现共有 4例受者伴有PVT。此 4例受者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和门静脉血栓摘除治疗。术中对残留有附壁血栓的 1例受者 ,在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处插入一带有肝素帽的导管 ,术后用于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术后所有受者均应用了低分子肝素、华法令和前列腺素E1等抗凝治疗。结果 术中一次性取尽血栓 3例 ;1例受者PVT延及脾静脉入口和门脉左右支 ,术后门静脉残留有血栓 ,经溶栓和抗凝治疗 ,术后 2 8d血栓消失。有 3例受者在术后 2个月内痊愈出院 ,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1例受者因胸腔穿刺并发出血 ,后发生多房性积液和肺部感染 ,于术后 4 8d死亡。结论  (1)PVT不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 ;(2 )外科摘除血栓、溶栓和抗凝治疗能对PVT进行根治 ;(3)出血是肝移植门静脉血栓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 ,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林琦远杨家印严律南李波卢实春曾勇文天夫赵继春程南生赵永恒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术并发症
同种原位肝移植治疗晚期肝包虫病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肝移植的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对 2例男性不能切除的晚期肝泡球蚴患者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 ,术中采用了先转流后游离肝周技术。结果  2例肝移植患者术中出血少 ,术后过程平稳 ,恢复良好 ,分别随访 9个月及 3个月 ,已恢复工作。结论 晚期肝包虫病是肝移植的良好指征 。
严律南李波卢实春林琦远曾勇程南生文天夫赵继春罗朝志罗传新邓承琪
关键词:肝移植泡球蚴病静脉转流
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 3年来所施行的 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 ,以及诊治处理方法。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 ,原发病为良性疾病 5 0例 (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变 3 4例 ) ,恶性疾病 2 2例 (其中HCC19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5 4例次 ,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 4例 ,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 2例 ,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 1例 ,胆漏 6例 ,肺部感染 2 1例 ,肠道霉菌感染 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 ,随访 2~ 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 6例 ,随访期死亡 6例 ,目前生存 60例 ,总生存率为 80 .3 3 % ,存活超过 1年者 3 2例 ,最长已 3年 5个月。结论 我国肝移植病人适应证以终末期乙肝肝硬化为主 ,这类病人肝功能不良 ,凝血障碍 ,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纠正甚为重要 ,同时这类病人多存在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低下 ,应重视围手术期感染的控制及营养支持。手术技术的完善是预防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严律南李波卢实春文天夫曾勇赵继春程南生林琦远马玉奎赵永恒胡伟明田伯乐周勇贾乾斌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术肝硬变并发症围手术期
自体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索自体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例诊断为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术前经过CT、MRI及超声检查评价肝脏占位病灶大小、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使用IQQA肝脏系统(EDDA Technology,Inc.USA)重建肝脏模型,测量并记录剩余肝脏体积及第1肝门侵犯程度,经多学科协作讨论后拟采用自体肝脏移植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充分术前评估,明确患者肝内病灶147 mm×134 mm×165 mm大,严重侵犯肝后下腔静脉及肝右和肝中静脉并造成三者闭塞,肝左静脉部分受侵,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剩余肝脏体积约912 m L,剩余肝脏体积与标准肝脏体积比为0.81,术前肝脏功能Child-Pugh评分为A级。按预期方案行自体肝脏移植术,术中应用患者自身大隐静脉做移植物重建部分流入及流出道,下腔静脉未予以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20天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肝脏移植可成功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其中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第一肝门的处理是手术的关键。
孔俊杰沈舒黄斌冯曦杨先伟邱逸闻赵继春魏永刚王文涛严律南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
肝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1999年~2003年12月肝移植病人中合并重症肺部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多数病人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结合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治疗。治愈23例,死亡3例。结论早诊断,早期治疗,及时“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剂。对真菌感染采用渐进性、间断性、低浓度、联合给药是防治肝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关键。
潘光栋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继春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王新平夏冬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抗生素类重症肺部感染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