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房颤
  • 3篇导管消融
  • 3篇消融
  • 2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治疗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 1篇心房颤动导管...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交感神经
  • 1篇型心
  • 1篇右心
  • 1篇右心房
  • 1篇射频导管
  • 1篇射频导管消融
  • 1篇射频导管消融...

机构

  • 8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8篇赵亮
  • 3篇姜伟峰
  • 3篇王远龙
  • 3篇周立
  • 3篇徐楷
  • 3篇张晓栋
  • 3篇吴绍辉
  • 3篇刘旭
  • 2篇王昊
  • 1篇刘玉岗
  • 1篇顾俊
  • 1篇马建伟
  • 1篇张道良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omplex Linear Ablation for Non-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Single Procedural Outcome at 12 Months
[Objective]Based on the Cox maze III operation and catheter ablation lines,a new complex linear ablation metho...
赵亮陈金东王睿邢雪琴王海雄
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导管消融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不同消融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入选240例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诊治中心接受三维标测系统( Carto)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男138例,女102例。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 CPVA)及心房碎裂电位( CFAE)消融,B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C组:80例患者行CPVA+CFAE+左心房线性消融+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消融后未能转复窦性心律患者均行直流电复律。消融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比较3组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随访(36±7)个月,单次消融后成功率 A 组37.5%、B组52.5%、C组55.0%,多次消融后成功率A组60.0%、B组75.0%、C组76.3%( P〈0.05)。各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CPVA+CFAE的基础上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有助于提高成功率,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效果不确切。
徐楷刘旭王远龙周立赵亮姜伟峰张晓栋吴绍辉张道良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线性消融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入选2005年至2012年共57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采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附加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及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改良基质。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92±36)min,X线曝光时间(28±8)min,随访时间(3.1±2.0)年,单次消融成功率42.1%,多次消融成功率61.4%,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消融成功率36.4%,非梗阻性患者成功率67.4%(P=0.031)。结论环肺静脉消融结合基质改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安全有效。
周立马建伟刘旭赵亮姜伟峰顾俊王远龙张晓栋吴绍辉徐楷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肥厚型心肌病
Colchicine Prevents Early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After Pulmonary Isolation: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 Review
[Objective]Current guidelines recommend pulmonary-vein isolation as treatment for drug-refractory atrial fibri...
陈金东赵亮
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临床上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情况下室性心动过速可呈难治性,即应用常规方法,室性心动过速难...
赵亮王昊
关键词:手术疗效
房间隔穿刺同轴操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间隔穿刺同轴操纵器,所述房间隔穿刺同轴操纵器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鞘管装卡件、刚性连接架、导管配合件、导管装卡件,所述鞘管装卡件上设有相连的鞘管弧形卡槽和鞘管装卡臂,所述导管装卡件上设有相连的导管弧形卡槽...
陈金东冯帆赵亮谢叻
文献传递
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256例,消融终点定义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二尖瓣峡部和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双向阻断且碎裂电位消失。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n=43)和无复发组(n=213)。通过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探讨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19.5±3.6)个月随访,与无复发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右心房内径较大,为(53.31±6.55)mm 对(48.74±5.87)mm;房颤持续时间较长,为(81.83±45.75)个月对(53.16±40.23)个月;左心房内径较大,为(49.85±6.82)mm 对(46.77±5.83)mm,P 均<0.01。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增大(OR=1.01,95%CI:1.01~1.28,P <0.05),右心房内径增大(OR=2.85,95%CI:1.15~7.03,P <0.05)、房颤持续时间延长(OR=1.01,95%CI:1.01~1.02,P <0.05)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左心房内径和房颤持续时间外,右心房内径增大也是已达到消融终点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绍辉赵亮姜伟峰王远龙刘玉岗周立张晓栋徐楷刘旭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右心房
低CHA_(2)DS_(2)-VASc-评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低CHA_(2)DS_(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9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NVAF患者临床资料(10382例)。纳入48例伴有血栓的NVAF患者作为实验组,240例无血栓NVAF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线特征、临床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伴有心房血栓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增大(P<0.001),肥厚型心肌病比例更多(P<0.001),C反应蛋白(P<0.05)和尿酸(P<0.00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P<0.001)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左心房内径(P<0.001)、肥厚型心肌病(P<0.05)和C反应蛋白(P<0.05)是影响低评分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左心房内径增大、肥厚性心肌病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低CHA_(2)DS_(2)-VASc评分的NVAF患者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低评分NVAF患者应予积极抗凝,预防卒中发生。
周萌萌陈金东王昊席斯祺甘田赵亮
关键词:心房颤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