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利军

作品数:52 被引量:43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9篇文化科学
  • 8篇社会学
  • 6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营销
  • 11篇就业
  • 9篇就业能力
  • 6篇大学生
  • 6篇大学生就业
  • 6篇学生就业
  • 5篇文化
  • 4篇营销本质
  • 4篇企业
  • 4篇教育
  • 4篇科研范式
  • 3篇大学生就业能...
  • 3篇学生就业能力
  • 3篇易经
  • 3篇意蕴
  • 3篇圣人
  • 3篇就业能力结构
  • 3篇传统文化
  • 2篇心理
  • 2篇心理营销

机构

  • 38篇华东师范大学
  • 25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国务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江西省委教育...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四川省教育厅
  • 1篇江西省教育厅
  • 1篇中共重庆市委...
  • 1篇爱德基金会
  • 1篇江苏苏豪国际...

作者

  • 51篇贾利军
  • 12篇徐韵
  • 9篇李晏墅
  • 4篇李金生
  • 3篇李琦
  • 2篇管静娟
  • 2篇王宏
  • 1篇李金生
  • 1篇薛艳
  • 1篇杨娅蓓
  • 1篇惠宁
  • 1篇许鑫
  • 1篇魏东胜
  • 1篇徐瑞
  • 1篇何佳讯
  • 1篇田燕
  • 1篇赵建军
  • 1篇陈雨露
  • 1篇贾利民
  • 1篇王晓红

传媒

  • 8篇南京社会科学
  • 5篇江苏商论
  • 4篇中国大学生就...
  • 4篇中国文化与管...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企业经济
  • 2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周易研究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科学与管理
  • 1篇江苏纺织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构建组织与环境的外在生态,而且还要处理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织时间上实现内在生态化,分别形成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式,从而构成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李金生贾利军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企业
中国特色管理学建构的范式革新:从分科之学到分层之学
2025年
西方管理学深陷机械分科范式的危机,其牛顿宇宙观预设的时空绝对性、线性因果律及经济人假设,难以应对有机复杂性挑战。本文论证中国管理学的范式革新价值:以《易经》“道-象-器”框架重构管理知识体系,通过道(本体价值)、象(情境模式)、器(技术工具)的立体互动,构建兼具整体性、动态性与伦理性的认知范式。研究揭示中国智慧的双向阐释学意义,即向下兼容解构西方工具理性的文化局限,向上整合形成跨文明治理的元理论,并提出分层教育模式实现“道-象-器”的知识生产转型。中国管理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学科从“分科科学”向“文明学科”跃迁,通过范式革命破解现代性困境,为全球管理知识体系注入有机整体思维与天人合一伦理,开创多元文明平等对话的新纪元。
贾利军贺达豪李琦王宏
关键词:管理范式
养气之道:就业能力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路
2024年
世界观的分野决定着中西方对于“能力”认知的本质差异,也将就业能力的研究引向殊途。在原子论世界观规制下的能力概念逐渐由简入繁,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在“人-岗关系”之上一再迁移,莫衷一是;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有机整体论关照下,能力于个人而言并非单一要素,而是个人生命状态的全息投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哲学本质相通。重新认识、挖掘“气”在个体生命管理中的哲学意涵与构成要素,不失为逐渐困顿的就业能力开发研究领域的新进路。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就业能力研究要从“人-岗关系”的认知囹圄中走出,在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有机整体论的关照下注重贯穿社会之气、校园之气以及个人之气等多维度能力涵养进行就业能力开发。
贺达豪贾利军李琦鲍俊逸徐韵
关键词:传统文化就业能力
企业政工人员考评系统研究
该文首先是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数十例的人才素质测评和调研,建立了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企业政工人员考评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考评指标的具体特点,分别构建出测评政工人员的能力、素质的系统和考...
贾利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考评系统企业政工人员
谈谈中国特色营销学理论的本质:人民性
2022年
“损有余以补不足”为天道秩序最主要特征,其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体现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贯穿整个华夏文明,也正因为此华夏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时至今日,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下,注重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时代的进步要求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营销学理论。论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阐述人民性乃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因为在天道秩序的规制下,实现“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社会均衡能够保障人类社会稳定运行、生生不息,因此体现人民性的社会科学理论也将永葆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从华夏“任用坚牢”的商品观、“智勇仁强”的商人观、“农末俱利”的价格观和“追求和谐”的市场观等方面构建中国营销学理论体系。
贾利军李琦贺达豪
关键词:人民性传统文化
从ChatGPT到DeepSeek:汉字基因解码驱动的认知架构革命——基于汉字六书造字智慧的思考
2025年
人工智能在中文处理领域面临结构性挑战,当前自然语言模型依赖字母语言处理技术(字节级BPE技术)将汉字简化为线性符号序列,导致其象形表意的文化隐喻与造字智慧被消解。汉字作为表意系统,通过部首组合构建动态语义网络,其“形—义—音”协同特性与自然语言模型的动态token关联天然契合。中文AI需突破“统计暴力”范式,将汉字规则编码为神经符号混合架构的逻辑约束,使部件组合的拓扑思维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生成逻辑,从而在硅基媒介中重现汉字的文化隐喻与认知潜能。汉字智能化的核心是文明认知范式的重构。BPE处理技术将汉字降维为数据燃料,而汉字造字智慧为AI提供了跨文明对话的认知接口:通过部件组合的演绎逻辑,在统计模型与符号规则协同中平衡工具理性与文化根性。最终目标是以汉字的结构经济性与文化全息性为基点,构建兼顾计算效率与文明传承的智能系统,推动技术从效能主义转向人机共生的文明形态。
贾利军贺达豪邓涵月
关键词:汉字六书神经机制
基于后工业视角营销本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后工业化社会是一个发生巨变的时代,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人类的生存范式正在发生改变。人类营销行为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色。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找出营销行为超越时空的本质属性,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市场、和谐的社会乃至和谐的地球,也就成了当代营销人的历史使命。
贾利军李晏墅
关键词:营销后工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息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作为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就业能力是求职者本人、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究其本质,它强调的是一种适应于不同工作场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满足于不同场所的共同需要。根据就业能力结构的内涵,就业能力的开发主要包括就业人格的塑造、社会兼容度的拓展以及准职业形象的提升三个层面,采用"导师制"为核心,"临床教学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
贾利军管静娟
关键词:就业能力结构
东方科研范式解读——基于易文化的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以易文化为底蕴的东方科研范式是人类文明中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外一种结晶,她努力从更高的角度——道的层面来整体认知世界,以经过特殊训练、不同于常人的'圣人'为科研的主体,以人类自身某种特殊的临界状态作为科研的工具与方法,使用有别于现行文字体系的文化符号系统作为自身的语言系统,以'制器尚象'的方式进行着科研实践。在后现代社会,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凸显的时候,正视不同视角下的文明,走文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贾利军徐韵
关键词:圣人
国外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历史及评析被引量:15
2011年
当前,就业能力作为一个概念,已经无处不在,并被赋予相应的具体涵义,在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中得到体现。作为一种复杂的、经常变化的概念,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和完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西方国家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结合国外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迁,对就业能力的概念发展进行综述,讨论它作为一个探索性概念和政策分析框架的潜在价值,有利于识别界定就业能力概念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为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依据。
贾利军管静娟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