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大型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自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大型脑膜瘤患者14例,全部经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效果满意,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苏松陆显祯罗选荣赵璧袁川朱云飞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
- 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卸下椎板,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而导致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钛条钛钉固定的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
- 罗选荣陆显祯苏松袁川杨云川
- 关键词:椎管肿瘤原位回植椎管成形
- 术中B超在脑内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B超在脑内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脑内占位病变患者开颅后在脑皮层应用B超,确定病灶的大小、边界、方向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选择皮层切口和手术路径。结果:17例患者全部病灶定位准确,准确率达100%。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有助于提高脑内占位病变手术的精确性,减少有创探查时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袁川陆显祯戴廷超罗选荣
- 关键词:术中B超
- 神经内镜辅助下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首选钻孔冲洗引流.文山州人民医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冲洗引流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罗选荣苏松陆显祯赵璧袁川朱云飞孙涛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
- 脑脓肿立体定向手术治疗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8例临床诊断为脑脓肿,脓液、脓壁形成的患者,用脑立体定向仪进行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结果:18例患者均准确穿刺到脑脓肿,经穿刺引流术后和抗炎治疗,脓肿均消失,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定位准确度较传统穿刺术明显提高,创伤减少。
- 袁川陆显祯罗选荣赵璧苏松朱云飞
- 关键词:脑脓肿穿刺引流术
- 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与AIS患者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环状RN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4A2(circ_PTP4A2)、环状RNA姐妹染色单体早期成熟分离蛋白5同源物B(circ_PDS5B)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IS患者90例作为AIS组,同期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测量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体积组(脑梗死体积≥20 cm^(3),29例)、中体积组(1 cm^(3)<脑梗死体积<20 cm^(3),34例)、小体积组(脑梗死体积≤1 cm^(3),27例),根据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重度组(NIHSS评分≥21分,27例)、中度组(NIHSS评分5~20分,32例)、轻度组(NIHSS评分≤4分,31例)。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脑梗死体积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升高(P<0.05)。小体积组、中体积组、大体积组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依次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依次升高(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高、circ_PTP4A2高、circ_PDS5B高为AIS患者脑梗死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脑梗死体积大、circ_PTP4A2高、circ_PDS5B高为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增加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有关,早期检测血清circ_PTP4A2、circ_PDS5B水平有助于AIS患者的风险分层。
- 朱云飞袁川何绍坤苏松杨云川孙碧文高锋
- 关键词: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20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分析
- 2002年
- 陆显祯罗选荣赵璧苏松袁川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椎管内肿瘤外科治疗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完全栓塞率为76.0%,而观察组的完全栓塞率为8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够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代替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袁川刘伶朱云飞
-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并发症
- 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 陆显祯苏松罗选荣赵璧袁川朱云飞
- 脑膜瘤系脑外生长的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对于这种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手术切除难度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对较高。但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学习,创造条件,在手术显微镜下开展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观察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延期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8%(54/64)(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31%(13/64)(P<0.05)。结论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 朱云飞袁川赵璧何绍坤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