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珍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老年高血压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病,是由环境因素及多种遗传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基因组内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的多态性。研究显示,SNP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本文对老年高血压相关基因单核甘酸与降压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康竹青马宇虹皇甫卫忠田海燕袁向珍白图雅常福厚
-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单核苷酸多态性
-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对左心室重构和功能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初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PCI组(n=45)和对照组(n=50)。PCI组于发病后平均10 d对梗死相关动脉及其他严重狭窄的血管行PCI,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1、12、24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防半年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24周随访,PCI组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g)、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CI组患者12、24周LVMWg、EDV、ESV、EF、WMSI与1周相比显著改善。PCI组患者半年后在心力衰竭和复合终点事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AMI后延迟PCI可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 袁向珍曹中朝崔晓迎胡燕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左心室重构左心功能
- 球囊损伤术建立血管再狭窄鼠模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模型,观察损伤血管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损伤后1 d组、损伤后3 d组、损伤后7 d组、损伤后14 d组、损伤后28 d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利用PTCA球囊导管损伤颈动脉建立血管再狭窄模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球囊导管损伤术使颈动脉内皮剥脱、VSMC增殖、迁移、新生内膜增生,导致管腔狭窄。损伤后7 d,内膜开始增生,14 d内膜增生最显著,28 d达到最大。结论利用PTCA球囊导管成功建立血管再狭窄鼠模型,方法科学,能满足研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需要。
- 袁向珍王艳芳曹中朝宋海霞王敏聂建军
-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疾病模型再狭窄
- 参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 2020年
- 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主要是心肌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心脏间质细胞中的净积累,并且在许多的心脏病理和生理条件下都可能导致心肌和血管收缩、舒张等心脏功能的障碍。目前,对于心肌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一直以来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医学上缺乏对于心肌纤维效应变化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也是直接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心脏中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可能是影响心脏纤维效应的主要效应细胞,但是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也可能通过心脏分泌关键的成纤维介质从而参与心脏的纤维反应。下面就对心脏中不同的细胞在促进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做一个详细的综述。
- 张雅蓉袁向珍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
- 抗心肌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2021年
- 心肌纤维化贯穿于多种心血管疾病走向终末期的发展过程,最终导致心肌重构,功能下降及代谢、传导障碍。因其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和高死亡率,对抗心肌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现对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关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s)信号通路、RhoA/Rho 激酶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抗心肌纤维化提供方向并寻找有效靶点。
- 温娜袁向珍
- 关键词:抗心肌纤维化信号通路MAPK
- 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1~2017-11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受检者4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进行分组,通过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评估受检者的健康管理状况。结果:(1)各年龄阶段的身体功能状态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系统、脏器机能也逐渐衰退;(2)除年龄因素外,受检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服药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身体的各系统、脏器的功能状态;(3)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向疾病状态趋势发展,需注意疾病的预防与筛查。结论:通过鹰演全身健康扫描系统对9大系统进行全方面检测与分析,针对人体存在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提出更为全面、详细和科学的检测报告和指导意见。
- 王艳芳袁向珍石新芳郝林军
- 关键词:健康管理亚健康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振幅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6年
-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领域较为重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储留等为主要表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查手段,在CHF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QRS波群为整个心室除极的综合波,可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近年研究发现,QRS波群振幅及时限延长与CHF患者心功能的病理演变有关,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
- 张翠萍袁向珍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QRS波群
- 流式微球阵列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1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期间血流感染患者89例,其中革兰阳性(G+)菌感染46例、革兰阴性(G-)菌感染43例,同期健康人对照31例。采用流式微球阵列(CBA)技术检测患者血液样本中Th1/Th2细胞因子谱,并比较各组Th1/Th2细胞因子谱、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各组Th1/Th2细胞因子谱、WBC、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菌感染组IL-6、IL-10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G+菌感染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血流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的IL-6和IL-10表达水平与PCT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而G+菌感染组仅IL-10表达水平与PCT呈较强相关性,IL-6水平与PCT呈中等程度相关。细菌血流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IL-6表达水平与CRP水平分别表现中等和较强相关性,而IL-10与CRP水平呈弱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细胞因子谱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方面均表现出中等到高水平的诊断价值(P均<0.05)。在鉴别G+/G-细菌性血流感染方面,IL-6、IL-10、PCT和CR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702、0.655和0.602,IL-10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他指标,但无统计学意义。另外,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未显示优于独立检测。结论流式CB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谱可用于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同时对进一步鉴别G+菌和G-菌感染类型有一定诊断价值。
- 刘玉鑫韩迎香包爱玲王雅菲袁向珍托娅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 卡维地洛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edilol,CAR)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CAR组,后两组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三组均于术后1、3、7、1 4、2 8天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用免疫组化和RT-P CR法检测MMP-2、MMP-9和TIMP-1在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损伤组比较,术后14d CAR组内膜面积、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显著减少,管腔面积显著扩大(P<0.05);与损伤组比较,CAR组术后3-14 d MMP-2、MMP-9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TIMP-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卡维地洛有效抑制大鼠颈动脉损伤后M MP-2和M MP-9表达,改善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抑制血管重塑,减轻再狭窄。
- 袁向珍刘敏曹中朝包秋红
- 关键词:卡维地洛血管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
- 急诊PCI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2015-12入我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病人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分为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A组),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组(B组),比较两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经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有较高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TIMl3级96.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术后2hsT段完全回落率(84.6%)较对照组(59.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8%)明显少于静脉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结论:PCI术中经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较静脉内应用可更好地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张庆华高雯马贺袁向珍
- 关键词:急诊PCI替罗非班心肌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