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晓燕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老年
  • 6篇病人
  • 5篇首发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血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肿瘤
  • 3篇护理
  • 3篇教学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2篇血管
  • 2篇血清同型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机构

  • 3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渭南职业技术...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遵义医药高等...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延安大学咸阳...

作者

  • 32篇薛晓燕
  • 12篇李红梅
  • 9篇赵娜
  • 9篇田朝霞
  • 4篇郭晋
  • 4篇赵敏
  • 2篇杨玉静
  • 2篇刘爱梅
  • 2篇李晓乾
  • 2篇路潜
  • 2篇郎小娥
  • 2篇马星星
  • 2篇全艳
  • 1篇何若冲
  • 1篇王晋荣
  • 1篇李卫萍
  • 1篇王宝燕

传媒

  • 6篇全科护理
  • 5篇智慧健康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循证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疱疹酊、伐昔洛韦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对皮损面积及止疱、结痂情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苦参疱疹酊、伐昔洛韦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对皮损面积及止疱、结痂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9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66例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给予苦参疱疹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治愈时间以及止疱、结痂时间、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R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损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疱疹酊与伐昔洛韦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更能改善患者皮损状态,加快止疱、结痂进程,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张然秦杰琛杨瑞高春艳薛晓燕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皮损面积结痂
首发重性抑郁障碍病人血脂谱水平与其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首发重性抑郁障碍(MDD)病人自杀行为与血脂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发未用药的MDD病人27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谱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首发MDD病人自杀行为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首发MDD病人的自杀行为与血清T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且在对性别和年龄分层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分别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首发MDD病人的自杀行为与血脂谱分析发现,男性病人的年龄与自杀行为呈负相关关系(P<0.05),18~44岁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病人的血清TG和LDL-C水平与自杀行为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首发MDD病人自杀行为与血清TC、HDL-C水平有关。男性病人自杀行为与年龄相关。18~44岁年龄段病人的自杀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血清TC水平升高,TG和LDL-C水平下降。
宋苗郎小娥薛晓燕侯鑫何潇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自杀行为血脂谱
LncRNA CCAT1在青少年高血压筛查中的效果及靶向miR-181a促使高血压并发血管疾病的产生
2022年
目的探究LncRNA CCAT1在青少年高血压筛查中的效果及靶向miR-181a促使高血压并发血管疾病的产生的机制。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附属三甲医院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诊高血压患者56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CAT1,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心肌细胞AC16,分析CCAT1、miR-181a的生物学影响情况。最后,双荧光素报告酶验证CCAT1与miR-181a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CAT1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血清中CCAT1>2.92时,预测高血压发生的灵敏度为66.07%,特异度为78.46%(P<0.05)。在HCASMC中,sh-CCAT1组增殖能力最强,凋亡率最低,si-CCAT1组增殖能力低于NC-CCAT1组,凋亡率高于NC-CCAT1组(P<0.05);miR-mimics组增殖能力最低,凋亡率最高,miR-inhibitor组增殖能力高于miR-NC组,凋亡率低于miR-NC组(P<0.05)。而在AC16中则反之(P<0.05)。ENCORI发现CCAT1与miR-181a存在可结合的互补位点,双荧光素报告酶显示CCAT1-WT的荧光活性均受到miR-181a模拟物的抑制(P<0.05)。拯救实验则显示过表达CCAT1后对HCASMC与AC16产生的影响完全被升高AC16逆转(P>0.05)。结论CCAT1在青少年高血压中呈高表达,具有成为青少年高血压血液标志物的潜力;CCAT1可通过靶向miR-181a促进HCASMC活化与AC16的凋亡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马星星田朝霞李红梅田威威赵娜薛晓燕
关键词:青少年高血压血管疾病
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15μmol/L首发且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5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5例。A组给予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每日40~60 mg;B组给予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每日40~60 mg和养血清脑丸每次4 g,每日3次;C组给予中高剂量齐拉西酮胶囊每日80~160 mg。3组均治疗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量表评分、心率、QTc间期及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RBANS即刻记忆评分、延迟记忆评分、视空间结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B组、C组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RBAN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B组、C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A组(P<0.05或P<0.01);B组RBAN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A组(P<0.01);B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RBANS即刻记忆评分、注意评分、语言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C组延迟记忆、RBANS总分高于A组(P<0.05)。治疗后,C组心率较A组和B组慢(P<0.05),C组QTc间期较A组和B组延长(P<0.01),B组Hcy水平低于A组、C组(P<0.01)。结论低剂量齐拉西酮胶囊联合养血清脑丸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精神分裂症伴病人的认知功能及阴性症状改善更明显,且养血清脑丸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薛晓燕郎小娥侯鑫何潇柴娜侯钦强梁瑛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肌少症病人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肌少症病人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收治的60例肌少症病人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5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记录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肌肉硬度(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及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记录骨密度、四肢肌肉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及体质指数。对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肌少症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参数对肌少症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研究组超声参数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是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舒张时杨氏模量值诊断肌少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958,0.909,0.93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病人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收缩及舒张时杨氏模量值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参数有助于筛查诊断肌少症,超声参数、腓肠肌肌肉厚度、肌肉最大横截面积、肌肉硬度与体质指数、骨密度及骨骼肌质量指数存在明显关联。
岳一婷李红梅薛晓燕郭锦丽张蕊陈梦坤
关键词:超声体质指数骨密度
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被引量:10
2015年
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肿瘤和机体新陈代谢的各个方面,主要与蛋白质分解加速及合成不足有关。肌肉减少症能预测肿瘤患者药物治疗剂量限制毒性反应、增加并发症、降低生存率。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治疗包括营养干预、运动干预、激素及其他治疗。单一的治疗方式,不能逆转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各种干预措施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更多的循证研究支持。
薛晓燕路潜
关键词:肿瘤发病机制干预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相关因素的城乡对比分析
2021年
目的:调查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城镇与农村中学生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差别,为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西省汾阳市7446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山西省汾阳市城镇与农村中学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446名中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97%,城镇与农村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P=0.6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汾阳市城镇与农村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影响因素为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膳食知识水平、咸的零食的食用情况、水果的食用情况、酒精摄入量、运动锻炼、预防保健。结论:应根据山西省汾阳市城镇与农村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影响因素采取各种防治策略,以降低中学生高血压的患病率。
田朝霞李红梅田威威薛晓燕赵娜郑秀董淑贤
关键词:中学生高血压影响因素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汾阳市抽取86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西省汾阳市8642名中学生中高血压342人,患病率为3.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吃饭速度较快、饮食口味偏咸或者偏甜、超重或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是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每周饮牛奶的频率≥6次是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吃饭速度、饮食口味、每周饮牛奶的次数等可以影响到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中学生的饮食行为加以重视,对中学生高血压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
田朝霞李红梅赵娜薛晓燕刘爱梅
关键词:饮食行为青少年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SCZ)病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50例首发SCZ病人作为试验组;招募与试验组年龄、性别匹配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测定血清Hcy水平,评估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并对试验组受试者评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进行评定,分析首发SCZ病人血清Hcy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RBANS量表总分及各分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首发SCZ病人血清Hcy水平与PANSS评分、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RBANS总分、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分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首发SCZ病人血清Hcy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均呈正相关。
薛晓燕郎小娥侯鑫何潇柴娜侯钦强梁瑛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同型半胱氨酸认知功能损害疾病严重程度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在恶性肿瘤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支持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按随机表分别进入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EEN+PN)或完全肠外(TPN)营养组,两组采用等热量、等氮量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并发症、营养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EEN+PN组与TPN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4.8%(4/27)与33.3%(9/2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9±1.2)d与(4.5±3.1)d、住院时间(12.3±4.3)d与(15.2±5.1)d及费用(31358±3114)元与(44650±11977)元,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漏、切口感染、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营养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PD后的营养支持值得推荐。
薛晓燕何若冲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完全肠外营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