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煜坤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海洋环境^(99)Tc的水平、来源、分析及示踪应用
- 2025年
- 人类核活动如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等向海洋环境释放了大量高裂变产额核素-锝-99(^(99)Tc),然而其带来的潜在环境辐射和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晰。此外,^(99)Tc的高水溶性和长半衰期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海洋示踪剂,示踪研究洋流循环和水团交换等环境过程。目前,针对^(99)Tc的综述主要集中在各类样品中^(99)Tc分析方法,较少关注^(99)Tc的海洋环境行为和示踪应用。系统梳理海洋环境^(99)Tc的来源、行为规律及示踪应用现状对于理解其环境辐射危害、应对核污染排放、海洋环境过程示踪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洋生态系统中^(99)Tc的来源和分布进行系统总结,评述^(99)Tc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聚焦在对^(99)Tc的环境行为,特别是^(99)Tc的海洋环境示踪应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的^(99)Tc在我国边缘海域和西太平洋海域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启示。
- 张佳琪黄钊范煜坤侯小琳
- 关键词:分析方法核污染
- 加速器质谱^(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3年在^(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测定了核前黄土样品中^(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的分离、制备以及^(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结果显示,^(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周卫健范煜坤侯小琳陈宁张路远刘起付云翀贺朝会罗茂益
- 关键词:黄土
- 环境过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
-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类核活动如大气核试验,核事故,核燃料后处理厂等向环境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这些放射性物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会和其稳定同位素一起参与环境过程,在环境中扩散,交换和循环。应用放射化学分离结...
- 侯小琳周卫健张路远范煜坤陈宁王妍芸赵雪姜旭宏张东霞
- 关键词:示踪研究人工放射性核素气态污染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式碘的提取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式碘的提取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碳酸盐测量单元以及碘分离单元,碳酸盐测量单元用于检测沉积物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和测量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碳酸盐测量单元和碘分离单元的...
- 范煜坤程鹏
- 一种水样中无机碘的浓缩、提取反应器及其清洗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样中无机碘的浓缩、提取反应器及其清洗装置,属于碘提取领域,包括冷凝器、小型发动机、冷凝容器、反应器、搅拌器和CCl<Sub>4</Sub>试剂瓶,冷凝容器两侧边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在冷凝器和反应器上,小型发...
- 范煜坤陈宁程鹏
- 文献传递
- 土壤样品中超痕量^129I的无载体共沉淀分离及加速器质谱测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环境样品中超微量129I的准确测定是天然129I地质定年和环境示踪应用的关键。本研究通过高温热解法分离土壤中的碘,并将其收集于碱性捕集液中,再利用AgI-AgCl共沉淀方法实现捕集液中碘的无载体分离;采用3 MV加速器质谱仪测量沉淀样品中129I/127I比值。通过优化分离和分析条件,高温热解过程中碘的分离效率达95%以上;无载体共沉淀过程碘的回收率为75%~85%;样品中碘的总分离效率大于70%。应用本方法对低碘含量土壤样品中129I/127I原子比值低至10-11的超微量129I进行了准确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129I/127I比值低至10-12的同类样品的分析。
- 罗茂益周卫健侯小琳陈宁张路远刘起贺朝会范煜坤梁旺国王志文付云翀
-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共沉淀分离土壤加速器质谱
- ^(129)I年代学初始值研究进展
- 2017年
- ^(129)I由于具有较长半衰期,为2 Ma—80 Ma的地质定年提供了可能,因此,近几十年来,^(129)I定年的关键参数"初始值"受到了学术界关注。海洋系统中^(129)I初始值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陆地环境的认知有限,但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海陆间可能存在差异。由于环境中天然^(129)I和^(127)I来源的不同,影响地表碘同位素混合过程的环境因素是讨论陆地^(129)I初始值水平的关键,将为以后确定陆地环境的^(129)I初始值提供思路。
- 范煜坤周卫健侯小琳
- 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水平与特征分析
- 2017年
- 降雨是大气中碘向陆地沉降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分析降雨中的^(129)I浓度和^(129)I/^(127)I比值,既可获得研究区域放射性碘的基础数据,也可为认识碘的来源提供基础数据。本工作分析了在西安收集的近1年(2008年4—10月)的降雨的^(129)I的浓度和水平,由于雨水样品中有机碘份额较高,采用NaOH热分解有机碘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解,萃取过程的化学回收率达63.3%—74.8%。127I浓度为0.45—14.10μg?L-1,^(129)I浓度为(1.18—48.91)×10~7 atoms?L-1,^(129)I和^(127)I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春季降雨^(129)I的浓度为(2.49—4.89)×10~8 atoms?L-1,^(129)I/^(127)I比值为(7.3—9.8)×10^(-9),夏、秋季降雨^(129)I的浓度为(1.18—7.32)×10~7 atoms?L^(-1),^(129)I/^(127)I比值为(1.2—12.0)×10^(-9),春季(4—5月)^(129)I、^(127)I浓度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由于春季降雨量少,大气中的^(127)I、^(129)I能够积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湿沉降从大气中被去除。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的浓度及水平,与国际上已报道的不同地区雨水的^(129)I浓度和水平比较,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及周边没有正在运行的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西安降雨^(129)I/^(127)I比值总体上高于我国沿海海水和以海水中碘为主要来源的海藻,这一特征比值提示了西安降雨中的碘与我国沿海海水中的碘的来源存在差异。
- 陈宁周卫健侯小琳范煜坤鲜锋张路远刘起姜旭宏
- 关键词:雨水
- 高速高效的溶解无机碳和溶解有机碳共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高速高效的溶解无机碳和溶解有机碳共测装置。包含样品罐,所述样品罐连接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连接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含内置的水冷系统,所述冷却装置封闭并且伸出管道连接二氧化碳真空收集...
- 程鹏杜花范煜坤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样中无机碘的浓缩、提取反应器及其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样中无机碘的浓缩、提取反应器及其清洗装置,属于碘提取领域,包括冷凝器、小型发动机、冷凝容器、反应器、搅拌器和CCl<Sub>4</Sub>试剂瓶,冷凝容器两侧边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在冷凝器和反应器上,小...
- 范煜坤陈宁程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