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淑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症
  • 3篇中医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丁樱教授
  • 2篇医经
  • 2篇名医
  • 2篇名医经验
  • 2篇伏毒
  • 1篇递质
  • 1篇递质水平
  • 1篇多巴
  • 1篇多巴丝肼
  • 1篇多巴丝肼片
  • 1篇新生儿

机构

  • 1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范淑华
  • 4篇陈文霞
  • 4篇黄文龙
  • 3篇丁樱
  • 2篇管志伟
  • 2篇刘玉慧
  • 1篇李向峰
  • 1篇韩姗姗
  • 1篇郭婷

传媒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伏毒”理论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思路探赜
2025年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制定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重视藤类药物、炭类药物的应用,在临证中收获了较好的疗效。
范淑华丁樱管志伟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伏毒病机名医经验
退黄汤药浴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的探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退黄汤药浴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本院出生的106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药浴组54例)和对照组(常规沐浴组52例),观察组患儿出生后1 d开始药浴,对照组患儿常规沐浴;对2组患儿出生后1 d、3 d、5 d、7 d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2组进行比较。结果从出生后3 d开始,观察组患儿平均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临床意义;对照组患儿需住院行光疗退黄的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2组比较有临床意义。结论中药药浴对预防新生儿黄疸有积极作用。
范淑华陈文霞黄文龙苏素静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退黄汤药浴
国医大师丁樱“四期分论,气血同调”辨治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被引量:3
2024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的副作用,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樱教授系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行医5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尤其对儿童ITP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樱教授将ITP病机概括为“毒、虚、瘀”,提出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核心治疗原则。针对该病病机转化特点,又将其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论治,提出了“四期分论,气血同调”的分期论治原则。主张发作期分早发、持续、慢性和难治4个阶段。早期以攻邪为主,持续期攻补兼施,慢性期养阴清热,难治期补虚为要。稳定期根据气血失调的情况,或益气养血,或行气活血,或补肺固表,或健脾温阳,或散瘀通络,灵活变通,守证而治,效如桴鼓。
范淑华丁樱陈文霞
关键词:国医大师儿童分期论治伏毒
基于临床教学案例库的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究基于临床教学案例库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提升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能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2名中医儿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名,分别实施常规教学、基于临床教学案例库的PBL教学法。比较2组研究生理论考核成绩、中医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中,疾病诊断、中医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医儿科中药配伍注意事项、治疗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方法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中医技能考核成绩中,疾病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法准确性、操作方法准确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综合能力考核中,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医患沟通、应急反应能力、思考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教学方法推荐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实施基于临床教学案例库的PBL教学法,可提升其理论水平、中医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并提升教学满意度及课程推荐度。
范淑华相恒杰黄文龙
关键词:中医儿科教学满意度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和建议被引量:2
2024年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代中医药医学生毕业后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培养中医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此文就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包括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岗前培训、建立诊疗规范及应急预案、注重中医经典传承、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规培医师待遇等。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黄文龙陈文霞管志伟相恒杰范淑华郭婷
关键词:中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相关进展
2025年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探讨了Th17/Treg细胞平衡对儿童ITP疾病进程的影响,儿童ITP涉及免疫细胞平衡失调,尤其是Th17和Treg细胞的功能异常。Th17细胞通常与促炎反应相关,而Treg细胞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医通过养血通络法不仅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环境来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促进Treg细胞功能,抑制Th17细胞活性。中医临床治疗儿童ITP通过整合益气养血和化瘀通络,全面调节体内环境,控制疾病的发展,强调对症治疗,审证求因,尤其在虚实夹杂病机时需兼顾治疗。对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总结梳理,从Th17/Treg细胞与儿童ITP、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ITP、养血通络法与Th17/Treg细胞平衡解析中医养血通络法对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同时,总结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相关进展,为中药治疗干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作用机制解析提供新思路。
范淑华丁樱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TH17/TREG细胞平衡
丁樱教授运用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简介被引量:6
2011年
遗尿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俗称“尿床”,少则数夜1次,多则每夜数次。本病发病率较高,据国外报道,约15%~20%的5岁儿童、10%的10岁儿童、2%的12~14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即使到青春后期甚至成人期仍有1%~2%的人患遗尿症。
范淑华李向峰丁樱(指导)
关键词:小儿遗尿症五子衍宗丸名医经验
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地黄汤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地黄汤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及复方地黄汤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DNF、5-HT、NE水平均显著增高,联合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地黄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王小雅王琪范淑华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丝肼神经递质疗效
中药健脾化痰法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婴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湿闭肺)临床疗效
2022年
目的观察分析小婴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湿闭肺)采用健脾化痰法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后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小婴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证属痰湿闭肺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头孢曲松及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5例,健脾化痰中药联合头孢曲松及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婴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湿闭肺型采用健脾化痰法联合头孢曲松治疗能够加快患儿各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范淑华刘玉慧
关键词:肺炎健脾化痰头孢曲松
丁樱教授基于“肾络癥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伴新月体病变的中医思路被引量:5
2021年
丁樱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急性发作后期,若免疫复合物或各种炎性因子未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反复迁延,则会累积于肾,沉积于毛细血管网,发展为紫癜性肾炎,即为"邪伏肾络"。并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前期主要为伏火扰动,损伤肾络;后期火热之邪内舍于血,血热煎灼津液成瘀;肾络受损,代谢水液功能失常,聚湿成痰;热邪不解,与湿相搏,则湿热胶着,缠绵黏滞;痰热湿瘀日久凝滞于肾络,形成癥积,即出现西医所谓新月体形成。治疗当以固培消癥为主,清热活血通络、逐痰消癥散结、培元固本为法。
韩姗姗陈文霞相恒杰刘玉慧范淑华黄文龙苏素静丁樱(指导)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儿童新月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