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长征
- 作品数:60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χc0→B(B|-)MM衰变中的重子共振态(英文)
- 2006年
-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χc0的遍举多体衰变χ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χ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χ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 平荣刚苑长征
- 北京谱仪中性径迹测量误差的确定被引量:3
- 1999年
- 首先检查了北京谱仪(BES)桶部簇射计数器(BSC)对γ光子电磁簇射形成的中性径迹的沉积能量和空间位置的测量值;然后,利用辐射Bhabha事例修正了BSC的沉积能量及其误差δE;利用e+e-→γγ(γ)过程确定了BSC测量中性径迹的空间位置的误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减小用运动学拟合方法分析包含中性径迹的物理事例的系统误差,提高BES的测量精度.
- 李海波苑长征李金李新华
- 关键词:北京谱仪磁谱仪
- τ-粲能区物理及对加速器和探测器设计的要求被引量:2
- 2002年
- 基于τ 粲能区的物理目标和各物理过程的截面 ,估计了该能区新一代加速器典型亮度下的事例率和每年运行取得的事例数 .指出加速器亮度应优化在ψ″和ψ( 4 1 60 )之间 ,峰值亮度决定于探测器触发判选系统、电子学系统及数据获取系统等能处理的最高事例率 .
- 苑长征张炳云秦庆
- 关键词:加速器探测器
- BESⅡ物理分析中的多变量粒子鉴别方法
- 2004年
- 以北京谱仪 (BESⅡ )上常用的粒子鉴别方法 (联合TOF测得的飞行时间和MDC的dE dx)为基础 ,尝试利用TOF的Q值和BSC的沉积能量 ,发展基于多变量的粒子鉴别 .将新的方法应用于p p的鉴别 ,对粒子鉴别的效率、误判率和引进的系统误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
- 辛波苑长征马凤才
- 关键词:北京谱仪粒子物理
- 2-5GeV能区R值测量
- 赵政国薛生田黄光顺胡海明陈光培周莉祁向荣李新华刘靖苑长征王至勇鄢文标
- 该项目在2~5GeV能区对R值进行了精确测量。R值测量实际上就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总截面的测量。利用北京谱仪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2~5GeV能区的100多个能量点上进行能量扫描测量,测量的精度由以前的15-20%改善...
- 关键词:
- 一种特殊的北京谱仪事例起始时间计算方法介绍被引量:2
- 2007年
- 阐述了一种特殊的北京谱仪III(BESIII)事例起始时间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结构,利用漂移室击中信息寻找径迹段,通过对径迹段做直线拟合,最后计算BESIII事例起始时间。并通过蒙特卡罗数据进行调试和检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 张令毛泽普曾云马想马秋梅王亮亮王纪科邓子艳尤郑昀文硕频边渐鸣孙永昭孙胜森朱永生刘怀民刘春秀伍灵慧李卫东李海波李刚张长春张建勇邹佳恒邱进发何康林何苗张学尧张瑶季晓斌杨明苑长征冒亚军
- 关键词:主漂移室
- 粲夸克偶素物理实验研究新结果被引量:1
- 2001年
- 北京谱仪合作组利用其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ψ(2S)大数据样本 ,通过ψ(2S)的辐射跃迁及强子跃迁过程 ,开展了粲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 .测量了 χc0 、χc1、χc2 、ηc 和J/ψ粒子的有关性质 ,寻找了ηc(2S)和hc(1P)粒子 .在一系列重要结果中有 :χc0 粒子的宽度与质量、ηc 粒子的质量、J/ψ的轻子衰变分支比的精确测量结果以及 χc0 、χc1、χc2的许多衰变道的首次测量结果 .
- 顾以藩苑长征
- 关键词:强衰变衰变分支比粲夸克偶素物理实验重介子
- BES Ⅲ主漂移室基于模式匹配的径迹重建被引量:3
- 2007年
- BESⅢ主漂移室径迹重建算法MdcPatRec,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用C++开发的软件.该算法使用模式匹配的方式寻找径迹段,连接径迹段为径迹并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使用模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径迹重建算法能够提供高的重建效率和好的动量分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具有好的抗噪声能力,可以满足BESⅢ的使用要求.
- 张瑶张学尧李卫东毛泽普马秋梅马想王亮亮王纪科邓子艳尤郑昀文硕频边渐鸣孙永昭孙胜森朱永生刘怀民刘春秀伍灵慧李海波李刚张长春张令张建勇邹佳恒邱进发何康林何苗季晓斌杨明苑长征冒亚军俞国威莫晓虎袁野
- 关键词:径迹重建
- BESⅢ上XYZ的研究(英文)
- 2016年
- 通过分析质心系能量为3.8~4.6 Ge V的5.1 fb-1数据,BESIII在类粲偶素(即XYZ)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回顾了Zc的发现,X(3872)在e+e-湮灭中的产生,粲偶素ψ(13D2)的发现,以及ωχc J和ηJ/ψ过程界面的测量.
- 张景芝苑长征无
- 中国组在Belle和BelleⅡ实验上物理研究进展
- 2025年
- KEKB是位于日本筑波市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正负电子对撞机,Belle是运行于其上的探测器.KEKB升级后称为superKEKB,是世界上瞬时对撞亮度最高的加速器,Belle探测器也同时升级为BelleⅡ.KEKB和superKEKB的对撞能量在(4S)共振峰及其附近,可以产生大量B介子数据,因此Belle又被称为B工厂实验,BelleⅡ被称为超级B工厂实验.2001年Belle实验和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aBar实验在B介子衰变中发现了粒子-反粒子变换与宇称联合反演(CP)对称性破坏,证实了小林-益川理论,使得小林诚和益川敏英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B工厂展示了利用其海量数据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优势,在粒子物理的多个方向都作出了重要发现,尤其是2003年Belle实验首次发现具有奇特性质的强子态X(3872),开启了研究奇特强子态研究的新篇章.Belle和BelleⅡ实验的中国组在粲强子、B物理、奇特强子态、底偶素、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测量,获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四夸克态Zc(3900)、精确测量D介子的混合参数、首次测量粲重子Ξc的绝对衰变分支比、确定?(1S)辐射衰变到含τ+τ-末态轻希格斯粒子的最高灵敏度上限等.本文简要回顾中国组在Belle和BelleⅡ实验上物理研究成果,献礼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 李郁博贾森苑长征沈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