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奇凯
- 作品数:103 被引量:6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
- 2004年
- 花奇凯赵劲民苏伟杨志丁晓飞
-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合并症
- 创面巨噬细胞抗炎极化与MANF生成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液循环以及局部创面中的中脑星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含量与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所致的巨噬细胞抗炎性极化关系,初步探究TTT术缓解糖尿病足创面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以2023年7—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TT术的1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做自身对照,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取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的外周血样本进行MANF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取创面边缘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创面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变化;同时对创面组织进行标记甘露糖受体(CD20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ANF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几种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10例糖尿病足患者慢性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4.0±0.8)个月。愈合过程由炎性期逐渐转向增生修复期,术后开始出现鲜红肉芽组织并且逐步填满清创后组织缺损部位,边缘上皮组织向中心部位移行增生,最后糖尿病足清创后的组织缺损完全修复,仅遗留线性瘢痕。同时检测到血清中MANF蛋白含量较术前增多(P<0.05),组织学观察示创面呈现出增殖修复、胶原重构期特点,即创面炎症逐渐消退,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术后可见丰富的微血管结构以及腺体,皮肤组织结构排列整齐,胶原沉积增多(P<0.05),iNOS阳性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MANF阳性细胞单位面积含量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TTT技术通过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创面组织中的MANF含量,并促进创面区域巨噬细胞向M2型转变,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 莫瑞卿杨盛慧苏宏杰花奇凯
- 关键词:糖尿病足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疗现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9
- 2016年
- 本文综述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断方面的特点,针对目前在诊断指标以及病因学假说方面的新进展、新观点进行了阐述,在治疗方面综合了各种有效的内科及外科治疗的方法及进展,并对下一研究阶段的诊治思路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 花奇凯高伟
-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异种生物骨衍生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粘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 目的:制备一种生物骨衍生材料,将此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联合培养,通过光镜及电镜对联合培养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了解该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及粘附情况,寻找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适用于构...
- 花奇凯
-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
- 文献传递
- 脊柱肿瘤术中放疗安全性研究
- [研究目的 ]使用椎体标本测量和计算穿刺放疗过程椎体内及邻近组织中的剂量,分析术中放疗过程在椎体不同部位剂量分布的特点.[研究方法]我们在24节新鲜冰冻的人体椎体标本建立实验模型,使用0.005cm3PTW电离室测量射线...
- 花奇凯秦泗河赵良军周嘉邝晓聪赵劲民
- 关键词:脊柱肿瘤脊髓
-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大截肢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保肢率的差异,分析患者足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0.5~5年,调查患者出现踝关节以上大截肢的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的大截肢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综合分析患者大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1)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足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治疗及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大截肢率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换药组与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0.016 7);常规换药组及创面治疗组患者的大截肢率分别与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组患者的大截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3,<0.016 7)。(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用常规换药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3.994倍(OR=13.994,95%CI为1.533~127.740);采用创面治疗方法治疗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大截肢风险是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的11.141倍(OR=11.141,95%CI为1.298~95.63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的风险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患者的5.959倍(OR=5.959,95%CI为1.528~23.246)。结论对Wagner重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并有效控制全身感染状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保肢率。
- 吕慧芬花奇凯罗佐杰周嘉秦映芬黄松李励罗艳霞卢德成
- 关键词:糖尿病足影响因素
-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保肢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目的综述胫骨横向骨搬移术(tibial transverse transport,TTT)的技术演变、临床方案、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旨在推动其规范化应用。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TTT治疗糖尿病足的文献,从技术发展、手术方案、联合治疗、再生机制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传统治疗对Wagner 3、4级或Texas C期以上患者疗效有限。TTT是基于Ilizarov技术发展而来,通过“张力-应力法则”促进组织再生。TTT用于糖尿病足治疗从开放式大骨窗(120 mm×20 mm)优化为微创小骨窗(50 mm×15 mm),切口缩短至10 mm,外固定器简化;术式改良为胫骨结节远端5 cm处双切口(间距10 mm),术后3~5 d启动搬移(1 mm/d),采用“手风琴技术”(2周外移+3 d固定+反向搬移)。临床多中心研究示保肢率达96.1%、愈合率96.3%、截肢率<5%,联合血管重建、抗生素骨水泥等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关于TTT治疗糖尿病足作用机制也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其能激活HIF-1α-VEGF/SDF-1通路,促进微循环重建;促进免疫细胞动员、重建巨噬细胞极化平衡,改善炎症微环境;激活干细胞定向趋化,加快创面再上皮化进程;促进含再生潜能因子囊泡释放。结论TTT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展现出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尤其在改善肢体血供、促进组织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当前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亟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
- 莫瑞卿丁毅花奇凯
- 关键词:ILIZAROV技术糖尿病足
- 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牛鼻子引流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溃疡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tibial transverse transport,TTT)联合牛鼻子引流术(nose ring drain,NRD)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8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重度糖尿病足(Wagner分级3、4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TTT联合NRD治疗(TTT+NRD组),30例采用单纯TTT治疗(TTT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糖化血红蛋白、合并症以及糖尿病足病程、侧别、分级、创面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TT+NRD组均有深部(关节腔、骨髓腔或骨膜)感染或相对密闭的腔隙或窦道形成,TTT组均无该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截肢率、复发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及手术次数。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5.7个月。TTT+NRD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TTT组缩短(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住院次数及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TT+NRD组溃疡无复发,TTT组2例(6.7%)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TTT+NRD组1例(3.3%)因急性下肢血管栓塞截肢,TTT组1例(3.3%)因继发坏死截肢,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TTT联合NRD是治疗合并深部感染或相对密闭腔隙或窦道的重度糖尿病足溃疡有效方法,可缩短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而且NRD技术引流效果佳,无明显合并症,操作和术后护理简单,取材方便。
- 余杰花奇凯邝晓聪邝晓聪刘光炜李山郎聂新宇苏宏杰丁毅钟兆伟杨江涛何烈勋陈炎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 肩胛骨盂、颈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肩胛骨盂、颈部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3月~2004年10月手术治疗的19例肩胛骨盂、颈部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合并臂丛神经损伤4例,浮肩损伤1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8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4.2%,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盂、颈部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浮肩损伤,手术治疗有利于早期康复,防止关节僵硬。
- 苏伟赵劲民杨志丁晓飞花奇凯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手术治疗
- 基于免疫基因集的软组织肉瘤分类研究
- 2021年
- 目的:基于免疫基因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和识别软组织肉瘤的免疫特征亚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下载软组织肉瘤基因表达谱数据,分别对两个数据集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及层次聚类分析,鉴定软组织肉瘤的免疫分型。使用ESTIMITE方法评估和定量软组织肉瘤的肿瘤微环境评分。CIBERSOFT反卷积算法计算软组织肉瘤免疫细胞亚群占比。对高和低免疫亚型进行生存分析。最后,通过GSEA算法,对高免疫亚型和低免疫亚型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及层次聚类分析,鉴别了两种新的软组织肉瘤免疫亚型。肿瘤微环境分析结果显示高和低免疫亚型具有不同的免疫微环境。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证实了高和低免疫亚型具有不同的免疫细胞亚群比例。生存分析曲线能较好的区分两种不同免疫亚型的患者。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免疫亚型富集了大量与免疫相关的通路。结论:本研究鉴定的两种免疫亚型可指导软组织肉瘤患者进行分型,并帮助识别对免疫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庄胜花奇凯赵劲民
-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