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信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粘膜
  • 1篇脂肪瘤
  • 1篇脂肪瘤样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瘤
  • 1篇肿瘤
  • 1篇子宫
  • 1篇子宫附件
  • 1篇胃粘膜
  • 1篇疗法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瘤样
  • 1篇囊性
  • 1篇囊性变
  • 1篇经动脉灌注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胡学信
  • 1篇王丽娜
  • 1篇张萌
  • 1篇郑有合
  • 1篇卜祥振
  • 1篇杨瑛
  • 1篇沈海林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1994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含铁血黄素沉着性纤维脂肪瘤样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含铁血黄素沉着性纤维脂肪瘤样肿瘤(HFL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FL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HFLT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6、50、59岁。肿瘤分别位于左股骨外侧髁、左足背和右踝部。大体观察可见,肿瘤无包膜,直径约2~3 cm,切面实性,灰白棕黄色。镜下形态学可见,肿瘤由分布不均的成熟脂肪细胞和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梭形细胞核圆形或胖梭形,染色质细腻;排列呈片状、束状或漩涡状。脂肪小叶间穿插有短梭形细胞,呈条束状排列。部分区域为单纯脂肪组织。梭形细胞区域内含铁血黄素分布不均,可见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其中1例骨内HFLT病变内可见残存的骨小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2例CD34阳性,Ki-67增殖指数3%~5%。结论HFLT较为罕见,多发生于中年女性足踝部;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当对该肿瘤认识不足时,病理上易误诊为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梭形细胞脂肪瘤等。
王红军侯卫华胡学信邱雷张建筑杨虎冉艳可沈海林张萌王丽娜马娜娜
关键词:含铁血黄素脂肪瘤
巨大阔韧带肌瘤囊性变误诊2例报告
1991年
病例介绍【例1】患者47岁,工人,因腹部逐渐增大15年,经多方就医诊断不清,近半年行动困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于1990年3月20日入院。查体:身高1.56米,体重80公斤,腹围129厘米,体型肥胖,平卧时两侧腹壁下坠明显,似蛙状腹,但腹中部仍隆起,可触及一巨大肿物,边界不清,极软,无触痛,全腹部叩诊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附件触不清。B
杨瑛胡学信徐亚丽
关键词:阔韧带肌瘤囊性变阔韧带平滑肌瘤子宫附件
大剂量抗癌药经动脉灌注化疗对胃粘膜的影响
1994年
为探讨动脉灌注大剂量抗癌药对胃粘膜的影响,作者对73例病人在灌注抗癌药前后行胃镜及胃粘膜病理检查,结果动脉化疗组消化道反应比静脉化疗组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化疗前后的镜下胃粘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操作得当及预防治疗得力,即可防止或减少胃肠粘膜损害的发生。
郑有合卜祥振胡学信宋汴敏
关键词:抗癌药动脉灌注药物疗法胃粘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